蔡明君/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農廣校
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提升對策
——以淮安市淮安區茭陵鄉大胡村為例
蔡明君/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農廣校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茭陵鄉大胡村現有居民1030戶4246人,其中外出務工1983人,青壯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比例高,留守村民普遍勞動能力偏低,技術水平不高。全村共有耕地面積3425畝,其中高效農業種植面積僅為300畝,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亟需加大。
當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包括:發布信息還不夠及時與細致,傳播途徑不多,執行貫徹力度不大;缺乏新型適用機具的使用技術,少數農民安于現狀從而對技術培訓不感興趣,“等、靠、要”思想還比較嚴重;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力度、農業基礎設施與項目配套以及對農業生產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等。針對上述問題,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解決。
一是轉變方式,注重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在農業科技推廣過程中,必須要注意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比如加強“物聯網”建設,縣區農業相關部門技術掌握程度較好,但推廣發布渠道有限,傳導受限,如果可以通過建立無人值守廣告牌,在不同地區將不同信息予以公示,既能減少人力投入,也能提高技術利用率。
二是整合資源,集中投入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要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機構隊伍建設的力度,充實隊伍力量,改善工作條件,保障工作經費,農業科技推廣機構要整合農業、農機、水利、林牧等各個基層站所的信息與資源優勢,統一開展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減少基層推廣工作的壓力。
三是系統規劃,打破行業與部門之間的壁壘。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工作涉及農業、農機、水利、氣象等多個部門,每個單位的信息單獨公布往往存在局限性,也就難以提前做好各類準備工作,如大胡村今年部分水稻出現稻頸病問題,氣象部門先期做出了雨水天氣的預報,農業植保部門也提供了病蟲害防治的提醒,但兩者信息并沒有綜合,導致本應施藥的時候因為天氣惡劣不得不推遲,直接導致部分作物出現疾病。如果能夠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信息共享,通過綜合分析各類信息,就能提前制定出更合理的指導信息,也更利于農業農村的快速發展。
四是注重實效,制定農業項目切勿好高騖遠。項目目標的確定既要求項目實施有一定的效果,并通過一系列的量化指標體現這種效果,也要求項目目標要能夠實現。要堅決杜絕追求政績、好高騖遠、貪大求高、盲目規劃的做法,重點投入資金解決一些農民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問題,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最終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