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嬌
(海南協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6)
探討公路施工技術及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郭育嬌
(海南協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6)
公路是我國交通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其施工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在實際的公路施工過程中,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擇合理的施工技術保證其施工質量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對公路施工技術及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予以探討。
公路;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公路是我國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公路施工技術也在不斷變化和進步。實際的公路建設過程中,在考慮影響公路建設的綜合因素之下,提高公路施工技術、控制道路路面施工的質量、提高路面平整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的施工質量,降低公路在使用過程中產生裂縫的概率,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公路施工過程中,常用的兩種施工技術為路面施工技術與路基施工技術。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內容就是施工技術的管理,這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非常的重要,對于施工質量、施工進度、施工成本等都具有較大的影響。首先對路基施工技術進行簡單分析,這是在整個公路工程施工開展過程中最為基礎的施工技術,只有在保證路基施工的基礎上,才能開展公路路面的施工。在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施工內容有:軟土地基處理、填土壓實、路基防護、排水工程施工等。路基施工過程中,其穩定性與強度是衡量路基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而要保證其路基的穩定性與強度保證其壓實施工及所用填料滿足相關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選擇與應用填料,對于路基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并且這是保證路面施工質量的基礎。路基防護施工,主要是針對公路所開展的不斷的修整,在開展路基排水施工的過程中,既要注意不對路基防護造成損壞,也要注意周圍環境的保護,不能造成周圍環境的大范圍破壞。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就是路面工程。對道路路面設計及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施工內容進行研究,是路面工程的主要研究內容,主要表現為:路面設計過程中遵循的各項原則;路面施工過程中的選材標準;路面設計過程中的具體設計方法;路面的結構設計;路面施工完成之后的竣工驗收監測;路面運行過程中的維護與管理等。瀝青混凝土路面與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公路路面建設過程中常用的兩種形式。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公路路面,其主要組成部分都表現為:墊層、基層、面層。對公路的種類進行劃分時,通常將其面層的使用品質作為主要的劃分依據,分為:低級路面、中級路面、次高級路面、高級路面幾種類型。混凝土的配合、混凝土的攪拌、混合料的攤鋪、壓實等是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應用到的幾種主要的施工工藝。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直接影響著混合料的坍塌度與強度,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嚴格依據相關標準規范及設計要求確定合適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開展混合料的攤鋪工作過程中,依據實際的施工需求,對攤鋪機的數量、種類進行合理選擇,并對其攤鋪速度進行有效的控制,保證其攤鋪工作的持續性與均勻性是非常必要的。在開展壓實工作的過程中,在對壓路機進行合理選擇的基礎上,應該遵循慢壓、緊跟、高溫、低幅的基本原則,保證其壓實質量。
目前大量的路面施工所用材料大多數為瀝青混凝土或者水泥類型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所用材料為瀝青混凝土時,路面質量最大的優點主要是公路表面較為平整,從而避免了坑坑洼洼車輛行駛阻力大等問題;路面表面明顯的接縫較少,因此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路面裂痕;當車輛在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噪音產生較小,不會對環境產生較大噪音污染;車輛在路面上的行駛過程中較少顛簸,損耗小,感覺舒適;整個施工所用時間較少,并且此材料較為經濟實惠;若路面出現需要補修的情況,補修過程較為簡易。但它的缺點主要是受當地季節溫度的影響較大;整個施工過程中易受雨水影響。水泥混凝土的優點則是穩定功能較好、整體強度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交通路面事故的發生,而且水泥混凝土經濟價格較為實惠,路面的防護方法也較為簡易;缺點則是使用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有一定的接縫,水泥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對水的供應量需求較大,一定程度上給施工過程帶來不便。
這兩種材質所建造的公路,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最為關鍵的則是公路路面出現配合比不當的問題。公路路面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建造公路時所使用的材料比例存在問題所導致。比如在瀝青和骨料的搭配過程中,可能會將骨料的成份過量增加,而瀝青在其中的含量就相對減少,因此就會導致公路路面出現松散。在車輛行駛過往中容易形成坑洞,嚴重時則會發生路面移位,甚至引起公路整體的鼓脹和陷落的嚴重破壞情況,公路此時表層會出現露骨和較大的損害等問題。對公路維護不及時也有可能造成公路路面松散的問題[1]。
公路工程需要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其內容比較繁雜,而且由于施工所在地的不同地質及氣候條件,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特點也不盡相同,因而在道路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以下就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進行分析。
3.1 施工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的集料質量直接影響著混凝土質量,現行對于集料的判斷標準主要有壓碎值、磨耗損失、密度等幾個指標。集料顆粒的大小應作為選擇集料首先要進行考慮的問題。例如,在對瀝青混合料的粗料進行選擇時,選擇的粗集料的顆粒直徑應當與瀝青混合料的最大直徑接近,這樣路面能有較為良好的防滑、穩定等性能[2]。在對細集料進行選擇時,應當對含泥量以及含沙量進行考慮。同時,在對集料進行選擇時,還應當考慮到集料的酸堿性等化學性能,以防止由于空氣的腐蝕作用而導致路面的抗壓性和穩定性的降低。
3.2 基層平整度的控制
由于道路基層的平整度直接影響面層的松厚程度和路面壓實度,倘若這一環節沒有做好,則會直接導致公路在交付運營后平整度不均勻,繼而導致路面出現裂縫以及坑洞等病害。路面的平整度與道路基層的用料息息相關。如采用石灰來穩定路基土往往適用于土質較差或是含水量較多的土質,在換土不經濟或是工程供給比較緊的情況下,采用石灰來改良土質就比較經濟科學,同時也能滿足公路的筑基要求,但當需要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區域修建公路時,施工單位可以考慮在砂石中摻入水泥,對公路工程進行筑基。
3.3 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1)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控制
瀝青混合料質量對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對瀝青混合料進行配比時,其溫度、礦料的粒徑必須達到相關的規范要求。在對瀝青混合料進行運送時,運輸時間應當控制在0.5 h以內,否則混合料容易產生離析或結團現象。對瀝青混凝土進行碾壓時還要注意對溫度的控制,避免因溫度原因而產生裂縫、推移以及混合料壓實不夠充分的現象。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受拌和料的性質、攤鋪技術手段以及人工修補措施等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施工單位為了保證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強度以及攤鋪的平整程度,往往會通過采用在混凝土中摻入高效緩凝減水劑的方法,給予混凝土充足的運輸和攤鋪的時間。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混凝土材料中摻入粉煤灰,以增加混凝土材料的黏聚性,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以及抗磨性能。在滑坡攤鋪水泥混凝土時,對混凝土的振動黏度系數與攤鋪機的行進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振動頻率不高,道路路面就容易出現麻面與混凝土不密實的情況,導致路面的強度以及平整度受到嚴重的影響[3]。
3.4 路面施工中的溫度控制
在瀝青混凝土的施工中,溫度是一個能對路面施工質量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在進行路面施工之前,都需要對混合料進行一定的加熱,使其溫度達到要求。若施工中斷,則應當在下次開工之前,將混合料進行加熱,直至混合料的溫度達到使用要求。在加熱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避免混合料的溫度過低或是過高。當混合料的溫度過高時,可能會導致施工機械的局部產生溶解的現象,從而對施工機械造成損壞;若混合料的溫度過低,則容易在路面上形成瀝青膠以及拉鉤的現象,不僅影響了路面的外觀,還對工程的質量造成了影響。使用瀝青混凝土時,需要注意施工前將混合材料加熱,加熱溫度需在90℃左右。對路面的壓實過程中需要注意攤鋪機寬度與路面合適,在速度和力度方面要進行定量控制,根據路面情況制定合理的力度參數,提高路面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3.5 水破壞的控制
在公路的施工以及使用過程中,水不僅會降低公路路基的強度,還容易引起由瀝青剝落而產生的滲水現象,從而導致整個道路結構受到影響。考慮到這一原因,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時,應當多采用黏結力強的瀝青和堿性石料來進行施工。在公路整體鋪設完畢時,應及時在公路的兩側邊緣處反復的使用熱瀝青進行涂刷,封閉可能造成滲水的空洞。為了公路具有排水性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建造盲溝,盲溝需具有平滑性和防水功能。
3.6 路面外觀質量控制
路面的外觀是整個工程質量的外在反映。路面不平整以及坑洼不僅影響工程的整體形象,還可能對行車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還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同時,路面的外觀還是一個評定工程質量的標準,因此在結束施工之后,一定要定期及時地對道路進行維修養護,對于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
公路施工技術中離不開準備材料及相關工作、回填土摻灰技術、路面壓實技術和路面接縫技術等,只有各個技術都相對提高,才能提高公路施工質量,而加強道路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則有科學選用路面施工材料、嚴格控制攤鋪時的施工溫度、提高路面材料的壓實度及注意路面的排水及養護工作等,控制道路路面施工質量,降低道路使用時產生裂縫的概率,延長公路使用壽命,才能相對節約國家交通建設成本,為國家發展經濟和民生貢獻力量。
[1]白亞萍,李健.公路施工技術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9):268-269.
[2]羅風全.淺析公路施工技術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資訊,2014,12(24):51.
[3]劉非.探討瀝青路面公路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4):233-233.
云南小磨高速公路藤蔑山特長隧道貫通
近日,云南小磨公路改擴建項目藤蔑山特長隧道歷時647天勝利貫通。
藤蔑山隧道位于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境內,該隧道全長3 385 m,建設工期24個月,實際工期21個月,提前3個月完成,造價1.05億元。
由于藤蔑山隧道穿越帶地質條件復雜,圍巖節理裂隙發育,巖體松散破碎,完整性及穩定性差,地下水豐富,給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施工中隧道局部出現初支鋼拱架變形,仰拱上浮。針對這一情況建設單位邀請相關專家,就仰拱病害進行現場查看,研究處置方案。處置方案確定后,立刻組織對施工隊進行交底,并增加了多個施工班組、多臺機械設備,采用多工序平行流水作業法,施工班組連續循環作業,24 h不間斷施工,為隧道的按時貫通節省了寶貴的時間,確保了隧道提前貫通,為小磨改擴建工程早日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U415
B
1009-7716(2017)07-0203-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7.063
2017-3-30
郭育嬌(1988-),女,海南昌江人,助理工程師,從事道路與橋梁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