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軍
據報道,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在任時被人譽為“體育健將”:足球比賽,他進球總是最多;龍舟大賽,他總能帶隊奪冠;暢游大江,他總能第一個橫渡江河。“超人”本事真的如此嗎?非也。可他卻偏喜好“這口”,五花八門的浮名虛榮,讓他樂此不疲,高調為榮。
說起貪污受賄、吃拿卡要是一種腐敗,那是鐵定無疑。可接受下屬的阿諛奉承,何嘗不也是一種腐敗?與有形的物質賄賂相比,這種無形的精神賄賂更具有欺騙性,危害更甚。
對于黨員干部,尤其是身居要位的領導干部,奉承之詞猶如毒藥。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毒藥,不僅無形中助長官僚主義的壞作風,而且還會為行賄者無原則地打開方便之門,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萬慶良們最終走上了法律的審判臺,不能說不與此有很大關系。
“黨內不準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諛奉承。”是共產黨人的黨性操守,更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時下,在個別黨員領導干部身上有一種不容忽視的不良現象:對下級“攏著、哄著”,對上級“捧著、迎著”,對同級“容著、抬著”,對不良風氣“忍著、讓著”。長此以往,黨內關系就會導致客客氣氣,互相吹捧、一團和氣的庸俗之風。
領導干部權力一大,直接監(jiān)督的人少了,“抬轎子”的人就多了。只想聽溢美之詞,不想聽逆耳之言,久而久之,就會聽不進群眾的呼聲,接受不了群眾的批評,那樣就很容易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
抵制逢迎拍馬,拒絕口是心非,無疑是正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的一個突破口。“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這是歷史的告誡,也是對現實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