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省基層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謀劃推動之責,13個市(州)和30個縣(市、區)2016年平均召開16次黨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基層黨建工作;召開各類推進會、現場會、督辦會342場次,有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落實。各級黨委(黨組)書記直接抓在手上,投入基層黨建的心力、精力、人力、財力明顯增多,市縣黨委書記平均每人深入基層調研指導黨建工作20次,幫助基層解決問題9600多個,樹立了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形成齊抓共管“大黨建”的格局。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明顯成效。在省委示范帶動下,市縣黨委常委班子組織專題學習研討725次,黨委書記和常委班子成員講黨課1620次,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活動人均5次以上,較好發揮了表率作用。全省17萬個基層黨組織以縣為單位,每月固定一天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強化黨員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各級黨組織以“四整四強化”為抓手,推進巡視巡查問題專項整改,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廣泛開展學習宣傳沈因洛、王光國等先進事跡活動,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基層黨建重點任務落實較好。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扎實推進,基本實現黨組織應建盡建、黨建指導員應派盡派。武漢、黃石、宜昌、十堰、鄂州、孝感、咸寧、隨州、天門、潛江、神農架林區2016年確定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部得到轉化。各地普遍制定村主職干部專職化管理實施辦法,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加強教育管理監督,有效推動村主職干部全身心、全脫產、全天候履職盡責。各級黨組織精準選派第一書記,精準幫扶貧困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基層基礎保障投入加大,省考評組抽查的1016個村(社區),各級投入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資金達1.6億元,“五務合一”達標率達83.5%。
基層黨建工作亮點紛呈作用凸顯。武漢市持續深化百步亭社區黨建工作法,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積極探索超大城市基層黨建的新路徑。襄陽市全面推進“五強創示范”,全領域制定創建標準,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水平。宜昌市扎實開展“五星”黨員創評活動,有效激發了黨員隊伍活力。黃石市實施“黨建引領·活力村莊”工程,探索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塆微自治模式。十堰市深入開展“爭創十星級黨組織、爭做十星級黨員”活動,把支部主題黨日抓到實處。荊州市著力打造以黨組織服務為核心,整合公共服務、志愿服務、市場服務等“一核多元”綜合服務體,有效拓展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鄂州市整合駐村工作隊、駐村律師,實行“組團管理、組團承諾、組團服務”,做實第一書記工作。荊門市落實農村基層黨建30條硬招實招,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黃岡市堅持問題導向、先試先行,積極探索“整縣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孝感市建立村主職干部“1+5”考評體系,創新村主職干部專職化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廣。咸寧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打造“兩學一做”咸寧模式,為全省樹立了標桿。隨州市積極適應互聯網發展新形勢,大力推進“e+”為民服務體系。恩施州開展“不忘初心·永跟黨走”回鄉走訪受教育活動,著力強化黨員的黨性意識。仙桃市推進“420便民服務體系”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天門市引進千名優秀人才回原籍村任“名譽書記”,借智借力興產業、促脫貧。潛江市實施社區“一居一品”計劃,推行“五微工作法”,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神農架林區以黨建引領旅游產業發展,打造“創三崗、建三站、促三優、爭滿意”旅游黨建品牌。
(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