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源

摘 要:利用機械檢查代替目視檢查,起到減輕工人的眼睛疲勞程度,杜絕漏檢,并節約檢查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檢查成本的作用。在實用的基礎上,對自動檢查的檢具進行設計。其中分為三個部分:底架、活動支撐、可換模塊。底架是基于便利工人操作而設計;活動支撐設計為氣缸推動型,并考慮安全因素;可換模塊整體挖孔并配針。由于產品類型多且位置各異,所以需要按一款產品配一個模塊。驅動均為氣缸驅動,結構簡單可靠,容易操作。
關鍵詞:活動模塊;Pro/e三維設計;CAD二維設計
1 概述
通訊行業高速發展,目前4G市場在不斷地擴容。相對于3G產品,4G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例如加工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毛邊和碎粒都會影響功能調試。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使用毛刺機去除上述毛邊和碎粒以保證產品的外觀質量。毛刺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懸浮把細小的鋼針進行高速運轉,使鋼針在運轉的過程中對產品進行碰撞拋光,從而把前工序加工后產生的毛邊和碎粒去掉。但由于產品上有很多小孔,鋼針在高速運轉過程中會跑到孔內,從而把孔堵死。鋼針堵在孔內,單靠肉眼去看,很難分辨出來,同時由于孔較多,用眼睛對著每一個孔去檢查,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從而導致漏檢出現。所以設計一款自動檢查孔堵現象的檢具,既大大提高了檢查的速度,同時又減輕了檢查人員的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證出貨的產品孔內沒有鋼針的堵塞,避免了客戶的投訴。
2 結果與討論
2.1 底架的設計
設計所針對的產品,其材料為鋁合金,重量2.45kg,外型尺寸為:376×206×39(mm)。
為方便檢查孔堵,需制作600×400(mm)的底架臺。底架臺的材料用角鐵;高度為適合一般工人站立操作,設定為1000mm;臺面中部需要放置氣缸,要開一個240×140(mm)的方孔。
2.2 活動支撐架的設計
待檢產品的厚度為39mm,有228個孔,檢查時每一個孔需放進一條針的去檢查是否有堵針在孔里邊。為了方便取放產品,所以支撐架的高度應為130mm;
待檢產品的重量2.45Kg,再加上活動支架的重量和四條導柱的摩擦力,據此選用輸出500Kg力,Φ100缸徑,180mm行程的氣缸;
為了更好的定位,在側邊裝一個側推的氣缸,以保證產品能準確定位。
2.3 可換模塊的設計
待檢產品共有5款,由于不同產品的孔加工位置和深度不一樣,所以需要按每款產品的尺寸各制作一個鑲針的模塊,如圖1:
模塊上的孔的位置與待檢產品上的孔對應位置一致。為保證精度和加工容易,選用鋁合金作為模塊的材料;
產品孔的深度不一樣,所以需要配置大小、長度不一樣的檢測針(即圖2中A、B、C、D、E、F的數值因待檢產品的不同而不同)。
2.4 工作原理
把活動支撐架固定在底架上,把裝好針的模塊放在活動支撐架最上邊并固緊,壓縮空氣接通直推氣缸和側推氣缸,用腳踏連通壓縮空氣,側推氣缸把產品固定好,直推氣缸把活動支撐架連同產品一起往上推,模塊上的針會進入產品的孔里邊,如果產品的孔里邊堵有除毛刺和碎粒時遺留的鋼針,那么模塊上的針會被頂起,從而很容易知道哪個孔里邊有問題,如果直推氣缸行程完畢,模塊上的針完整不動,那么證明產品的孔沒有堵針,這樣再用腳踩一下壓縮空氣開關,直推氣缸帶動產品往下行,回到原來的位置,跟著側推氣缸松開,產品可以輕易取出,然后重復上述動作繼續檢查下一件產品。整體裝配圖如圖3:
3 結束語
使用自動檢查裝備后,檢查一件產品是否出現堵針,只需要3秒。在沒使用之前單靠肉眼去檢查,每件平均需要耗時180秒,而且還會因為工人的疲勞問題導致漏檢。所以使用這個裝備后,大大提高了檢查效率和合格率。
參考文獻
[1]黃錫.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工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