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客運集團有限公司 楊 光
駕駛技能與汽車節油淺談
本溪客運集團有限公司 楊 光
駕駛技能對汽車油耗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整個汽車運行過程中,車輛的起動、起步、換擋、制動、減速等駕駛環節能否正確得當,油耗可相差7%-15%,對于剛學會開車的駕駛員相差可達20%-40%,即使是同一個駕駛員駕駛同一輛汽車,只要稍加改進不合理的操作,就能有10%的節油效果。
起動車輛實質是啟動發動機的過程,而發動機的啟動是由馬達(起動機)驅動實現,如果長時間啟動或頻繁啟動將會損害馬達,與此同時每一次啟動都會有燃油噴射,如果啟動不成功將浪費燃油。車輛發動機三次啟動不成功,不應繼續啟動應查明原因。發動機啟動成功后,嚴禁大油門加速,須低速運轉5分鐘以上(帶有增壓器車輛更應如此操作),逐漸使發動機升溫,發動機零部件得到有效潤滑減少磨損,待發動機溫升至40℃以上才能起步行車,發動機正常運行水溫應為80-90℃。啟動時切勿將鑰匙一擰到底,應將鑰匙停留在啟動位的前一檔2-3秒,待發動機電控管理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接著再將鑰匙擰到底啟動發動機。
不得用推動或牽引汽車的方式啟動發動機,否則,未燃燃油可能進入排氣管損壞催化轉換器。
車輛正常起步要根據所處地理地形及車輛自身負荷情況,選擇好擋位,使離合器踏板和油門踏板緊密配合,做到平穩起步,避免沖動、震抖、硬拖、熄火(發生熄火要進行二次啟動多費一次啟動油量)等現象的發生,可以取得一定的節油效果。
駕駛員在換擋操作時必須做到換擋及時、動作迅速、擋位準確,不要心慌不定,猶豫不決。不要將油門踏板踩得很大,發動機轉速很高再慢慢換入下一個擋位,而應當在油門不大,發動機轉速不高的情況下迅速換擋,換擋過程的快慢直接影響汽車的油耗,兩者可使油耗相差一倍以上。
在一般道路上,用不同的擋位行駛油耗是不一樣的。行車時,應根據不同情況合理使用擋位,要做到低擋不高速、高擋不緩行,盡可能用高擋行駛,少用中間擋。車輛低擋起步后,應盡快換入高速擋,不要長時間使用低、中速擋,但也不要在高速擋位上勉強行駛。
汽車以一定擋位行駛時,都有一對應燃油消耗最低的車速,這一車速稱為該擋的經濟車速。通常稱汽車直接擋或最高擋行駛時的經濟車速為該車的經濟車速即所謂“中速”。一般而言,汽車的經濟車速(中速)為汽車最高車速的40%-60%,在車輛的《隨車手冊》上標明有最低油耗車速。車輛行駛時,保持發動機經常在最低油耗的轉速范圍內工作,就可以使汽車以經濟車速行駛獲得良好的省油效果。同時注意,堅持中速行駛并不是保持一個固定的車速。它與道路情況、裝載質量和所掛擋位等相關,道路情況較好、順風、車型所受空氣阻力小、裝載質量小、所掛擋位高,經濟車速就高;反之則低。相對而言保持中油門位置行車較好。
車輛爬坡時,不要臨到坡前才加速沖坡,應先根據坡度的大小、長短做出適當估計,然后提前加速,充分利用汽車的加速慣性沖坡,做到“高速擋不硬撐,低速擋不硬沖”。對于坡度較長或較陡,用高速擋完成不了沖坡時,應及時迅速地換入較低的擋位,防止高速擋的沖力消失過多,造成車輛熄火或倒退發生。對于坡度陡而短或路面狀況不良,有彎道、視線不好的上坡,在上坡前預先換入較低的擋位,避免中間換擋。因為很難利用高速沖坡,中間換擋不及時,很容易造成發動機熄火,從而增加燃油的消耗。車輛在爬坡行駛中,切忌不要低速擋高速行駛,不要加大油門勉強爬坡。
現代車輛多采用電控發動機,有些電控發動機車輛具有帶擋滑行節油功能即減速斷油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空擋滑行產生的不利因素及安全隱患。帶擋滑行是指車輛在行駛運行中,抬腳收油門,變速器處于某一擋位而非空擋,發動機管理系統就開始減少噴油,并很快停止噴油。但火花塞點火依然進行。此時電子燃油表顯示耗油量為零。此技術在城市公交車應用較廣泛,需對原有駕駛方式進行改進。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要集中精力、準確估計前方道路狀況,當預料到前方有情況需要減速制動時,應提前放松油門踏板,變速桿置于空擋,使汽車減速,達到“以滑代剎”的目的,這樣可以減少車輛燃料的消耗。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盡量不用或少用制動,除緊急情況外,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可以減少車輛燃油的消耗。
由于城市公交客車站距短,起步、停車次數頻繁,應充分掌握道路行駛狀況,進行減速滑行,以滑代剎,使車進站的速度不高不低,輕踩制動即可停車。滑行太晚,速度較高,油耗大,到站停車時制動容易太急,造成車內人員發生傷害。滑行太早,易造成減速過早,車輛不能一次進站,需二次加油行駛進站,造成油耗的增加。
努力糾正駕駛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和作風,禁止發動機剛啟動就踩油門;停車前應怠速運轉幾分鐘,禁止猛踩油門后熄火。在駕駛過程中,非車輛正常行駛的需要,絕對不能不停地轉動方向盤,避免增加滾動阻力造成車輛油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