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宇
那些不咸的高鹽食品
文/陳宇
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也是鈉離子的主要來源,而大量攝入鈉離子與高血壓、心臟病、腦卒中風險的增加都有密切的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應低于6g,但實際上我國居民日均食鹽攝入量已達到12g,這種高鹽的飲食為我們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為了健康,人們已經主動或被動地減少了烹調時鹽的使用量。這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僅僅做到這一點可能遠遠不夠……
很多人認為不咸的東西就是含鹽量低的,如番茄醬、咖啡、餅干、紫菜等,但這些食品都不含大量鹽嗎?
答案顯然不是。

不管食物的口味吃起來咸不咸,看食品包裝的“營養成分表”,隱身的鹽就逃不掉了!
“營養成分表”告訴我們這個食品能給我們帶來何種營養價值。在這個小小的營養成分表中必然會出現“鈉”的身影,因此當我們拿到一個食品時,只要看一下營養成分表就能清楚地知道其中鈉的含量。
鹽作為最基礎的調味料之一,最大的功效就是讓食物呈現特有的風味,但這風味絕對不僅僅是咸味,因為不同的味道間存在著各種奇妙的相互作用,比如“協同增效”和“抵消減弱”。
咸味強度較低時,能夠明顯地增加甜味、鮮味,同時降低苦味。而較高濃度的咸味能夠抑制甜味和酸味,從而讓這些高糖食物的甜度降低到人體可接受的范圍。
除了調味的功能外,鹽在食品的生產、保藏等環節中還扮演著許多重要的角色。
1.鹽是一種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防腐劑。
2.食鹽還具有穩定食物“結構”的作用。
3.各種含鈉的輔料。
科學飲食,少吃包裝食品,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就是學會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如果表面上鈉這一欄的數值是三位數,我們就要提高警惕,如果已經是四位數了,這種東西對我們的健康可就很不友好。此外,選擇有低鈉聲稱的食品,也是一種簡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