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戰華 陳玉平
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0036
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干預中的應用
李戰華 陳玉平
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0036
目前以智能手機為載體的微信在大學生中非常普及,同時大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也正日益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文章主要介紹了基于微信公眾號,設計針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促進干預系統。該系統提供科學普及和運動干預兩個模塊,為大學生進行體質鍛煉提供健康理論知識指導;提供數據采集服務,供大學生實時上傳體質鍛煉數據;針對上傳數據,提供對應的運動處方,對大學生體質鍛煉過程進行動態干預。該系統利用微信公眾號的便捷、交互豐富等特點,使得高校能夠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進行持續、動態跟蹤,并為學生鍛煉提供個性化的科學指導。
微信公眾號 大學生 體質健康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生力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一直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環節。2002年7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簽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2007年正式更名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1],并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開始實施?!稑藴省返膶嵤?,對高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和評估,起到了良好的指導和規范作用,也極大地提高了青少年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但是,目前大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體質健康測試形式化,測試缺乏評估與反饋[1],以及大學生自身對測試工作與事后改善參與程度不高。因此,對大學生體質健康進行促進干預,而不僅僅是孤立的測試,顯得越來越必要。筆者針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分析了利用微信公眾號,對學生健康鍛煉過程進行干預的可行性,設計了基于公眾號的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干預系統,并總結出利用該系統工作的一些優缺點,為高校的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干預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已有研究認為,高校在實施《標準》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和測試數據的上報,而忽視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過多地重視測試的證明功能,只是給出各項體質評價分數,很少給予恰當的反饋信息和必要的健身指導意見[2]。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微信公眾號和大學生的自身特點,總結出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干預工作中應用的可行性。
1.1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及
智能手機在我國發展十分迅猛,尤其是近幾年新興的移動互聯網經濟,更加促進了智能手機在網民中的普及。根據Nielsen對中國16到59歲的人口的調查,2014年智能手機在這部分人群中的普及率達到了62%,一線城市更是高達94%。此外,智能手機網民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高出非智能手機網民 12.1%,呈高學歷特征[3],大學生正是屬于高學歷的范疇。付桂芳等[4]對大學生使用手機做過問卷調查,發現樣本中大學生手機使用率為百分之百。移動互聯網對中國網民的快速滲透,以及大學生本身具備的一些特點,使得智能手機在大學生中已經相當普及,基本成為大學生的必備生活工具。
1.2 微信在大學生中的廣泛應用
根據騰訊官網的介紹,截至2016年12月,微信擁有八億用戶,一直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量最大的應用軟件。同時,微信用戶年齡分布特點比較顯著,20~30歲之間的青年占了74%;微信用戶職業分布特點比較明顯,大學生占了64%[5]。所以,青年學生是微信用戶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智能手機的大學生,青春活潑,喜歡新鮮事物,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使得微信在大學生中得以廣泛應用。
1.3 微信自身的優勢
微信支持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僅耗少量流量,適合搭載ios、android,winphone等系統的絕大部分智能手機。微信公眾號是騰訊在微信的基礎上打造的平臺工具。個人和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積累自己的用戶和粉絲,實現主動群發推送消息、自動回復、一對一交流等功能[6]。另外,通過公眾號提供的公共接口做二次開發,并與自身的系統做整合,可利用微信公共平臺的多媒體互動功能實現隨時隨地的、個性化互動服務[6]。
1.4 政府對事業單位使用新媒體的鼓勵
2014年8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指出“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人民團體開設公眾帳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公眾需求”[7]。學校作為新知識產生和接受的集中地,更應該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潮流,積極落實政府的政策,利用新興的微信公眾號,結合平時教學與科研的痛點,更好、更優質地服務學生群體。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干預系統,主要實現針對大學生推送科學運動的理論知識,供其課下鍛煉學習;提供數據上傳服務,供其隨時隨地上傳鍛煉數據,并獲得運動鍛煉處方,得到科學指導。該服務系統整體設計框圖見圖1。

圖1 服務系統整體設計框圖
2.1 科學普及模塊
科學普及主要是將一些健康鍛煉的理論知識推送給用戶。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為避免非科學的鍛煉帶來的運動損傷,可以在這個模塊學習相關運動科學的理論知識。這些理論知識相對而言是已經經過長期沉淀的,科學而有效,將其推送到學生的手機終端,讓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和實踐,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都對大學體育課堂教學進行了拓展。
該課堂主要有如下優勢:(1)實現了無紙化的信息傳播;(2)是線下課堂理論知識的拓展,實現對學生的線下知識教育;(3)提升理論知識的趣味性,利用微信支持的富媒體功能,包括圖片、語音、視頻等功能,更生動詳盡地講解理論知識,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2.2 運動干預模塊
運動干預模塊,是通過微信服務號提供的開放接口,開發出與學生互動的系統模塊,為學生提供健康鍛煉的科學指導服務。其服務的主體是學生,所有的功能都圍繞學生來進行設計,系統用例圖如圖2。
運動干預模塊的目標是實現無紙化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鍛煉過程進行監測和干預,根據對需求的調研分析,系統主要由以下四個小模塊組成。這四個模塊相輔相成,共同實現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干預的動態監測與良性循環。其基本流程圖如圖3。

圖2 服務系統用例圖

圖3 系統基本流程圖
2.2.1 基礎數據模塊
通過學生在手機端填寫提交,采集學生的基礎數據,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分鐘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這些基礎數據作為后期運動處方的重要依據,也是判斷學生體質健康是否達標的標準數據。同時,隨著后續鍛煉的進行和再評估,基礎數據也會進行更新,以期得到更科學的新的運動處方。
2.2.2 運動處方模塊
根據采集的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數據,結合學生選擇的運動目標和傾向的運動方式,給出運動處方。處方包括運動形式、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運動頻率和運動注意事項等。處方中的運動強度等可變因素的設置是循序漸進的,隨著鍛煉地持續進行,逐步加大運動的強度,直至最終達到目標。運動處方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提供適用于該能力水平的運動方案,可科學、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
2.2.3 運動執行模塊
學生根據運動處方進行鍛煉,并持續將運動過程的數據上傳到系統。運動過程中,系統與用戶互動,定時提醒用戶運動時間、運動量是否達標,提升用戶運動積極性。監測目的的達到,目前通過學生本人自覺上傳數據的手段達到,存在一定局限性。
2.2.4 運動評估模塊
系統根據持續監測的學生鍛煉數據,結合學生定期反饋的運動主觀感受,對運動效果進行評估,判斷是否達到階段鍛煉目標或者是否存在運動過量的風險。如果達到階段目標,可引導學生做下一階段的鍛煉;如果存在運動過量,則適當調整運動處方,以期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
筆者設計的基于微信公眾號,對大學生體質健康進行促進干預的系統,在國內高校具有一定的前沿和創新性,主要優缺點分析如下。
主要優點為:(1)線上線下結合,最小代價實現與學生的線下互動;(2)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生可在線下邊學習理論知識邊鍛煉;(3)精準傳播,共享資源信息;(4)個性化,對學生的運動過程進行動態監測和干預,每個人的運動處方根據其基礎身體素質數據給出,并可在鍛煉過程中進行調整;(5)普惠性,該模式如果示范效果明顯,可快速復制推廣;(6)實現數據積累,為后續的科研分析提供基礎資料。
主要不足之處有:(1)數據可能失真,線下學生獨自完成鍛煉、上傳數據,無人監督,數據可能不真實;(2)對比一對一的線下教學,個性化顯得相對不足;(3)運動的監測過程,通過學生自覺在系統中上傳數據達到,有一定的局限性。
針對系統不足之處,后續考慮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進:(1)加強互動監督。系統基于地理位置,為學生推薦運動處方類似的好友,結為運動伙伴后,相互監督,提高運動積極性和數據真實性;(2)技術檢測。將系統技術檢測得到的數據,與學生上傳的數據進行對比,對明顯出現差異的數據進行糾錯或后續調查,例如如果系統檢測出某段時間用戶快跑了5km,而用戶上傳的數據為10km,則進行適當干預。
[1]徐 健. 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視域下健康管理研究[J].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79-81.
[2]周學兵,李鐘香,徐 蕾. 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模式的探析[J]. 價值工程,2012(08):224-225.
[3]賀晶晶,劉躍躍. 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策略研究[J].檔案時空,2014(10):12-14.
[4]付桂芳,李歆瑤,徐柱焜,韋憲軍. 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的調查研究[J]. 高教學刊,2016(01):65-66+68.
[5]陳雨雪. “985”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平臺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J]. 圖書館學研究,2014(16):88-93.
[6]韋敏革. 基于微信公共平臺的圖書館創新服務研究[J]. 山東圖書館學刊,2013(05):46-49.
[7]謝文亮. 移動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的微信公眾號服務模式創新[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01):65-72.
Application of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i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and Intervention
Li Zhanhua Chen Yuping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6,China)
At present, WeChat based on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s is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is being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and interven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The system provides two modules of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and sports intervention, provides health theory guidance to physical exercise for college students; provides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serv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upload physical exercise data; provides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according to upload data for dynamic intervention o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 The system makes use of the convenient and interactive features of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enables the colleges to carry on the continuous and dynamic tracking of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provides personalize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students to exercis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G804
A
2096—1839(2017)3—0139—03
李戰華 (1988~),男,碩士,助理實驗員。研究方向:信息技術在體育學科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