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美英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鎮化水平越來越高。城市的環境衛生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有關于城市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也應得到相應的加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城市人民的安居樂業,而且還是建設文明城市的一種重要力量。文章將會對有關于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加強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城市環境;衛生;管理
1 城市環境衛生的現狀
一個城市的環境衛生狀況往往會影響到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盡管近年以來有關于城市管理的體制一直在深化改革,各個部門在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方面都加強了重視,也還有著一下進步,但是在某些區域,還是一定程度地暴露著臟、亂、差的問題。具體而言,第一就是“門前三包”的責任制度沒有落實到位,沿街的商店或者單位不能做好“門前衛生”的義務,一有垃圾就向外扔經常發生;第二就是“亂張貼”的現象到處都是,在整治亂貼亂畫、亂設廣告、樓前樓后亂搭亂掛等影響城市景觀的問題后,情況有所好轉,但城市“牛皮癬”前清后貼還是經常發生;第三就是“亂堆放”的現象非常嚴重,馬路市場、露天燒烤、占道經營等違規行為屢禁不止,讓城市道路變得異常擁擠且造成了嚴重損壞,居民出行也就變得越來越不方便;第四就是一些公民的公德意識差,環境衛生意識非常薄弱,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任由寵物隨地便溺等不愛護公共環境衛生的現象總在發生;第五就是社區的環境衛生管理非常薄弱,一直以來,城市的管理工作都是實施行政手段以達成工作目標,但隨著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大,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就還需要社區加強管理,就當前而言,社區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遠沒有健全,致使管理不力,背街小巷“臟、亂、差”的現象還一直存在。
2 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第一就是城市的管理制度沒有做到足夠完善。責任沒有做到完全落實,責任人就不能履行好職責,而政府對責任人的這些行為缺乏硬性措施和剛性手段。沒有建立起齊抓共管的機制,各個機構缺乏關于此的意識,工作時就只能各做各的。缺少監督制度,就造成問題頻出,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第二就是社會缺少相應的參與管理意識,社會參與環境衛生管理的機制還不甚健全。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常有脫節,往往在問題影響到自身時才會去找政府解決,而不清楚自己應盡的義務、責任,公德意識和榮辱觀念薄弱,陳規陋習隨處可見。公民社會的發育不良導致自主治理舉步維艱。
第三就是管理者的思想觀念有著偏差。從政府領導來說,城市環境衛生所帶來的政績效應算不上多,部分領導只在意城市建設而忽視城市管理,他們覺得城市環境衛生只是管理機構的事,而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對風景旅游區、繁華地區和主要道路的管理也做得很好,但這只算是把表面政績工作做好了。城市建設“三分建,七分管”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但在落實時都是大型工程項目優先,卻忽略了基礎性管理。各級領導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城市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要處理得當。
第四就是城市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不到位。從當前來看,很多街道的環境衛生設施的數量和質量無法滿足需求,甚至有些街道連設施都沒有,還有一些建筑工地和居民小區的硬覆蓋沒有做好,車輛帶泥上路的現象非常常見。一些看著很簡單的環境衛生問題在解決時就會變得很麻煩,因為這些問題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方面,沒有其他部門的協助,環境衛生部門基本沒有辦法自己解決。
3 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對策、建議
第一就是要明確城市管理的責任。要根據“管理主體唯一,責權利統一”這一原則來明確城市管理的責任,從而使城市管理體制做到相對完備。建立一個專門的城市管理機構來對城市的管理工作牽頭抓總,負起全責,政府就可以只向這一個機構問責。從實際經驗來看,市容的管理和執法是密不可分的,就可以把這兩項交于一個機構,讓這一個機構來負責。在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配合,建立起齊抓共管的大格局。
第二就是要落實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的責任制。讓責任區與責任人切實負起管理責任,如果存在責任區與責任人不履行責任的狀況,政府就應該實施硬性措施和剛性手段。根據“屬地管理”這一原則,該責任制就體現在各街道、各單位“誰的衛生誰管理”。要建立起一個社區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動員社區內各單位、各團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以能夠搞好該社區的環境衛生。
第三就是要提升城市人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人民作為城市的主人,就應該是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的城市管理主體。環境衛生質量的提高和管理成果的鞏固的關鍵就是要提升城市人民環境衛生意識,正是因為此,就要堅持不懈地把環境衛生的宣傳教育進行下去。強化新聞輿論的引導,并利用各種各樣的宣傳形式,以能夠形成一個大范圍、高頻率的輿論宣傳聲勢;創辦“義務監督崗”的活動,讓創建行動與宣傳教育能夠緊密結合,宣傳有關于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人民的環境衛生意識,讓人民遵章守法的社會成為現實。
第四就是要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加強公共環境衛生設施的建設,做到公共環境衛生設施和房屋建筑工程規劃建設的同步。嚴格審核住宅小區、商業區等開發項目自建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單位需要依據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環境衛生設施的建設,且要保證這些設施能夠做到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交付使用,否則就不能驗收。所以,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應當參與進建設項目的審批,從而加大對環境衛生設施的監管。合理地設置垃圾箱,以方便扔垃圾。對居民小區和建筑市場的管理進行強化,加大力度解決建筑垃圾污染街道的問題。環境衛生事業會涉及到多個方面,所以要解決其出現的問題就會有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和復雜的過程,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政府應該在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再與市場、社會保持互動合作,城市環境衛生沒有理由不變得更好。
第五就是要將市場化機制引入環衛管理。政府作為環衛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往往出現服務的成本或價格居高不下。造成政府對公共服務供給效率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的缺乏是一些主要的方面。環衛服務的市場化,將大大提高環衛服務的供給效率。目前,在環衛行業引入市場化機制并經實踐證明取得明顯效果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兩種:(1)BOT方式建設城市環衛基礎設施。由政府與私營投資者就某個大型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簽訂合同,政府特許民營部門負責設施的融資、建造、運營和維護,在特許期滿后,項目無償地轉讓給政府,政府以承諾的服務價格來補償民營部門的支出并保證其合理回報,等同于民營部門對公共部門的融資租賃,價格風險由公共部門承擔。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就是以這種形式建設的,實際運行效果很好。(2)環衛作業服務承包經營。合同承包是通過招投標競爭授予服務合同作業經費來自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是投資主體由承包單位提供服務,適用于道路清掃保潔服務。如:把城市一定面積公共區域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的作業內容面向民營企業進行發包,由民營企業在測算成本的基礎上進行承包,按照政府規定的標準進行環衛作業,政府只要足額支付承包款,并對民營企業的作業質量進行考核和監管。
參考文獻
[1]李維鳴.城市環境衛生管理[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1:174-175.
[2]席俊清.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16(1):68-69.
[3]張敘原.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法律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55-57.
[4]郝德斌.關于城市環衛管理工作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6(03):99.
[5]曲軍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策略[J].湖南農機,2016(07):147.
[6]張建立.城市環境衛生中垃圾處理存在的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科技促進發展,2016(S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