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KNCKS
除了在賽場上讓人亢奮的激烈對抗之外,NBA也向來不缺少賽場下的明爭暗斗,比如球隊在交易時候的勾心斗角,比如球員在自我調解時同自己的心理戰爭。因此,在這個大交易層出不窮,球員和球隊爭當主角的夏天,NBA談判桌外的暗潮涌動,也比談判桌上的口舌之爭更為精彩。誰能想到凱里·歐文會想要擺脫詹姆斯的“統治”自立門戶,誰又能想到上賽季凱爾特人的大腿小托馬斯卻無法獲得球隊的頂薪合同?在NBA的洪流中,球員其實只是身不由己的商品,只有少數的頂級球星,才能擁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
其實早在近半個世紀前的1971年,紐約尼克斯從巴爾的摩子彈交易來“珍珠”厄爾·門羅[Earl Monroe]的那筆交易,就像在墻上拂開的一扇窗,讓你能窺見NBA未來某時的模樣,以及超級明星和老板的纏斗,小球市留住保持其競爭力的大腕的艱辛,超級明星在角色轉變時心理調整所承受的壓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風格相似、功能重合的明星共享球權時所引起的震動。而且,在門羅和沃爾特·弗雷澤[Walt Frazier]攜手拿下1973年NBA冠軍之前,這個故事的核心還是“背叛”。所以當我提起這段歷史時,坐在對面的門羅一臉的不忿。


這筆交易是11月11日完成的,消息甫一傳出就如同睛天霹靂,震驚了整個聯盟——就相當于你穿越到1985年,聽說“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背棄了湖人而投進凱爾特人懷抱一樣。要知道,當時門羅領軍的子彈與尼克斯之間的宿怨,遠比上世紀90年代末期尼克斯和熱火之間的積怨糾結得多。
在巴爾的摩,門羅就是頭狼,他領導著的跑轟與紐約的團隊籃球上演了一段慘烈的拉鋸戰。在身穿巴爾的摩球衣的四年半里,門羅場均得到23.2分、4.4次助攻,并且是1967-68賽季的“最佳新秀”,也入選過全明星和第一陣容。而子彈和尼克斯連續四年在季后賽相遇:1968-69賽季,門羅場均25.8分,子彈隊從分區墊底跳到了榜首,但在季后賽中卻被尼克斯橫掃;1970年,子彈和尼克斯在東部半決賽再次碰面,雖然門羅表現依舊出色,在第一場雙加時比賽中(尼克斯120-117)一人射下39分,雖然兩隊酣戰七場,但尼克斯又一次晉級;接下來一年的東部決賽,子彈終于報了仇,在敵意甚濃的麥迪遜花園廣場拿下第七戰……這樣的深仇大恨,讓所有人都把這兩支球隊當做一對死敵,誰也無法想象其中一支會將自己的核心球員送給對方。為了得到門羅,尼克斯讓出了名不見經傳的麥克·萊爾登(Mike Riordan)、大衛·斯塔沃斯(Dave Stallworth)和一些現金,雖然他們在交易中占到了大便宜,但不是每個人都贊同這筆交易。
在當時,看門羅打球好像欣賞爵士樂,他的動作猶如自由空靈的即興演奏,一串串新奇的音符從樂章的行進中突然迸發,他將籃球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并賦予它更多意義——在球隊概念下展示個人的華彩。但問題是,紐約的另一位傳奇沃爾特·弗雷澤也是風格類似的球員。因此,除了尼克斯和子彈由來已久的恩怨之外,麥迪遜花園能否兼容弗雷澤和門羅,馬上成了體育圈里熱議的話題。
交易宣布那天,一輛出租車的后座上坐著兩個尼克斯球員,一個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禪師”菲爾·杰克遜(Phil Jackson),那時的他還僅僅是個紐約小藍領,而另一個是后來參加過總統大選的比爾·布拉德利(Bill Bradley)。菲爾·杰克遜認為這筆交易不能幫助球隊,但布拉德利卻持相反意見。“厄爾會適應得很好的?!痹缭诋斈暝谫M城夏季聯盟中和門羅過招時,布拉德利就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疑,甚至干脆否定。而且門羅也無法得到許多偏好“純粹籃球”人的認可,即便他為子彈帶來一個又一個勝利的賽季,還率領大學球隊拿過冠軍,但仍有人認為他是個只會炫技、愛表現勝過愛勝利的人,這與紐約當時的籃球理念相悖。許多批評家說門羅的單打風格會毀掉團隊第一、強調防守和奉獻的尼克斯,他也無法成為弗雷澤的好搭檔。
在尼克斯的高層中,也有很多人不看好他。尼克斯教練霍爾茲曼(Red Holzman)多年前的球探報告中寫著,門羅懂得如何打球,但他的表演欲望太強了。而前尼克斯教練喬·雷普奇克(Joe Lapchick)更是曾直接評論說,只有死人能從墳墓里爬出來打球,他才能相信門羅能玩轉別的風格打法。
其他尼克斯人對這交易也持有懷疑態度。弗雷澤曾有過超出門羅耐壓范圍的看法,他認為尼克斯在那個飲恨東區決賽的春天之后在重建球隊,他們已經在休賽期把卡茲·拉塞爾(Cazzie Russell) 送去西區的金州勇士,換來杰里·盧卡斯(Jerry Lucas),這個不錯的大個子給威利斯·里德(Willis Reed)被腱炎困擾的左膝加了保險。弗雷澤還“不和諧”地說,尼克斯還在垂涎著休斯敦的年輕內線球員埃爾文·海耶斯(Elvin Hayes),弄來門羅是為了釣海耶斯當誘餌的。弗雷澤告訴記者,“除了這樣,我沒法想象球隊會怎樣處理我和門羅的位置重疊問題?!?/p>
不過,弗雷澤并不知道,門羅收拾行裝離開巴爾的摩市政中心球館時,也把自己球星的架子留了下來。
那年夏天,門羅和子彈管理層為了薪水的事情吵的不可開交,而當子彈隊老板阿比·波林(Abe Pollin)最終同意把門羅送到紐約的交易時,他本人深感震撼。門羅回憶說:“我的經紀人拉里·弗萊舍(Larry Fleisher)告訴我子彈想交易我,但后來他們交易來了阿奇·克拉克(Archie Clark),我記得球隊告訴媒體‘我們現在有最好的后場了’,我以為我走不了,而且新賽季開打了四場仍沒有動靜。”事實上,不肯就此罷休的門羅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前,已經準備動身去印第安納波利斯,和ABA 的步行者隊接觸——那個年代從NBA 跳槽
不過,像布拉德利這樣的“粉絲”還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像杰克遜一樣心存質到ABA并不稀奇,很多球員都利用ABA來提高自己和NBA談判的籌碼。就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賓館里,門羅接到了被交易到尼克斯的電話。“他說我得去尼克斯,一開始我覺得肯定不行,我沒法在麥迪遜打球?!遍T羅說,他此前也想到能在麥迪遜花園代表尼克斯有所表現,但紐約的大舞臺也讓他心動,“因為我一直與尼克斯為敵,他們恨我。我想過去紐約,但沒想到真能成行?!?/p>

但是即便一切塵埃落定,門羅心里依舊有些忐忑不安,因為他真正想要的是留在子彈隊。他打電話給他的伯樂和朋友杰里·克勞斯(Jerry Krause)訴苦。他跟克勞斯說:“這些混蛋認為我不會降低身份,他們以為我去紐約會輸個灰頭土臉,好吧,我會贏的,我會放下身段,我不會搶沃爾特的風頭,哪怕他們只在第四節才需要我上場,我也會心甘情愿的?!?/p>
門羅的猶疑是人之常情,他需要一個可倚靠的人,需要一個在這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關頭可以傾心交談的人。因此,他又回到費城,找到了多年密友桑尼·希爾(Sonny Hill),希爾也懷疑門羅能否適應紐約的新生活。
希爾的反應讓門羅覺得自己不該找他傾訴。“你得理解,厄爾是典型的反學院派球員,而他要去的這支尼克斯是籃球界最學院派的球隊,”希爾說,“所以,我一直問他,‘你能成為那種進攻風格的一部分嗎?沒球在手你會打球嗎?’”他的懷疑論調惹惱了門羅,因此,當他的新教練霍爾茲曼問他需要什么時,門羅說:“只有一件事——我要以自己的能力贏得首發資格。”門羅的回答讓霍爾茲曼吃了一驚,也是從那時開始,他準備慢慢將門羅置入首發陣容,他還特地跟首發球員迪克·巴奈特(Dick Barnett)商量過,后者說:“我34歲了,打不了那么長時間了,我知道球隊在做什么?!?/p>
不管怎樣,門羅在紐約的首演之夜都讓人感慨無限。這一夜,來訪的金州勇士隊中有1966年得狀元秀卡茲·拉塞爾(Cazzie Russell),他懷念在尼克斯的好時光,也感激尼克斯放他去贏得一流得分手的聲譽,卻又像離開巴爾的摩的門羅一樣對故主有著些許揮之不去的閑愁暗恨,紐約畢竟是卡茲職業生涯的第一站。他說:“很奇怪,我以對手的身份回到紐約,民兵連被解散重組了,厄爾·門羅和杰里·盧卡斯穿上了尼克斯球衣。這真的就像變戲法一樣。”
那場比賽,拉塞爾上場42分鐘,拿下20分、6個籃板和5次助攻,金州勇士以112-103戰勝尼克斯。而門羅的表現,卻似乎在迎合那些質疑者的論調:在19588名觀眾爆滿的麥迪遜花園受到紐約時報描述為“雷鳴般的掌聲”歡迎后,門羅上場20分鐘,僅得9分。賽后,門羅稱自己需要兩周時間來找回感覺。但那個賽季里,這顆“珍珠”只偶爾才靈光一現,大多數時候,他與紐約人第一夜看到的門羅一樣:出場20.6分鐘,場均得到11.4分、2.2助攻,失去了光華的門羅成了一個應召而來的民兵,和新秀迪安·梅明杰(Dean Meminger)一起坐在替補席上等待上場。
不過,紐約的新隊友們留給門羅的印象相當好,他回憶說:“我永遠忘不了我第一次走進球隊更衣室里的情景,先是戴夫(德布斯切爾 Dave DeBusschere)走過來,然后是比爾(布拉德利)和威利斯(里德),他們真的很好。”雖然如此,球場之外的門羅也無法融入他們。打完比賽離開麥迪遜花園時,叫12輛不同的出租車是尼克斯隊由來以久的傳統,這讓門羅覺得他們不像子彈隊那么團結。
“我沒法適應這里的生活習慣,”門羅說,“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在子彈隊那種引人入勝的表演模式變成現在像個學生似得亦步亦趨。每當比賽打到某個特定時點,我都得強壓下自己試圖接管比賽的欲望,那真是一種煎熬?!?/p>
相對傳統的超級巨星,門羅更是一個愛出彩的拉風人物,他從未像奧斯卡·羅伯特森(Oscar Robertson)或杰里·韋斯特(Jerry West)那樣統治球場。但正因為他的個人表演太讓人驚艷,許多他過去的球迷和對手都無法接受他成為角色球員的事實。
門羅說:“我回到費城,伙計們會來跟我說,‘一場就11分?這是怎么一回事?’我被他們問得很煩。我下決心夏天回到貝克聯盟,我會把他們全都打得落花流水,這樣他們就知道,我依然是我?!?/p>
門羅的低調、自信和努力沒有白費,在他和弗雷澤搭檔的第二個賽季,這對后場組合的威力完全顯現,門羅重新開始了他的魔法。他不但學會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和機會得分,還更多的為處在更有利位置的隊友輸送炮彈。而在防守端,他積極的盯防更是減輕了弗雷澤的防守壓力,從而更放開手腳去搶斷和反擊。門羅和弗雷澤聯手構筑的后場是紐約球迷所喜愛的組合,前者精彩的運球傳球常有神來之筆,后者則由此獲得更多無球策應的空間。記者們稱這對巨星是——“勞斯萊斯后場”。門羅說:“和沃爾特同場打球,我并不需要貢獻很多助攻,但尼克斯與任何偉大球隊一樣,就算一對一也能讓球場沸騰起來?!备ダ诐蓪Υ说脑u價則是:“厄爾是火焰,我是冰?!?/p>

取得大西洋區第二名后,尼克斯在季后賽也一路高歌猛進,他們4-1淘汰了與巴爾的摩——其中一場門羅拿下32分——紐約接下來在波士頓花園廣場大戰七場,擊敗了賽季68勝的波士頓軍團,打破了波士頓花園廣場第七場不敗的神話??倹Q賽面對湖人,第三戰當尼克斯全隊陷入困境的時候,門羅挺身而出,在最關鍵的第四節里獨取9分,全場貢獻21分,幫助尼克斯最終以87-83艱難獲勝;在勢均力敵的第五戰,又是門羅在全場比賽最后的2分15秒內得到了8分,全場拿下23分,幫助尼克斯以102-93 再勝湖人——尼克斯4-1捧起了球隊歷史上的第二座總冠軍獎杯。在門羅在為紐約效力的九個半賽季中,1971-72賽季到1973-74賽季,他場均只有13.2分、2.7 次助攻。他真的已經不再是當初那顆光華奪目的“珍珠”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1974-75賽季到1976-77 賽季的三年里,他的數據統計是場均20.5 分、4.1次助攻,那是里德、德布斯切爾、盧卡斯、布拉德利一干悍將早已退役,紐約正處于青黃不接的重建期……大球市的影響在現代NBA 里不斷重復著昨天的故事,而21世紀確實有球員做了犧牲:2007年凱文·加內特(Kevin Garnett)、雷·阿倫(Ray Allen)和保羅·皮爾斯的完美融合,讓他們在2008年如愿以償地拿下了波士頓歷史上的第17個總冠軍;2010年夏天的自由球員市場狂潮中,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德懷恩·韋德(Dwyane Wade)和克里斯·波什(Chris Bosh)打起了同樣的主意,即使邁阿密海難元年的結局并不快活。不過,再沒有一個NBA明星在職業生涯全盛時期像門羅這樣為了去大球市甘當替補??紤]到摩登時代的歷史背景,詹姆斯這種并不缺錢的家伙們沒法理解門羅的犧牲,他肯定問“他這是為了什么?”,加入邁阿密和韋德聯手是一回事,自降身份當替補是另一回事。門羅在巴爾的摩子彈隊的后場搭檔凱文·洛克里(Kevin Loughery)說:“厄爾做過的事兒在現在不會發生,你想經紀人或球鞋代言品牌會允許他爾這樣的球員,轉會去一個連首發都不給他的球隊嗎?”

因此,隨著時光流逝,“珍珠”已成為團隊第一的終極范本。
門羅的歷史地位該因此升格嗎?或者換句話說,他在巴爾的摩沒能奪冠,那么他的歷史地位該因此降格嗎?門羅同樣糾結,他知道自己如果永遠是個巴爾的摩人會是多么逍遙快活。就在波林的Top 50晚宴上,他曾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說:“我一直覺得我之所以有些小微名,是因為曾有過為巴爾的摩子彈隊效力的機會?!钡牵瑸榱俗罱K的榮譽,為了融入他看重的集體,在自己的巔峰時期他做了太多自我犧牲。1990年門羅進入名人堂時,他打電話給子彈隊老板波林,說他希望自己以子彈隊球員身份進入名人堂。桑尼·希爾說:“很多次,我們談起名人堂,歸結起來談的不過就是:你希望人們記住誰?記住那個為融入尼克斯做出犧牲改變自我的門羅,還是‘珍珠’厄爾·門羅?他希望人們記住‘珍珠’厄爾,可又擔心人們認為他這是不尊重尼克斯,我對他說,‘這不是不尊重紐約,你戴著尼克斯的冠軍戒指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