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家王禹偁8歲時隨父去太守家赴宴,太守即興說出一聯:“鸚鵡能言難似鳳。”眾人無以應對。王禹偁脫口吟道:“蜘蛛雖巧不如蠶。”頓時滿座叫好。
明代大才子文征明7歲時就會賦詩應對。一次,一個賣肉的和一個賣茶的想出對子難倒他,賣肉的出聯說:“肉連骨,骨連肉,骨肉相連。”文征明對道:“水依山,山依水,山水互依。”賣茶的出聯說:“千回煮沸長江波濤水。”文征明對道:“萬戶品泡廬山云霧茶。”
同樣生于明代的詩人、名臣于謙,年幼時,頭發梳成雙髻,一個僧人見他這副模樣,戲聯道:“牛頭頭見生龍角。”于謙針鋒相對:“狗嘴何曾出象牙。”僧人啞口無言。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幼年時,一次客人來訪,父親拿出甜瓜和炒豆招待。客人見唐伯虎乖巧,出聯試他:“炒豆捻開,拋下一雙金龜甲。”唐伯虎隨口答道:“甜瓜切破,分成兩片玉玻璃。”客人拍手稱妙。
明代大臣張居正7歲時,湖北巡撫為試其才出對道:“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張居正對道:“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下。”巡撫很高興,解下腰間金帶贈給他。
民族英雄林則徐童年時,一天放學回家,遇見一群人正對池塘里游來游去的鴨子作對為戲。有人出一聯:“母鴨無鞋空洗腳。”一時無人能對出下聯。林則徐稍一思索對道:“公雞有髻不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