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以來自西域的東羅馬帝國使臣的敘事視角娓娓道來,講述了他眼中的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影片中的場景宏大且美輪美奐,令人悠然想見彼時輝煌鼎盛的大唐王朝。影片既為觀眾演繹了一部情用命賭,最終生離死別,空留長恨的愛情傳奇,又為觀眾演繹了一曲霓裳羽衣舞背后的遠遠超越了生死的愛情挽歌,再次以歷史的真實為世人揭示了愛情的美好與永恒,影片以長視角大縱深涵蓋了楊貴妃與唐明皇李隆基的整個愛情故事的終始。在宏大的歷史發展轉折時期即便是一國之君也無法左右自己的愛情與命運。楊貴妃與唐明皇李隆基這段戛然而止的愛情傳奇之所以能夠傳之永恒,恰恰在于其戲劇性,這就更賦予了影片演繹這段傳奇愛情的廣袤時空。
一、 如初見,難回鸞,縱有愛在口難開
(一)一回眸,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注定了是一部傳奇的愛情經典杰作,影片中的喪典是頗費筆墨的鋪墊過程,是影片主題的畫龍點睛,同時,也為楊玉環與李隆基的初見提供了最佳的代入契機,此所謂有愛情處皆緣于傳奇,以生命為大的唐明皇李隆基在觀看喪典時其心情固然是沉重的,但是,沉重的心情卻止于喪典中領舞的楊玉環的白衣曼舞的那一回眸,這一回眸,一顧傾城,再顧傾國,在唐明皇李隆基的眼中,一剎那間,曾經脂香粉麗的六宮粉黛盡皆失去了顏色,后宮中的三千佳麗也頓覺黯然失色了,現在唐明皇李隆基的眼中只有楊玉環。影片中楊玉環這一角色的出場處理雖淡雅卻炫麗,雅致與脫俗、豐姿與妖嬈、清純與可人,一樣都不少,唐明皇李隆基也不能不為之動容,以至于無法自持,其實千古情場皆因一念之精誠,唐明皇李隆基的“她該是朕家的人”為影片的繼續演繹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二)鸞譜錯,驚鴻起,明皇重色楊家女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開篇的喪典領舞揭示了楊玉環命運的喪始喪終,隨影片基調展開的是幾乎所有宮斗劇中都難以免俗的明爭暗斗,唐明皇李隆基的愛情一波三折,更具傳奇色彩。影片中所演繹的愛情與以往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愛情截然不同,本片中所表現的愛情更像是觀眾所司空見慣了的平民百姓的愛情,在壽王李瑁與唐明皇李隆基共同指向楊玉環的愛情糾葛沖突之中,觀眾看到的是兩父子的絕類平民百姓的一對癡情,所不同的是壽王是一往情深,而唐明皇則是一見鐘情。都說愛情沒有國界,不分種族,原來愛情也不分輩份,皇家的愛情甚至不分道理倫理。這注定是亂點的鴛鴦、錯書的鸞譜,但將錯就錯不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性情,在唐明皇李隆基的眼里,愛情似乎真的可以高于一切。[1]只是影片中唐明皇李隆基的戲處理得略硬了一些,將唐明皇李隆基演繹得頗有些像唐太宗李世民了,片中這段巔峰愛情的前奏演繹得既悲情又壯烈。
(三)愛若在,情自來,玉環金釵恩如海
在《王朝的女人·楊貴妃》這部影片中所塑造的巔峰愛情更具有普適意義上的真實觀感,難能可貴的是,片中的愛情如同鄰家發生的故事,如在百姓身邊,影片所塑造的是一個也食人間煙火的皇帝,觀眾們會看到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原來皇帝也和庶人一樣,富有天下的皇帝原來也有那么多的苦衷,皇帝原來也能夠屈萬乘之尊去道觀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愛,并且也會被無情地拒絕。正如片中所演繹的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愛一次更難,巔峰愛情也是普通的愛情,普通的愛情也能夠轉變成為個體生命中所獨有的巔峰愛情。從女性的視角來看,或許真的如片中所言,做你所愛著的男人的最后一個女人,才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影片的不足之處在于楊玉環與壽王新婚洞房的盟誓一場戲份量過重,過度的渲染使得整部愛情戲變得頭重腳輕,反而顯得后面楊玉環與李隆基愛情戲的份量略顯不足。
二、 驪宮云,仙樂聞,三千寵愛加一身
(一)芙蓉帳,金步搖,從此君王不早朝
整部影片的前半時都在圍繞著愛情與倫理之間的糾結中度過,夾雜著的宮斗為愛情與倫理的糾葛平添了不可謂不多的煩惱,同時也為影片增添了緊張的氣氛,當一個皇帝還能利用權力為愛情修成正果時,這個皇帝無疑是幸運的,而如果將對方的愛情與己方的生命當做一決輸贏的賭注,就已經成為愛情所無法承受之重,而且,作為一代帝王還能屈尊枉駕對道觀中的前兒媳說出,心里滿滿的裝的都是你,只此一生,只此一世,這就已經成為歷代帝王中的絕響,片中的唐明皇李隆基的用情之癡可見一斑。影片對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巔峰愛情的演繹也開始漸入佳境,事實上,當楊貴妃一襲輕衫單人獨騎馳入朝堂腳踩地圖的那一刻起,一代帝王與貴妃間的愛情之火就已經在兩人的心中熊熊燃燒了。如果要從中國歷史中找點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巔峰愛情的明證的話,應該是:“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
(二)比翼鳥,連理枝,金屋妝成更漏遲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中所演繹的唐明皇李隆基與歷史中的李隆基其人略有不同,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刻意要將這位唐明皇李隆基演繹成一位更接地氣的普通人,諸如易怒、神經質等等問題,在這位大唐皇帝的身上同樣存在,不管怎么說,影片中的這位大唐皇帝對于楊貴妃的愛是真誠、忠誠得甚至有些赤誠,這在歷代帝王中雖不是絕無僅有,但也算是極少見的。在唐朝的歷史上,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巔峰愛情感動了著名詩人白居易,白居易為他們的愛情創作了一首長達六十句的長詩,如此之長的詩作在唐詩之中是極為罕見的,其中“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堪稱千古名句,以這句詩來描摹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彼時的巔峰愛情的堅貞程度是對這段愛情的高度評價。[2]從影片來看,唐明皇李隆基睡夢驚醒的一場戲,將一代帝王演繹得更具真實感,依偎在楊貴妃懷中的他像極了一個大男孩,粉衣映照下的一代帝王的臉龐上顯露出單純的神色與目光。
(三)凝絲竹,漫歌舞,盡日君王看不足
作為天朝上邦的鼎盛的大唐朝堂上,萬國來朝,輕歌曼舞,一派祥和景象,既像是為這巔峰的愛情獻上的祝福,又像是對大唐王朝獻上的崇高敬意與禮贊。影片中凝視歌舞的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對話耐人尋味,楊貴妃的堂兄因妹貴竟然扶搖直上當上了丞相,這就為后面的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巔峰愛情之上如果說楊貴妃還有什么期望的話,我想那期望應該是惟愿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了吧。唐明皇為楊貴妃打造的金屋妝成,配以玉樓笙歌,只待千秋萬歲捧霞觴了。影片中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至此已經真正發展到了巔峰,后宮三千佳麗的寵愛現在已經集于楊貴妃一身,唐明皇李隆基已經視后宮無物了,就連平時與唐明皇李隆基頗親密的梅妃也遠避到東都洛陽去了。按說巔峰愛情還應該發展出一個又一個的新的高潮,但是影片至此出現了轉折,遑論愛情,就連大唐王朝都因此而變得岌岌可危了。
三、 長生殿,梧桐雨,空留霓裳羽衣曲
(一)漁陽鼓,六軍怒,蛾眉難舍空躑躅
如果說宮斗僅僅只是內斗,那么,一場威脅大唐王朝命運的外斗在大唐王朝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驟然間發生了。其時的大唐王朝十分強盛,強盛到已經不懼任何番邦外族的入侵,但是,意在節制諸王兵力與權力的藩鎮節度使制度卻成為了大唐王朝的惡性腫瘤,一旦藩鎮節度使叛亂就會使得大唐王朝變得不堪一擊。[3]就在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情方濃時,他們的干兒子,平時繞膝取樂、賣乖甩寶,但其實內里卻早懷異志十分,悍氣千尋,且手握三鎮重兵的節度史安祿山恰在這個節骨眼上,在漁陽叛亂了。大唐一方兵敗如山倒,偌大個長安城,偌大個大唐王朝,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祥和安定,考驗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巔峰愛情的時刻到了,與演繹甜蜜愛情有所不同的是,在酷寒的雪地里,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對天盟誓:若非死別,絕不生離。
(二)鴛鴦瓦,翡翠衾,馬嵬坡下辭太真
影片中那種“更喜貴妃對新妝,頻進酒,春風蕩漾玉生香”的場景已經永遠不再,大唐王朝的核心在叛軍的追擊下奔波在逃往蜀州的路上,行至馬嵬坡,暴怒的六軍拒絕前進,將士們將一腔怒火全部發泄在了隨軍出逃蜀州的丞相楊國忠的身上,影片中的六軍將士出現嘩變,誅殺了丞相楊國忠,但是叛亂并未止息,玲瓏剔透的鴛鴦瓦下宮殿中的貴妃,與曾經翡翠衾中的玉環現在已經成為矛頭所指,高力士也對楊玉環進行開解,老奴只是在圣上的身邊而已,可是貴妃娘娘您則是長駐在圣上的心里,已經成為了圣上的一部分,然而,唐明皇李隆基與楊玉環的那句若非死別,絕不生離,現在卻一語成讖,縱使君王有千般萬般地不舍,也無可奈何、無計可施,情勢已經到了危急的關頭,命運竟真的如裂帛般令人撕心裂肺,喪始喪終,楊貴妃只落得個魂斷馬嵬坡。[4]
(三)陰陽隔,窮碧落,何忍翻做長恨歌
曾經陪伴唐明皇李隆基的武惠妃陪其走過了開元盛世,繼任者楊貴妃又陪其走進了天寶年間,現在終于走到了終點。影片中的唐明皇李隆基愛江山更愛美人,影片中的楊玉環則踐行了愛一個人就要成為他的最后一個女人,唐明皇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巔峰愛情中的雙方可謂心比金堅、誓有心知,然而,影片中的冷酷的現實卻將巔峰的愛情迷夢擊得粉碎,楊玉環的自盡正應了詩人白居易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在馬嵬坡,只空留一曲霓裳,一觥月光,無限惆悵,教人如何恨不長?想當年,唐明皇李隆基與楊玉環胭脂香,情字長,而如今卻只能是遺恨永在心里藏,聽夜半驪歌教人如何不斷腸?陰陽永隔的楊貴妃不知道還能否記起一代帝王的誓言:“玉環,就算長城塌了,你我的誓言仍在!”影片戛然而止,然而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巔峰愛情傳奇,卻將永遠留在中國歷史中,繼續感動世人。
結語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以傳奇的愛情為核心,以愛情巔峰時刻突然的生離死別為轉折,以“情用命賭”的演繹方式講述了一段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影片中的一代帝王與楊貴妃在大歷史背景下的命運感和生命結局令人扼腕嘆息。楊貴妃在獲得愛情的同時亦見證了大唐由盛轉衰衍生出的一系列戰爭與宮斗陰謀。影片中的場景壯闊如畫,人物命運如裂帛般絕決、壯麗,繁花似錦下隱藏著超越生死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