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不斷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如何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IT科技應用于實體經濟,使其真正產生商業價值和商業價值,成為各個經濟體首先考慮的問題。
“西安在1991年被設立為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經過26年的發展,西安逐漸承擔起了國字號的創新改革重任,形成有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并且聚集了類似三星、美光、IBM、華為等世界級的跨國公司,而企業則超過了5萬家企業。”李毅,中共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日前在首屆“全球程序員節”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事實上,作為中國的西部重要城市,西安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沃土”之一。
有數據顯示,2016年西安高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總收入1994億元,實現出口10.6億美元,聚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超過2000家,從業人員16.5萬人。而這種增長的趨勢還在加速的過程當中:2017年1~8月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1600億元,同比增長21.3%,實現出口超過9億美元,同比增長30%。預計到2021年,西安高新區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收入將超過5000億元,實現出口21億美元以上,從業人員達到25萬人。
“作為數字絲綢之路的新起點、核心區的重大發展機遇,充分展西安軟件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我市決定舉辦全球程序員節。”中共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市常務副市長呂健此次推介的首屆“全球程序員節”,將由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于2017年11月9日~10日在西安開幕。
據悉,本次大會所有活動面向西安擁有超過20萬名的程序員群體(華為、中興、中軟國際程序員均已超過萬名),以“碼未來”為主題、“數字絲路碼動未來”為年度主題,通過增加行業的技術交流,明確以科技推動經濟的區域發展策略,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進駐西安。
李毅在接受采訪時強調,無論是人才新政、戶籍新政,還是創業新政,西安已經做好了準備歡迎更多科技人才和企業。
一個更開放、更熱情和更具創新思維的西部發展藍圖,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