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愛文
摘要: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活動項目化、實踐活動團隊化、實踐活動技能化等多元化的實踐活動開展,把抽象的理論問題落到學生學習生活和專業技能實踐的細處,彌合理論與實踐的縫隙,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
關鍵詞:思政課實踐教學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a)-0000-00
直面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弱、理論學習興趣低,重實踐輕理論的特點,
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探索實踐教學的多元化,創新實踐教學形式,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打造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思政課程
1強化實踐教學,建設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的實踐活動項目
我們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設計了實踐項目活動手冊。如結合師范專業、護理專業、醫學專業對職業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積極開展職業素養相關的活動,設置問題情境,模擬職業場景,考察學生學以致用的水平。就具體課程而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實踐項目有:①感受人格魅力——人物傳記選讀。由教師指導學生選讀國內外有關馬克思、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傳記或評論文章,撰寫心得;②提升人文素養——好書閱讀。教師為學生提供優秀人文書籍篇目,要求至少閱讀三本,精讀一本,寫讀書筆記或體會;③屏幕上下的交流——觀看相關影視資料。教師給予相關視頻資料,各系院(或班級)利用“周末影院”形式組織觀看,學生寫心得體會并交流;④感受改革開放——家鄉的變遷手抄報或ppt制作。學生以寢室為團隊,寢室長為負責人,收集改革開放以來家鄉變化的新舊圖片或文字,制作手抄報或ppt,并交流展示;⑤來自社會、走向社會——社會調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指定負責人;指導學生擬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內容、制作問卷、介紹調查方法;各組自行利用假期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召開調查報告會。
經過探索,這些創新思路和實踐,對于提升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在思政課的抬頭率、滿意率有相當程度地提高,大多數學生從知識到技能、情感、價值觀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樂于參加公益活動,助人愛人。許多畢業生因專業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質俱佳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2 著力培育以學生骨干為核心、以學生社團為平臺的實踐活動團隊
思政課理論性強,“如何讓思政課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聯系更緊密”,是知行合一的主題,我們一直以思政部“星光”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和愛心協會為依托,讓理論照進實踐,實踐推進理論,社會實踐取得了實效。
2.1思政部“星光”社會實踐活動小組領航人生
思政部“星光”社會實踐活動小組是思政部為實施思政課實踐教學而專門成立,由主任任組長,兩位青年教師任指導教師,全體思政教師和全校學生為組員的社會實踐組織。該組織的活動宗旨是“知行合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動內容:參觀紅色資源、專題活動、專題匯報、專題輔導與交流。活動開展是通過遴選骨干學生和老師一起參觀學習和交流,有全員參與形式也有精英培養模式。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參與社會實踐,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解答學生的疑惑,美化學生心靈。攜手愛心協會一起走入社區、村莊參與社會實踐,播散愛心,感悟生活和人生,讓學生哪怕遇到黑夜也能看到星光并照耀前行的道路。
參觀紅色資源,師生同接受深刻的愛國主義現場教育。通過緬懷先輩,重溫歷史,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堅定了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理想信念。從2014年開始,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教師每學期都會在任教班級中遴選優秀學子組成思政部“星光”社會實踐小組赴萬載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萬載烈士紀念館、萬載烈士陵園、銅鼓秋收起義革命紀念館、井岡山革命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參觀學習后我們組織學生做好參觀學習專題匯報。匯報的學生將精心準備的資料親身講授給廣大學生,他們將現場看到的、聽到的、深切感受到的,通過講授和視頻形式展現出來,使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身邊的歷史,激發起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熱情和愛國主義情感,增強了青年學子們的時代感與使命感,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
2.2愛心協會播撒愛心
愛心協會成立于2005年12月,協會口號是“善良、友愛、誠實、互助”。宗旨是“用行動和微笑,用我們最真誠的愛去幫助他人”,他人包括校內同學、孤寡老人、殘疾兒童,貧困山區留守兒童等等。協會的活動有組織參與校內各類公益活動,如公益宣傳、為同學募捐、環保活動等;定期去福利院與敬老院關愛兒童與老人,讓孩子與老人感受社會的關愛;組織健康的協會成員定期獻血,用實際行動去幫助更多的人;組織部分成員和老師一起去山區調查幫助貧困兒童。協會成立十一年來,同學們說,在活動中鍛煉了自己能力的同時也收獲了愛和感動,雖然我們愛的力量相對于社會來說很微薄,但我們依然努力用最大的愛與行動來融化社會的一角。
3 整合學校資源,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把思政課實踐活動與專業技能相融合
思政教學面向全校各個專業的學生開設,如何更好地結合專業特點上好思政課一直是我們改革的重要方面。針對學生專業特點我們的實踐教學安排都緊貼學生專業。比如,任教護理專業思政課教師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時,用護理職業的規范禮儀和道德來給學生講授并組織學生進行現場模擬式的情境教學;案例教學時盡量選用醫學護理方面的案例,將飽滿的人文情懷輸送給學生,做好工匠精神的鋪路石。在思政教師和護理專業技能教師的傾情打造下,2016年我校護理學院學生在全國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殊榮,實現了江西省在此領域零的突破。任教醫學專業思政課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鍛煉了學生技能,豐富了學生閱歷,堅定了學生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任教師范學院的教師指導學生榮獲“2016年‘兩學一做江西省大學生知識競賽一等獎”。有了專業技能的載體,彰顯了思政教學的實效性,突顯了思政教學中實踐教學與專業技能結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