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時空差異

2017-03-27 10:14:16楊海娟羅佳麗
水土保持通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環境評價

徐 納, 楊海娟, 羅佳麗

(西北大學 城市與環境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27)

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時空差異

徐 納, 楊海娟, 羅佳麗

(西北大學 城市與環境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27)

[目的] 對陜西省10個地市2003—2013年的城市人居環境進行研究,為該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和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參考。[方法] 以陜西省的10個地市為研究對象,建立人居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4個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進行測量,分析陜西省2003—2013年10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時空變化差異。[結果] (1) 2003—2013年陜西省人居環境質量呈現總體上升、局部下降的趨勢。(2) 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在空間上分布不均衡,關中平原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較陜南地區高。(3) 從耦合協調度來看,各市人居環境4個子系統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變化趨勢基本呈上升趨勢,但耦合協調度較耦合度而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結論] 陜西省各個城市人居環境發展不均衡,省會城市及其周邊城市發展較好,陜南地區城市人居環境發展較慢,今后更應注意各個城市之間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

人居環境質量; 熵值法; 耦合協調度

文獻參數: 徐納, 楊海娟, 羅佳麗.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時空差異[J].水土保持通報,2017,37(1):341-347.DOI:10.13961/j.cnki.stbctb.2017.01.060; Xu Na, Yang HaiJuan, Luo Jiali.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quality in Shaanxi Province[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7,37(1):341-347.DOI:10.13961/j.cnki.stbctb.2017.01.060

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中國無論是在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態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為代價。隨著社會的發展,可持續和綠色發展將成為新時期城市建設的導向。所以研究城市人居環境問題對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智慧城市”、“田園城市”等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20世紀50年代,道薩迪亞斯提出“人類聚居學”理論,人居環境科學應運而生[1]。國內學者吳良鏞最早在1990年提倡建立人居環境科學,認為人居環境是人類聚居生活的地方,由自然系統、人類系統、社會系統、居住系統和支撐系統等5個系統組成[2]。在1996年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人類住區會議上,提出了綱領性文件《人居環境議程》,并要求在世界上建設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續的城市[3]。由此人居環境質量問題成為研究的焦點。

顧文選等提出從社會文明、經濟富裕、環境優美、資源承載、生活便利和公共安全6個方面來評價城市是否宜居[4];張文忠[5]則從城市安全性、環境健康性、生活方便性、出行便利性和居住舒適性5個方面,研究城市的宜居性。學者們對居民生活質量的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模糊綜合評價法、要素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變異系數法和距離綜合評估法等[6-12]。

近些年來新技術新方法開始運用到人居環境研究中。張亮等[13]在對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評價時引入ESDA空間計量分析方法。研究尺度從大到小,李雪銘等[14]從國家級層面構建了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對中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的人居環境質量特征與時空差異變化進行分析。李伯華等[15]從區域層面,對長株潭城市群人居環境空間差異性演變進行研究。李帥等[16]等基于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從城市層面對寧夏城市人居環境質量進行評價。朱彬等[17]從鄉村層面運用熵值法及空間分析方法對江蘇省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評價及空間格局分析。研究視角多元化,有學者從旅游視角[18]、房地產開發視角[19],對城市的適宜度進行評價。

人居環境這個復雜的系統中,各個子系統并不是獨立的,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各個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度是否協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城市發展是否健康和可持續?,F有研究中有關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系統中各個子系統的耦合協調性的文章較少,本文擬選取陜西省10個地級城市,從4個方面構建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從時間序列和空間序列評價陜西省人居環境質量,并且引入耦合協調度模型,深入研究人居環境4個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的時空變化情況,以期為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和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引導和決策依據。

1 研究區概況

陜西省位于中國內陸中心位置,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居于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全省土地面積為2.056×105km2,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全省有10個地級市,分別是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和商洛市。

2 數據和方法

2.1 數據來源和指標體系構建

2.1.1 數據來源 本文以陜西省的10個地級市為研究對象,數據來源于2003—2013年的《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2003—2013年《陜西統計年鑒》。

2.1.2 指標體系的構建 城市人居環境是一個由多方面組成的復雜系統,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多個方面。對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評價既要反映城市建設的外在,即城市環境是否改善,又要反映人居環境的內在,即人們的生活質量是否提升。

本文遵循全面性、針對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以人為本等原則,根據已有的評價指標體系[14],并結合陜西省各地級市的實際情況,從社會經濟環境、居住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環境及生態環境4個方面,建立人居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標的無量綱化 由于指標體系中存在量綱以及數量級大小的差異,本文采用極差標準化方法對指標進行標準化以排除量綱的差別。

(1)

(2)

式中:xij,Xij——第i年第j個指標的原數值和標準化后的數值; maxxij,minxij——xij所在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2 指標權重的確定和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計算模型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有很多,為了較準確地確定權重,避免主觀的臆斷,本文采用熵值法確定城市人居環境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信息論中的熵值理論反映了信息的無序化程度,既可用來評定信息量的大小,又可用來評價各指標的有序性及其效用,即由評價指標值構成的判斷矩陣確定各評價指標權重[17]。熵值法確定權重的計算過程如下:

(1) 計算指標Xij的比重Pij,公式為:

(i=1,2,3,…,n;j=1,2,3,…,m)

(3)

式中:Pij——第i年第j個指標所占比重。下同。

(2) 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ej,公式為:

(i=1,2,3…n;j=1,2,3…m)

(4)

(3) 計算第j屬性下各方案貢獻度的一致性程度dj:

dj=1-ej

(5)

式中:wj——第j項指標的權重;dj——第j屬性下各方案貢獻度的一致性程度;ej——第j項指標的熵值。下同。

(4) 計算指標的權重wj,計算公式為:

(6)

(5) 最后,利用公式,計算第i個城市第j個指標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Rij。

(7)

根據公式(3)—(6)可以計算出人居環境系統中各個方面的權重,結果見表1。社會經濟環境,居住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環境以及生態環境各系統的權重分別0.197 6,0.190 6,0.431 7,0.180 1。

接下來根據公式(7)求出陜西省10個城市的人居環境質量。

2.2.3 耦合協調度模型 耦合度最初屬于物理學概念,是指存在兩個及以上的系統或運動形式通過相互之間的作用而導致彼此影響的現象[20]。人居環境中社會經濟環境、居住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及生態環境4個系統是有機統一體,4個子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程度反映了協調發展的程度,可以借鑒耦合度模型[21],構建如下公式:

C={u1u2u3u4/〔(u1+u2+u3+u4)/4〕4}

(8)

式中:u1,u2,u3,u4——指社會經濟環境、居住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環境以及生態環境4個子系統對人居環境質量的綜合效用。

耦合度C∈[0,1],參照已有研究成果[22],將耦合度劃分為6種類型: ① 3個子系統無關狀態且無序發展(C=0); ② 低水平耦合階段(C∈(0,0.3]); ③ 拮抗階段(C∈(0.3,0.5]); ④ 磨合階段(C∈(0.5,0.8]); ⑤ 高水平耦合(C∈(0.8,1.0]); ⑥ 3個子系統處于良性共振耦合且有序發展狀態(C=1.0)。耦合度反應的是一個系統內各個子系統發展的相互作用程度,有些子系統之間相互影響很強,但是發展水平較低。而耦合協調度可以反應出一個系統內各個子系統的協調發展程度,所以引入耦合協調度模型來更好地評價經濟環境、居住環境、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環境4個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程度,耦合協調度模型見下式:

(9)

T=au1+bu2+cu3+du4

(10)

式中:D——耦合協調度,代表4個子系統協調發展程度;C——耦合度;T——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評價值。由于T一般取值為T∈(0,1]。所以D∈(0,1]。參考相關研究成果[22],本文將D分為4種類型,即低水平協調耦合(D∈(0,0.4]),中度協調耦合(D∈(0.4,0.5]),高水平協調耦合(D∈(0.5,0.8])和極度協調耦合(D∈(0.8,1])。a,b,c,d為待定參數,為了客觀公正,選取各個子系統的權重a=0.191,b=0.432,c=0.180,d=0.198。

3 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指標體系和計算公式得出2003—2013年陜西省10個地級市的人居環境質量計算結果(結果經過歸一化處理)和城市人居環境中4個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在此基礎上對陜西省10個地級城市人居環境質量進行評價。

3.1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時序特征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呈現以下3個特征: ① 陜西省10個地級市人居環境質量總體上升,局部下降(圖1)。如2008年西安市和延安市以及2004年漢中市人居環境質量稍有下降。人居環境質量總體上升說明在城市建設中,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而局部波動恰恰說明了各地市人居環境建設尚處于摸索階段,仍面臨諸多困難。② 從結構來看,共同拉動人居環境質量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環境以及經濟環境,這說明經濟環境和基礎設施對于人居環境質量的提高貢獻較大,也說明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上升主要表現為形式上的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的內在需要更多的關注; ③ 人居環境質量的變化量說明陜西省各個城市人居環境發展速度不同,陜西省各地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速度地域差異顯著(圖2)。

2003—2013年,10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均有提高,西安市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幅度最大,這是由于西安是省會城市,城市各方面的發展條件優越。其次是榆林市,榆林近十年來依靠煤炭產業優勢,經濟發展較快,同時很大程度上拉動人居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接下來的是渭南市、延安市、咸陽市、寶雞市、漢中市、安康市、銅川市和商洛市,分別提高了0.374,0.311,0.250,0.225,0.220,0.162,0.155,0.102,0.099,0.069(均一化值,表2)。

圖2 2003—2013年10個市人居環境質量變化量

3.2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空間分布特征

通過分析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指標,考慮實際空間格局分布數據需求和數據質量,選擇2003,2007,2011,2013年4個年度為代表,進行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空間分布特征研究。由于各市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在不同時間段變化趨勢有一定差異,故將10個城市在不同年份的人居環境質量按照自然斷裂點法分為高中低3個等級,得出全省人居環境質量演變示意圖(圖3),以此分析10個地市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空間差異。

圖3 2003,2007,2011,2013年陜西省人居環境質量分布

2003年人居環境質量處于較高等級的是西安、咸陽和寶雞3個市,處于中等水平的是延安市、銅川市和漢中市,人居環境質量偏低的是榆林、渭南、安康和商洛4個市。在2007年,銅川市的人居環境質量下降到低等級。其他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排名不變。在2011年,寶雞市人居環境下降到中等級別,銅川市、榆林市和渭南市人居質量上升到中等級別。2013年,寶雞市人居環境質量又上升到高等級別,銅川市人居環境質量又下降到低等級別。其余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排名不變(圖3)。

從上面4個年份的人居環境質量排名中可以看出西安市和咸陽市的人居環境質量一直較高,而商洛市和安康市的人居環境質量在10個市中排名最后。其余6市的人居環境質量基本處于中等水平。分析原因可知,西安市人居環境質量得分高的原因是西安市是陜西省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中心,交通路網發達,人居環境建設具有很大的優勢,并且一直是城市化建設的重點區域。咸陽市位于中部,毗鄰西安,與其他城市的經濟聯系密切,近年來,由于西咸新區的建設,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引進大量人才,所以咸陽市不論從經濟環境,基礎設施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商洛市和安康市位于秦嶺以南,地勢不平,交通不便,人居環境建設進程相對較慢??偟膩碚f,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在空間分布上呈現不均衡性,關中平原區位條件優越,是陜西省人口和經濟要素的集聚區,城市服務體系較完備,人居環境質量普遍較高。陜北和陜南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不及關中平原優越,所以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偏低。

3.3 陜西省2003—2013年10個地級城市的人居環境質量耦合協調度分析

3.3.1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耦合協調度時序特征 利用公式計算出陜西省10個城市2003—2013年系統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詳見圖4—5)。

圖4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耦合度

圖5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耦合協調度

從圖4—5中可以看出: ① 2003—2013年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變化趨勢基本相同,都呈上升趨勢,表明人居環境質量4個子系統彼此相互作用程度不斷加強,而且協調性也在不斷增強; ② 耦合度值從2003年的0.444上升到2013年的0.985,經歷了拮抗階段,磨合階段和系統良性耦合階段。耦合協調度值從2003年的0.126上升到2013年的0.449,處于低水平耦合協調和中度耦合協調階段,但整體協調效果已經開始出現。耦合度說明陜西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處于中等偏上的階段,但是個別地區離高水平耦合且有序協調發展還有較大的距離; ③ 從變化過程來看,10個地市的耦合度值處于拮抗階段和高水平耦合階段;耦合協調度值處于低度耦合協調和中度耦合協調,與耦合度相比,沒有出現高水平協調階段,所以耦合度的值比耦合協調度理想。

這表明人居環境質量耦合性的強度大于內部協調性,既反映了政府在人居環境建設中所做的貢獻,同時也說明在建設過程中4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性仍有待加強。

3.3.2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耦合協調度空間特征 為了全面地反映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的時空變化,對陜西省10個城市10個年份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進行組合分類(表2)。可以看出: ① 陜西省耦合協調度較耦合度有一定的滯后性。西安市和寶雞市同屬于高水平耦合,其耦合協調度卻屬中度協調耦合。耦合協調度的空間分布與耦合度分布特征基本相似,高、低值區的空間分布差異主要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市發展等因素制約。 ② 10個城市10個年份中同時屬于低水平協調耦合區為商洛市和安康市,屬于中耦合中協調區為西安市和寶雞市。其他6個市的耦合協調類型出現了由低級類型向中級類型轉變的不同組合。 ③ 從組合類型空間分布上來看,目前沒有出現高度協調耦合的地區,低耦合低協調區集中分布在陜南地區,中度協調耦合區主要分布在關中平原,其它不同組合類型則集中于中度協調耦合區外圍。

陜西省從南到北呈現出低—高—較低—較高的空間分布,高人居環境質量區主要分布于省會城市以及周邊城市。

表2 陜西省2003—2013年10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

注:O為耦合度; OX為耦合協調度; M為磨合階段; ZX中度協調耦合階段; DO為低水平協調階段; GO為高水平耦合階段。

4 結論與討論

(1)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時序特征:從總體上看,陜西省大部分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總體上升,局部下降;從結構上看,共同拉動人居環境質量總體上升的主要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環境以及經濟環境,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的貢獻較小;從發展速度上看,陜西省10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速度地域差異較大,2003—2013年,西安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最多,榆林市和渭南市次之。

(2)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空間分布特征:位于關中平原地區的西安市和咸陽市,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居環境質量較高。而位于陜南山區的商洛市和安康市,受地形條件制約,發展條件受限制,人居環境質量一直是排在最后兩位。榆林市、渭南市、延安市、寶雞市、漢中市和銅川市發展條件一般,人居環境質量排名不穩定,居于中間。上述人居環境質量空間分布格局跟城市的發展實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性,基本符合現實情況。

(3)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耦合協調度時序特征:從總體看,2003—2013年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呈上升趨勢;從發展階段來看,耦合度值從2003年的0.444上升到2013年的0.985,經歷了拮抗階段,磨合階段和系統良性耦合階段。耦合協調度值從2003年的0.126上升到2013年的0.449,處于低水平耦合協調和中度耦合協調階段,整體協調效果已開始出現;從變化過程來看,10個地市的耦合度值處于拮抗階段和高水平耦合階段;耦合協調度值處于低度耦合協調和處于中度耦合協調,與耦合度相比,沒有出現高水平協調階段,所以耦合度的值比耦合協調度理想。

(4) 陜西省2003—2013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耦合協調度空間分布特征:陜西省耦合協調度較耦合度來講,有一定的滯后性。西安市和寶雞市同屬于高水平耦合,其耦合協調度卻屬中度協調耦合;10個市10個年份中同時屬于低水平協調耦合區的有2個,商洛市和安康市,屬于中耦合中協調區的有2個,西安市和寶雞市。其他6個市的耦合協調類型出現了由低級類型向中級類型轉變的不同組合;從空間分布上來看,目前沒有出現高度協調耦合的地區,低耦合低協調區集中分布在陜南地區,中度協調耦合區主要分布在關中平原,其它不同組合類型則集中于中度協調耦合區外圍。陜西省從南到北呈現出低—高—較低—較高的空間分布。

該研究對于城市發展規劃,人居環境的建設以及城市間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但是本文尚存在以下不足: ① 人居環境質量的體驗主體是人,本文客觀的評價了陜西省10個地市的人居環境質量,忽視人的主觀感受,所以實地走訪城市居民,從居民中獲得一手資料,對于城市人居環境方案的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② 本文是基于城市尺度,未來的研究可以考慮基于居住社區,或以街道為單位研究。

[1] Doxiadis C A. Action for Human Settlements[M]. Athens: Athens Publishing Center,1975.

[2] 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 李王鳴,葉信岳,祁巍鋒.中外人居環境理論與實踐發展述評[J].浙江大學學報,2000,27(2):205-211.

[4] 劉頌,劉濱誼.城市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城市規劃匯刊,1999(5):35-37.

[5] 史寶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156-253.

[6] 劉潤芳,董文.陜西省居民主觀生活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價[J].未來與發展,2012(1):95-98.

[7] 廖湘岳,賀春臨.要素分析法在生活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美國生活質量狀況研究[J].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4):27-32.

[8] 楊忠振,鄔珊華.城市居民人居生活質量評價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4):71-74.

[9] 李正龍,陳曼曼,潘黎枚.基于因子分析法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度量與評價[J].西北人口,2012,33(2):22-26.

[10] 張海麗,魏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東省城鎮居民生活質量評價[J].經濟師,2011(7):212-214.

[11] 劉麗娜,陳強.基于距離綜合評估法的城鎮居民生活質量評估[J].上海管理科學,2009,31(1):87-89.

[12] 柳勁松.我國居民生活質量地區差異的Topsis分析:基于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J].中國市場,2009(5):99-101.

[13] 張亮,趙雪雁,張勝武,等.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評價及其空間格局分析[J].經濟地理, 2014,34(4):84-90.

[14] 李雪銘,晉培育.中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特征與時空差異分析[J].地理科學,2012,32(5):521-529.

[15] 李伯華,譚勇,劉沛林.長株潭城市群人居環境空間差異性演變研究[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1,23(3):13-19.

[16] 李帥,魏虹,倪細爐,等.基于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的寧夏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評價[J].應用生態學報,2014,25(9):2700-2708.

[17] 朱彬,張小林,尹旭.江蘇省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評價及空間格局分析[J].經濟地理,2015(3):138-144.

[18] 谷永泉,楊俊,馮曉琳,等.中國典型旅游城市人居環境適宜度空間分異研究[J].地理科學,2015(4):410-418.

[19] 張英佳,李雪銘,夏春光.中國地級市房地產開發與人居環境耦合發展空間格局[J]. 地理科學進展, 2014,33(2):232-240.

[20] Vefie L. 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6:92-93.

[21] 魯春陽,宋昕生,楊慶媛,等.城市人居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評價:以重慶都市區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0(6):121-125.

[22] 馬麗,金鳳君,劉毅.中國經濟與環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業結構解析[J].地理學報,2012,67(10):1299-1307.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Quality in Shaanxi Province

XU Na, YANG Haijuan, LUO Jiali

(SchoolofCityandEnvironment,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Objective] The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n Shannxi Provinc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Methods] Taking 10 c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as cases, we developed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use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o analyze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 the four subsystems, studi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10 cities from 2003 to 2013 in Shaanxi Province.[Results] (1) In general, the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was increasing but falling in some local areas from 2003 to 2013. (2) The quality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was spatially uneven. It was higher in Guanzhong plain while it was lower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3) In terms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coupling degree in the four subsystems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ad increased but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was lagging behind the coupling degree.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s uneven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its neighboring urban area developed well, while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developed slowly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cross different cities.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2016-06-17

2016-07-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跨國公司網絡視角下的中國城市網絡區域空間組織模式、動態和演化機制研究”(4140118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資助項目(14YJCZH222)

徐納(1986—),女(漢族),山西省運城市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利用規劃。E-mail:349214627@qq.com。

楊海娟(1965—),女(漢族),陜西省銅川市人,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土地規劃、房地產估價工作方面的研究。E-mail:xayhj@126.com。

A

1000-288X(2017)01-0341-07

X821

猜你喜歡
環境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項目后評價中“專項”后評價的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特级毛片|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av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欧美一区福利|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天天色综网|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久久91精品牛牛|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找国产毛片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www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91视频99|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欧美在线网|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日本午夜网站|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性网站|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第|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免费毛片a|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999在线免费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不卡精品| 黄色成年视频| 色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av无码久久精品|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美女啪啪无遮挡| 第一页亚洲|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