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摘 要:現階段電力系統內普遍使用智能電能表,大幅度提高供電企業電能計量的準確性,有些解決客戶拖欠電費等問題,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文章中作者以智能電能表為切入點,分析安裝細節,探討運行過程中的常見故障及優化措施。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現場運行;故障處理
引言
社會經濟發展帶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電力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電力行業不斷應用各類新技術提高行業水平。但智能電網中運行智能電能表可以降低電損,促進電力營銷管理與業務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實現我國電力系統現代化。但實際運行中,智能電能表應用帶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較為隱蔽難以被采集反饋與修復,因此優化智能電能表運行維護具有現實意義。
1 智能電能表概述
1.1 結構分析
智能電能表構成復雜,主要有測量單元、通信單元及處理單元等,電力企業應用智能電能表,實現信息存儲處理、實時監測及自動控制等,大幅度提高電力企業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電力企業借助智能電能表實現電價查詢、精準計量及扣費及時,兼備電量記憶、報警等新功能,大幅度提高電費回收效率。
1.2 主要功能
智能電能表的主要功能表現為以下幾點:實現預付費功能,智能電能表不但支持本地費控方式,還支持遠程費控,在兩者之間自由轉換;通信模塊化,支持短距離無線、光纖及載波等通信方式,可以實現各方式的自由轉換;滿足物聯網技術要求,通過REID電子標簽自動讀取電表內置的各類信息;實現即插即用,位于抵押集抄系統中的智能電能表,上電后可以在系統中自動注冊,減少系統安裝與維護工作量;實現寬量程計量,提高智能電能表使用壽命,促進質量與可靠性的提高。
2 電能表運行故障及處理措施
針對智能電能表故障問題,有必要采取具體措施,提高系統運行維護質量。接下來作者歸納常見故障總結如下:
2.1 電池故障及處理
智能電能表使用中經常出現用電故障,常見的有短路故障、電池電量耗盡等。造成這些故障的原因主要為設備質量不過關,造成電路板接線出現故障。這些質量不過關的智能電能表不但降低計量準確性,還會埋下安全隱患。一般智能電能表使用鋰電池,只有使用合格電池才能確保電能表正常運行。電力企業重點檢查鋰電池質量,正確使用萬能表,提高鋰電池的參數指標。
2.2 燒表故障及處理
燒表故障是智能電能表故障中最常見的一種,引發燒表故障的原因主要為三點:超負荷直接燒毀電能表內部裝置、接線端子處接觸不良及智能表安裝不規范。因此工作人員按照相關規定安裝智能電能表,確保線路運行正常。用戶使用智能電能表時嚴格控制功率,避免出現過載引發燒表故障。此外工作人員定期檢查線路,避免線路老化影響電能表使用。
2.3 費控故障及處理
智能電能表費控故障有:遠程費控錯誤、遠程認證錯誤等。智能電能表費控系統無法識別客戶身份時,工作人員詳細檢查用戶芯片與智能電能表芯片等;芯片折角松動或插入方式措施也容易影響費控系統的正常工作。通常當出現費控系統故障時,工作人員及時檢查電能表的繼電器是否正常運行,節省檢修時間,提高檢修工作效率。
2.4 背光故障及處理
智能電能表長時間使用會出現屏幕損壞,常見的如智能電能表顯示屏亮度出錯。這是因為智能電能表長期處于運行狀態,內部系統會產生大量熱量,熱量集中無法散熱,顯示屏在高溫環境下持續運行,損壞電能表的屏幕。當出現此種故障時,工作人員檢查顯示屏的電路,沒有問題后繼續檢查其他零件。用戶可以及時對智能電能表散熱,確保顯示屏正常運行。
2.5 通信故障及處理
智能電能表通信系統分成兩部分:紅外通信與RS485通信。紅外通信故障主要因為紅外發射管錯誤引發的,工作人員遵循安裝步驟,紅外發射管按照規范進行安裝,避免發生故障,檢查發射管表面是否損壞等;虛焊或地址錯誤引發RS485通信故障,工作人員維修中重視智能電能表各項參數,特別是波特率參數。依據資金條件選擇合適的維修措施,強化檢查工作。
3 提高智能電能表運維質量的策略
3.1 提高運行維護技術水平
3.1.1 強化運維人員技術培訓。電力企業應用智能電能表后,傳統的運維團隊捉襟見肘,需要提高自身技術水平,促進系統運維能力的提升:(1)進行針對性的培訓,結合系統運維工作內容,提高運維人員系統維護水平,保證智能電網時刻處于健康穩定狀態;(2)強化系統調試與故障培訓。實際中可以通過模擬故障的方式強化處理實際故障的能力,促進運維團隊故障排查能力。
3.1.2 應用更多先進技術。智能電能表技術水平極高,對設備運維技術有著較高要求,促進運維效率的提高。系統中主要采用總線技術、數字化技術及計算機技術,運維管理過程中技術人員也需要掌握相關技術,提高故障排查精準度及縮短維護時間。與此同時,智能電能表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嵌入式計算機控制系統,運維管理中采用此種方法也可以顯著提高運維質量,有效控制系統運行質量。
3.2 健全系統運維管理體制
3.2.1 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完善系統運行檔案管理機制,提高檔案管理質量實現科學管理,達成提高系統數據抄收成功率減少檔案參數配置的目的,最終實現智能電能表運維管理中檔案管理效率。
3.2.2 完善健全安裝流程。實際中將安裝流程制定成手冊,方便工作人員閱讀及參考。健全完善的安裝流程不但可以讓安裝人員明確安裝工作,規避浪費,避免出現工序不熟悉造成的漏裝或錯裝情況。
3.2.3 完善環境管理制度。智能電能表所處環境中存在嚴重的載波問題,制定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強化環境管理,避免其他電網載波的干擾。
3.2.4 建立健全裝置檢修制度。檢測機械設備的合理利用,同時引進先進的檢測維修機械設備。強化設備采購管理過程,保證設備質量避免不合格設備流入;引進網絡技術并將其應用在系統中,實現智能化系統檢測,促進系統維護效率的提高,及時維護電表與集抄系統故障問題。無法自動修復的問題,可以采用人工手動維護的方式解決故障問題,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3.3 提高設備安裝及調試質量
安裝與調試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統使用前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使用中出現其他問題,增加不必要的維修難度。系統運行中因為電量技術不完善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西部城市某電力企業系統技術不成熟出現串表情況,造成用戶用電量統計出錯,某普通居民用戶啊用電量高達3000度。因此實際中有必要強化安裝與調試設備環節,減少現場調試量,提高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提高設計水平,安裝前發現問題,避免故障問題出現。關口運行故障只能在造成電能計量差錯較大以及關口表定期檢查階段才會發現,因而需要采取在線監視措施,對關口表的運行狀態進行監視,及時發現故障并報警,避免故障帶來較大的計量差錯。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智能電能表使用中受到各類因素影響極易出現故障,維修人員需要根據故障情況及經驗制定合理的維修措施,合理設置維修參數,確保智能電能表運行質量,確保人們正常用電。
參考文獻
[1]王素華.費控電能表在線運行異常運行情況判斷[J].電子制作,2015(03):34.
[2]趙平.智能電能表安裝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通訊世界,2015(04):123.
[3]劉金秀.智能電能表檢測中常見的問題分析[J].通訊世界,2015(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