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嬌+鄭雨辰+盧亞平



摘 要:結合2016江蘇省機器人自主創新——探索者全地形機器人大賽,設計出一種可以應對各種復雜地形的三段式關節機器人小車。以段式關節為主題,充分利用彈簧的收縮力和張力,控制整個小車的平衡,實現既分既合的目的。設計的小車能夠完整的吻合場景道具,具有較好的創新構想,較好的環境適應行和較高的行動力。
關鍵詞:段式關節;全地形;自主創新
為應付復雜地形,構想設計一種新型結構小車,取名為三段式關節機器人小車。顧名思義該小車有三個獨立的運動關節構成,以適應高低凹凸變化的地形,且相互之間又具有整體的牽引力。
1 三段式關節小車設計方法及創新點
共設計三個可以活動的“關節平臺”,各“關節平臺”之間通過在螺栓上加套筒的方法實現轉動自由。同時對三個“關節平臺”的轉動限制,避免各“關節平臺”在運動過程中受的推力不均勻而導致過度彎曲。由此在各“關節平臺”之間添加兩個彈簧,使各平臺之間受到一定的約束力,拉升時受到彈簧收縮力,壓縮時受到彈簧的張力,使小車具有較好的柔性、整體性、避震性。如圖1所示。
2 三段式關節小車在獨木橋優點體現
如圖2所示,完全適應高低地形,小車在上坡和下坡過程中,六個輪子都能完好的與橋梁接觸,上坡的抬頭,下坡的低頭。使得小車的六個輪子都能很好的發揮驅動能力,同時保障了在橋梁上良好的直線運動。
3 三段式關節小車在階梯優點體現
如圖3所示,完全吻合凹凸地形,由于各段式關節可以上下彎曲的特點,也為階梯的跨越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4 三段式關節小車在柵格優點體現
如圖4所示,完全貼和地形,由于小車各關節具有較好的自由度,在行駛柵格時能夠完全貼和地形,其每對輪子都能夠貼著柵格底部行走,具備較好的避震性。
5 結束語
根據仿生學設計而成,從外形上看小車像一條三節的毛毛蟲,各關節之間是利用彈簧連接起來的,利用彈簧的雙向作用,能夠更好適應環境,從而使小車輕松平穩的走過障礙。車輪方面使用大輪的方案,大輪具有更大的線速度,能使整個小車的速度得到提升,使小車能輕松度過柵欄等障礙,并結合黑標傳感器順利通過全程。
參考文獻
[1]袁銀瑤,盧亞平.“探索者”全地形機器人創新設計[J].探索科學,2016,34(6):195.
[2]盧亞平,宋天麟.傳感器與虛擬儀器實驗室建設與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9):111-114.
[3]盧亞平,宋天麟.應用型本科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