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久
武當山特區是全國唯一的“旅游經濟”特區,受特殊的體制機制制約,武當山特區在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中一直面臨“三難”困境。
職數少難提拔。不少干部都是“在職不在編”。受領導職數所限,一大批優秀年輕干部得不到及時提拔重用。
機構少難流動。干部成長進步空間有限,領導班子沒有換屆要求。干部長期固守一個崗位,工作激情必然下降,墮落腐敗現象也會不斷滋生。
約束少難下來。特區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尚不健全,缺乏剛性約束。一些血氣方剛的優秀年輕干部,在漫長的等待中逐漸磨去棱角,錯失進步良機。
為迅速有效破解“三難”問題,武當山特區全面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集中“換位置”,交流一批現職干部。進行全面考核,有針對性的提出干部調整方案,先后對65名科級干部進行平級交流輪崗。
打破“鐵交椅”,調整一批不勝任干部。先后對31個區直單位“一把手”進行崗位調整,有20余名干部因履職能力不強等原因被免去領導職務。
撤掉“冷板凳”,重啟一批閑置干部。對一些因單位機構改革、職能調整等原因造成的職務與職責分離的干部,及時進行重新任職。對少數因工作失誤等原因被坐“冷板凳”的干部,認真進行考察分析,根據個人能力及工作表現,重新予以啟用。近年來先后有4名科級干部再次走上領導崗位。
大膽“壓擔子”,提拔一批年輕干部。2016年分三個批次提拔任用干部40人,其中提拔正科級干部17人、提拔副科級干部23人。
如今,各區直單位領導班子結構得到大大優化,戰斗力明顯增強。干部埋頭干事、業績群眾公認、進步組織關心的良好社會氛圍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