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普定縣“沙灣”農業大觀園現存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灌溉用水制度不合理等問題,根據葡萄生長特性設計采取先進的滴灌節水方案,為繼續推進園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保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條件。
關鍵詞:節水灌溉;滴灌;葡萄滴灌;水力計算
1 工程概況
普定縣“沙灣”農業大觀園位于貴州省普定縣,園區平均海拔1200米,全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這樣的氣候為精品水果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園區主要種植紅不軟桃、紫王葡萄、無籽石榴等精品水果,示范區域6000畝,輻射帶動區域30000畝,園區土地經過流轉后,主要采取大戶帶動、農戶參與、政府扶持的發展模式。園區核心區種植面積為1850畝,主要種植葡萄、石榴、杏樹、桃樹等經濟作物。其中:滴灌灌區種植面積130.6畝,全部種植葡萄。葡萄種植行距為1m-2m-1m,株距為0.8m,種植方向大致垂直于園區內的主干道。園區內耕地起伏較大,沒有統一的坡度,設計按面積最大的地塊的坡度計算,葡萄種植區坡度為2.6%。園區土壤類型為壤粘土,土壤容重1.40g/cm3,土壤田間持水量取28%,土層厚度80~100cm。
2 滴灌灌區工程設計
2.1 設計灌溉制度確定
根據水源、灌區的地理位置,總體布局思路為:滴灌工程管網由干管、支管、輔管及滴灌管組成,滴灌管平行于葡萄種植方向布置,輔管垂直于滴灌管,干管沿已建的園區主干道布置。由于園區地勢高差較大,平均高差大于3.0m,故設計采用16×400-3.0-50/400-A型壓力補償式滴灌管。
灌區滴灌設計參數為:設計保證率為85%;土壤濕潤比取40%;滴灌的設計耗水強度取為4mm/d;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9;系統工作時間為20h;灌水器設計允許流量偏差率為20%;最大凈灌水定額mmax=12.54mm;灌水周期T=3d;毛灌水定額為13.33mm(8.89m3/畝),凈灌水定額為12mm(8m3/畝);一次灌水延續時間為2.75h。
葡萄灌水的時期一般在生長前期,要求水分供應充足,有利于生長與結果;生長后期要控制水分,保證及時停止生長,使葡萄進入休眠期,做好越冬準備。根據葡萄生育期各階段的蓄水特性及氣候、土壤特點、系統設計基本參數,結合滴灌灌溉經驗,制定出葡萄灌溉制度,如表1所示。
在作物非需水高峰期,作物日耗水強度減小,需水量減小,具體灌水定額和灌溉次數視當時的氣候條件、土壤墑情等參照表1而定。
2.2 灌水小區水力計算及系統工作制度
(1)灌水小區水力計算
根據管網布置,本系統灌水小區由毛管、輔管組成,水頭偏差在毛管、輔管間分配,毛管分配率為0.6,輔管分配率為0.4。壓力補償式滴頭只要壓力在其允許的工作壓力范圍內,即可達到穩定出流的要求,但為計算極限毛管長度,設計按滴頭工作壓力范圍(15-45m)的中間值取值進行計算,取灌水小區允許水頭偏差為20m水頭,則毛管允許水頭偏差為12m,輔管允許水頭偏差為8m。
毛管極限長度:系統中沒有逆坡布置的毛管,故毛管極限長度按平坡、順坡兩種布置方式計算。計算得平坡條件下毛管極限長度為150.6m,順坡條件下毛管極限長度為165.8m。根據實際地塊的分布,設計取毛管孔數為250個,即毛管長度為100m,小于平坡、順坡布置的極限長度,滿足水頭偏差要求。根據實際布置,部分地塊不規則的地方最大毛管長度為135m,仍然小于毛管極限長度。
輔管垂直于毛管布置,且布置長度較短,所以輔管均按平坡計算。輔管極限長度計算公式及方法參照毛管。不同的是,輔管出水孔流量為一條毛管的設計流量,孔口間距為毛管布置間距。初步選用dn50(PE100級,1.60MPa)PE管,計算得,輔管單側極限孔口數為21個。布置輔管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滴灌管進行輪灌,根據實際地塊分布,設計取輔管單側孔口數為14個,小于輔管極限孔口數。即輔管一半長度為20m,一條輔管長度為40m。
(2)系統工作制度
滴灌系統地塊并不規則,不能按照灌溉面積或者毛管長度進行均等的輪灌分組,需根據確定的毛管、輔管布置參數進行管網平面布置,再因地制宜進行輪灌分組,共分為10個輪灌組。
2.3 管網水力計算及管網敷設
(1)管網水力計算
毛管水力計算:毛管水力計算分別選取平坡和順坡的典型毛管進行計算,取較大值為輔管出口壓力控制結果。經計算,毛管進口所需最小水頭為17.87m,也即輔管末端需為毛管提供不小于17.87m的工作壓力水頭。
輔管、支管、干管水力計算:為統一計算標準,支管、引水管均按《農田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 20203-2006)進行計算[1]。經輔管、支管、干管的水頭損失計算復核,所選的管材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2)管網敷設
滴灌系統中全部管道均采用地埋式敷設。干管、支管管頂覆土一般不宜小于0.8m。由于葡萄已經種植成型,考慮葡萄根系大、分布深,為了避免傷到根系,輔管、毛管最大埋深不超過0.15m,設計采用埋深為0.15m,管道周圍應用細土回填;回填土的壓實系數不應小于90%。在巖基上埋設管道,應鋪設砂墊層;在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的軟地基上埋設管道,應進行基礎處理。在管道橫穿公路的管段需采用鑄鐵套管,便于檢修;管道鋪設過程中需在地形凸起和凹陷處設置排氣閥和沖沙閥,有效減小管道的水擊破壞和淤沙堵塞問題;每條干管、支管末尾均設置泄水閥。
2.4 首部系統設計
園區內的微潤灌灌區、滴灌灌區共同使用一套首部系統。微潤灌灌區需24h連續灌水,故不分輪灌組;滴灌灌區輪灌組為10個,灌溉周期為3d,一次灌水延續時間為2.75h。微潤灌灌區最大灌溉流量為4.75m3/h;滴灌灌區10個輪灌組中,最大流量為54.59m3/h,所以首部設計過濾流量為59.34m3/h。微潤灌對水頭的要求比較低,一般不超過15m;滴灌系統所需設計水頭為28.06m,加上首部過濾設施的水頭損失(一般為7-10m),即為38.06m。但過濾器設計工作水頭為40-60m,所以在首部系統過濾器入口處的水頭不宜低于40m。輸水主管進入首部系統的水頭壓力為42.44m,滿足要求。
地下水一般采用旋流水砂分離器與篩網過濾器組合過濾,首部系統最大工作流量為59.34m3/h,本設計采用LW-80的“旋流水沙分離器+篩網(200目)過濾器”進行過濾,過濾器額定流量為80m3/h,過濾器工作水頭40-60m。本系統面積為310.6畝,其中微潤灌灌區面積為180畝,滴灌灌區面積為130.6畝,為減少注肥次數,選用SFG-150L的壓差式施肥罐。
3 結束語
普定縣“沙灣”農業大觀園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尤其是園區作物灌溉用水問題,嚴重制約園區可持續高效發展。為了確保園區現代農業的高效優質發展,根據葡萄生長特性,采取先進的滴灌節水灌溉設計方案,并結合土壤墑情監測、視頻監測、遠程控制等現代農業管理方式,以期將園區打造建設成一個集先進節水灌溉管理方式、生態綠色經濟農作物種植的一片示范園區。
參考文獻
[1]韋寶.淺析上三灌區河水滴灌工程設計[J].甘肅科技,2015,31(16):124-125.
作者簡介:張曉松(1989-),男,苗族,貴州省遵義市人,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