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支部主題黨日”長效機制,規范“3+X”內容,嚴明“十條紀律”;采取領導掛點、派員指導、軟件支持,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1216個、覆蓋企業2224家,社會組織黨組織337個、覆蓋社會組織737家;完善村主職干部專職化管理,堅持“多渠道選拔、專職化管理、差異化考核、制度化激勵”,完善履職清單、坐班值班制度、績效考核措施。
采取領導掛點、部門結對,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回請112名“老板型”黨員任村黨組織書記,合村并組99個,25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部轉化;強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深化“村黨組織+合作社+電商+金融”黨建綜合體建設,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344人,建“村淘”點357個、村級金融工作站2419個,在423個農民合作社建黨組織,實現124個貧困村出列。
完善基層基礎保障,市縣基層黨建直接投入3.2億元,其中市本級7170萬元,比上年增加70%,主要用于基層組織運轉、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活動場所建設和基層干部待遇報酬。
2017年,將帶頭履行首要責任,大力推動基層黨建整體提升,深化“頭雁工程”“堡壘工程”“服務直通工程”。使“百個后進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過5萬元,貧困村減少113個、貧困人口減少7.9萬。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按照不低于財政增長幅度,繼續增加基層黨建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