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敬
『懶』媽教出『能』兒子
◎文/聞敬
如果當媽的太能干,大包大攬,很容易就養出一個四體不勤、 五谷不分的孩子。
周末我和兒子在母親家,午飯剛吃了一半,修理燃氣爐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要給我們換電路板。兒子匆匆扒了幾口飯,就放下筷子說:“人家已經在樓下等著了,我趕緊回去!”
母親見我不動,開始數落:“你也真放心,什么活兒都交給孩子做!他會討價還價嗎?萬一修理工安裝得不好,他能看出來嗎?”“人家是明碼標價,我也沒法還價。修理工安裝得好壞我也不會看,如果沒安好,他們得負責,有售后服務。”母親見我說得有道理,也不再說什么。
半小時后兒子回來,說已經換好了,燃氣爐運轉正常。母親高興地說:“真行,沒想到你還真干得了。”兒子笑了:“小菜一碟,這一類的事,我們家都是我做!”母親瞪了我一眼:“也趕上你省心,生了這么一個能干的兒子!”
是的,我兒子非常能干。很早,他就學會了做飯、去超市采購家庭生活用品;上初中后,兒子開始住校,每周末回家,自己就把帶回來的臟衣服和床單洗了;家里有陣子電表老跳閘,不知是什么原因,他自己聯系了物業的電工,把問題解決了……諸如此類的事,數不清。
跟朋友聊天時,當她聽說我兒子做的這些事后,不禁驚嘆:“才13歲的孩子,怎么可以這么能干啊?我兒子什么都不會,懶得要命!”
我說:“他不干,你就支使他呀!”朋友一撇嘴:“別提了,我以前支使過,他就沒個干活兒的樣子,讓他刷碗,弄得廚房到處是水,讓他拖地,也拖不干凈,跟在地上畫畫似的,還不如我自己干!”
我對朋友說:“那就不能怪孩子了,都是因為你自己太勤快,太勤快的媽媽,容易培養出懶孩子來。”
我的母親就是非常勤快的人,干活麻利,手又巧。她的手里就沒閑過,用老人們的話說,“放下耙子就是掃帚”,可即便忙成這樣,母親也很少讓我干活兒。偶爾她也支使我,可我一掃地,她看一眼就皺眉頭:“這干的什么啊?”說著,一把奪過掃把,嘩嘩自己打掃起來;我洗衣服,她說:“笨手笨腳的,也搓不干凈,一邊兒去吧!”她抓起衣服,幾把就洗干凈了;包餃子時,我主動要求搟面皮,沒搟兩個,她就把我扒拉一邊:“看看這皮,薄的太薄厚的太厚,沒法用,快玩兒去吧!”
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不愛干活兒的習慣。直到現在,母親也經常說我懶,奇怪我這么個“懶”媽,怎么生了這么個能干的兒子。其實,她還真說對了,我兒子能干,真是得益于我的“懶”。
兒子小時候,我帶他去超市,只要他提得動的,總要讓他提點東西;出去旅游,我讓他整理自己帶的東西;做飯時,我喊他幫我擇菜、洗菜,吃完飯喊他收拾碗筷;再大一些,我就把廚房交給他了,做的菜糊了、把廚房弄得亂套、弄得地上都是水,都沒關系,放心做好了。時間久了,他居然能做出好多菜來。
前幾天,兒子說,我給你做咖喱飯吧!他從來沒有做過咖喱飯,自己從網上搜了做法,然后去超市買材料。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把一大盤咖喱飯端到了我面前,居然色香味俱全。我把那盤飯,曬到了朋友圈,驚得眾人連連稱贊!
每個父母都想要一個能干的孩子,可哪個孩子也不是天生的能干。古人云:“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孩子的習慣要及早養成,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的“懶”,分明就是父母從小嬌慣的下場。如果當媽的太能干,大包大攬,很容易就養出一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相反,如果有一個“懶”媽媽,什么事兒都放心大膽地交由孩子去干,讓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手腳,久而久之,做得多了,一個能干的孩子也就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