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盛+張靖
摘 要:文章以基于新航海技術的船舶避碰自動化探討為題展開論述。首先,在概述環節中,介紹了航海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構成與功能。然后,分析了在航海自動化中,船舶避碰自動化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年的相關經驗,探討了新航海技術在船舶自動避碰中的具體應用。希望可以解決在船舶避碰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船舶避碰自動化的水平,滿足我國航海事業的快速、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航海技術;船舶;避碰;自動化;分析
近年來,我國航海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然而,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船舶碰撞事件屢屢發生,造成了重大的傷亡,損失慘重。除此之外,也使海洋污染的程度加重。相關調查顯示,人為因素是造成船舶碰撞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沒有對船位進行準確校核,航路安排航線設計不合理,值班人員責任缺失等。然而,要徹底規避人為因素,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在未來的航海中,必須實現船舶避碰的自動化。那么,航海自動化系統的功能是什么呢?下面在概述部分中詳細論述。
1 概述
當前,在計算機、海洋科技、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的支持下,快速推進了船舶自動化的應用進程。船舶自動化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航海自動化系統、機艙自動化系統和船體自動化系統。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是航海自動化系統。
1.1 航海自動化系統的構成與功能
根據不同的功能,在航海自動化系統下,又分成多個控制系統。包括:最佳航線編制系統、航向自動控制系統、自動定位系統、自動避碰系統和綜合航行管理系統等。具體來講,在最佳航線編制系統中,主要是為了滿足運輸任務、環境條件和船舶情況等,進而制定出的最佳航線,該航線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很高。在此基礎上,更加準確的把握船位、航向、航速、風向、風速、航程及其它參考輸入量等。在航向自動控制系統中,是對整個船舶的航行動態進行監控,使船舶能按照預定的航向來航行,并且實現自動操舵轉向。在定位系統中,可以快速、實時和準確的獲得船位。在避碰系統中,是基于船舶在航行中獲取的它船動態信息,分析可能出現的碰撞、觸礁或擱淺的風險和事件,做出的防范措施。在綜合航行管理系統中,通過對每個子系統信息的分析、判斷,實驗,結合通訊和保安信息進而制定出最合理、科學的航行方案,避開航海危險物,保證船舶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同時,將決策信息及時輸送到操船機構,以便中央系統采取決策,并顯示相關信息,給船舶駕駛人員提供重要參考。
1.2 航海自動化研究現狀
航海自動化發展以來,在自動化運行中,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對智能化船舶進行深入研究后,誕生了集成駕駛臺的船舶。比如,德國某公司就引入了集成駕駛臺,具有很大的優勢。該集成駕駛臺的型號為:NACOS55-2。具體來講,應用此集成駕駛臺后,可以在終端輸入航線,然后根據羅經、GPS、航向、航速和水深等數據,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航行。在航行的過程中,很自然會遇到來船。此時,系統根據自動雷達標繪儀,能夠獲取來船的運動要素,判斷有無危險,并發出警報。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員就可以及時采取避碰措施。如果船舶在航行中,與實際計劃的航線偏移過大,系統也會自動發出警報,提醒駕駛員采取相應措施駛回原航線。除此之外,在顯示器上可以顯示航行中的所有信息,只要采用檢索的方式,就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在數據庫中獲得相關信息。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在系統中輸入計劃航線后,滿足安全水域的正常航行要求,則使用集成駕駛臺能夠實現自動駕駛。但是,在受限水域中,本船遇到來船或者危險物后,即便系統也能發出警報,然而整個決策提出、執行的過程均由駕駛員來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出于航海自動化基本功能的考慮,保證計劃航線不變,避碰系統的不安全自動化就是影響航海安全的最大因素。
1.3 影響船舶避碰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大部分船舶避碰、觸礁事件主要是人為因素導致的。針對人為因素,可以采用兩個辦法來解決。第一,加強對海員技術、知識的培訓,增強海員的責任心,提高海員的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第二,增強船舶的自動化程度,實現船舶避碰的自動化。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海員休息制度更加人性化,海員不長期在船從事航海,而是定期上船工作已經成為一種事實。與其他行業相比,航海職業非常艱苦,工作環境復雜,導致海員流動性大。其次,對航海院校的生源進行觀察發現,對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部分學生,其很少愿意從事航海事業。另外,從學生的思想上來看,也很少有學生愿意終身從事航海事業。在這種情況下,導致航海駕駛員普遍年齡小,缺乏航海經驗,技術能力不高等現象,不利于實現船舶的安全駕駛。針對以上問題,必須加強船舶避碰系統的自動化檢查,減輕船舶駕駛臺工作人員的值班負擔。所以,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要解決人為因素的缺陷,必須要提高航海自動化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加確保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避免發生意外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海洋污染。
2 船舶避碰自動化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1 船舶避碰自動化現狀
船舶自動避碰指的是:系統自動采集水上、水下標的物,并對其進行處理,生成決策信息,以及決策的實施等。其中,基于對航海自動化子系統的考慮,可以利用操船系統來完成決策的自動化實施。近年來,航海相關人員基于安全水域船舶的避碰,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比如:對避碰信息的量化處理、決策的自動生成等。在避碰信息量化中,又涉及到多個評價指標,比如目標船的運動要素、船舶碰撞危險度等。針對避碰決策的自動生成,可以采用多種辦法,包括模糊數學法、專家智能技術、神經網絡法等來實現。相關研究表明,在船舶碰撞、擱淺或觸礁事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如果所有值班駕駛員都能夠認真遵守國際國內相關的避碰安全制度,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就不會發生船舶碰撞、觸礁或觸礁等等的船舶安全事件。但是,在前面的論述中,已經提到人為因素是不能從根本上避免的,所以,針對以上問題,還要依靠于技術。
2.2 船舶避碰自動化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基于航行水域船舶自動避碰的問題,大部分已經得到了解決。然而,還需要在性能上進一步完善。但是,受到水面水下物標信息探測可靠性的影響,導致在受限水域自動避碰決策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長期以來,在獲取水面水下物標信息時,主要依靠導航雷達的掃描探測。但是,導航雷達自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對物標信息的可靠性產生了負面影響,甚至阻礙了船舶自動避碰進程的研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誕生了水中雷達,用來探測水下物標的信息。但是,該探測技術受到距離的影響,到后來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3 新航海技術在船舶避碰自動化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在航海領域中應用了更多的新技術,比如GPS/DGPS技術、GMDSS(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等。此后,又出現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和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作為新的航海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呢?下面進行詳細的論述。
3.1 AIS在船舶自動避碰中的作用
長期以來,通過對船舶航行安全性的研究,充分體現了船舶與船舶、船舶與陸岸在通訊中交換信息時的重要性。另外,部分通信導航存在的局限性也日益呈現出來,不利于船舶的自動避碰。針對上述問題,誕生了AIS技術。該技術具有多重優勢,包括信息量大、抗天氣影響、近距離目標顯示,繞越障礙傳輸等。盡管如此,AIS技術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承載額外的信息,導致信息過載。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會發出錯誤的信息,或者亂碼的信息。這些信息沒有專門的校驗方法,只能依靠駕駛員的識別、判斷。如果駕駛員經驗不足,就會出現錯誤的判斷,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針對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AIS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其優點在于,很好的彌補了雷達獲取航海目標船信息不足的缺陷。總的來講,AIS作為一種傳感器,應用于自動避碰系統當中,能夠使信息量更豐富,是雷達信息的輔助信息源。除此之外,AIS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將本船上的意圖以短信息方式發送到目標船上,并將本船動態和相關參數同步發送出去,包括避讓的時機、幅度、恢復時機等。這樣,只要來船上安裝了AIS后,就可以接收和識別本船的操船意圖,進而采取有效的調配行動,保證船舶之間的安全避讓并安全通過。可以看出,AIS在船舶避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增強了目標來船的信息量,使避碰信息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其次,在船舶自動化避碰中,成為有效的通信設備,便于進行信息的傳遞與交流。
經過多年的研究,針對航行水域船舶避碰的問題,已經得出了有效的解決辦法。在此基礎上,推動了船舶自動避碰系統的發展。近年來,專家將受限水域的自動避碰作為重點來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3.2 海圖信息數字化在船舶自動避碰中的作用
在受限水域自動避碰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獲取靜態信息。第二,靜態信息與動態信息的結合。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行業中已經采用了海上暗礁探測聲納法,來探測水下危險物標,并獲取相關的靜態信息。然而,應用上述方法時,受到探測距離的限制。因此,還需要采用其他輔助技術的支持,才能完成探測的任務。后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誕生了紙質海圖信息數字化技術,即電子海圖技術。電子海圖技術應用后,加強了信息系統、聲納探測系統的有效結合。
4 結束語
隨著海上事業的快速發展,給海上航行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也加快了海洋自動化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部分船舶自動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近年來,海洋船舶避碰自動化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新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船舶避碰自動化研究中,保證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最后,在未來的發展中,相關人員還要不斷加大研究的力度,促進技術的更新換代,提升航海船舶避碰設備自動化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航海事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朔,初秀民,柳晨光,等.船舶智能避碰研究綜述及展望[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6,01:1-9.
[2]關騰飛.新型航海技術對船舶避碰自動化的影響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07:264.
[3]袁松才,董亞力.探討新的航海技術對船舶避碰自動化的影響[J].科技展望,2014,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