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保護濕地 留住地球上的生命之源

2017-03-28 21:25:36耿國彪
綠色中國 2017年2期
關鍵詞:生態

耿國彪

剛剛入冬,北京面積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延慶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就迎來了首批遷徙候鳥。據保護區監測,這批候鳥種類有70多種,數量達到上萬只。

冬日雖然蕭瑟,但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水面上海鷗、銀鷗、綠頭鴨成群結隊、嬉戲打鬧,天空中灰鶴、天鵝、赤膀鴨悠然飛翔。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方春介紹,今年的冬候鳥遷徙時間較以往略早了10天左右。去年新發現的疣鼻天鵝今年已監測到了7只;灰鶴一次性監測到的群體有300多只,豆雁群體1000多只,總體數量較往年略有增加。

據了解,每年11月初到來年的2至3月份,保護區都會有大批冬候鳥在此越冬。候鳥通常會在野鴨湖停留約兩個月的時間,休息補充體力,然后繼續向南遷徙。

由于冬季天氣寒冷,遇到惡劣天氣時,許多鳥類無法取食,將會遇到生存困難。為此,保護區工作人員將開展人工投食,保證冬季鳥類的食物供應。一旦發現受傷鳥類,還將采取緊急救護措施。

濕地是以水為基本元素的區域,水是保證人類文明發生與發展的基礎,并孕育了燦爛的人類文明。人類早期的幾大文明均發生在濕地流域上,而當濕地資源被破壞殆盡時,文明往往衰落并滅亡。濕地與森林、海洋一起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長期以來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資源。1997年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是生命之源”,深刻表明了人類文明與濕地之間的關系。因此,對濕地的保護具有巨大的意義。

不斷退化的濕地

濕地與人類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也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濕地生物資源豐富,雖然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為8.6%,卻蘊藏著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它不僅可以給人類提供水和食物,而且還在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濕地被稱為“生命的搖籃”、“地球之腎”和“鳥類的樂園”。

近些年來,高速發展的經濟對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城市擴張、濕地改造、人口增長及狩獵壓力,使得濕地被大面積開發、干擾甚至破壞了濕地的基本功能,造成了濕地退化的生態危機。

據《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數據顯示,20世紀以來,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部分地區的某些類型濕地超過50%已發生轉變。就濕地面積變化來看,美國喪失了54%,法國喪失了67%,德國喪失了57%。其間,由于過度開發、毀滅性捕撈、污染與淤積,全球約有20%的珊瑚礁已喪失。由于過度排水、建壩和工業發展,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沼澤(位于伊拉克南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面積從10世紀50年代的15000~20000公頃減少到今天不足400公頃。而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里,全球約有35%的紅樹林已經消失。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從而造成了淡水濕地生態功能的嚴重退化。

濕地處于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形成了既不同于陸地又不同于水體的特殊生境條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其作為水禽類棲息地更具獨特價值。2012年6月,濕地公約第11次締約方大會《水鳥種群估計》報告顯示,全球有38%的水鳥種群數量在下降。而亞洲是各大洲中最糟的,種群下降超過50%。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末,由于農業開墾活動、城市化過程等因素造成中國自然濕地大面積萎縮。1992年,中國加入《國際濕地公約》后,政府對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逐漸加強。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更加重視濕地保護,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就濕地保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長期規劃(2002-2030年)》和分階段實施規劃,并專門為加強濕地保護發出通知。最近幾年每年中央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濕地保護提出了要求,中央林業工作會議提出要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等。為實現這些重大戰略決策,國家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與各級政府在濕地保護管理上開展了大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濕地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

據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全國濕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另有水稻田面積3005.70萬公頃未計入),濕地率5.58%。其中,調查范圍內濕地面積5342.06萬公頃,收集的香港、澳門和臺灣濕地面積18.20萬公頃。自然濕地面積4667.47萬公頃,占87.37%;人工濕地面積674.59萬公頃,占12.63%。自然濕地中,近海與海岸濕地面積579.59萬公頃,占12.42%;河流濕地面積1055.21萬公頃,占22.61%;湖泊濕地面積859.38萬公頃,占18.41%;沼澤濕地面積2173.29萬公頃,占46.56%。

按照全國水資源區劃一級區統計,各流域濕地分布分別為:西北諸河區濕地面積1652.78萬公頃,西南諸河區濕地面積210.81萬公頃,松花江區濕地面積928.07萬公頃,遼河區濕地面積192.20萬公頃,淮河區濕地面積367.63萬公頃,黃河區濕地面積392.92萬公頃,東南諸河區濕地面積185.88萬公頃,珠江區濕地面積300.82萬公頃,長江區濕地面積945.68萬公頃,海河區濕地面積165.27萬公頃。

2003年我國完成了首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初步掌握了單塊面積100公頃以上濕地的基本情況。國家林業局于2009-2013年組織完成了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兩次調查間隔十年間,中國濕地資源呈現三個主要變化:

一是同口徑下濕地面積減少。我們對兩次調查類型相同、范圍相同和起調面積相同的濕地進行對比,近十年來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減少了337.62萬公頃,減少率為9.33%。此外,河流、湖泊濕地沼澤化,河流濕地轉為人工庫塘等情況也很突出。二是濕地保護面積增加。濕地保護面積增加了525.94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由30.49%提高到43.51%。新增國際重要濕地25塊,新建濕地自然保護區279個,新建濕地公園468個,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三是濕地受威脅壓力進一步增大。從重點調查濕地對比情況來看,威脅濕地生態狀況主要因子已從十年前的污染、圍墾和非法狩獵三大因子,轉變為現在的污染、過度捕撈和采集、圍墾、外來物種入侵和基建占用五大因子,威脅因子出現頻次增加了38.72%。主要威脅因素增加,影響頻次和面積都呈增加態勢。

調查結果還顯示,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小區并存,其他保護形式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納入保護體系的濕地面積2324.32萬公頃,濕地保護率43.51%。其中,自然濕地保護面積2115.68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45.33%。

中國的濕地保護行動

冬日洪湖,波光粼粼,美景如畫,靜謐之中的生態之美淋漓盡致。舟行于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金潭湖植被恢復區,在《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揚歌聲中,記者被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的洪湖景色深深吸引:荷花盛開雖已不見,但墨綠的荷葉和蘆葦等各種水草點綴于湖面,白鷺、須水鷗在天空中自由飛翔。

同行的洪湖濕地管理局局長朱俊華告訴記者,這樣的美景在2004年之前的十余年曾經絕跡。“上世紀90年代,由于過度推廣圍網養殖技術,洪湖70%的水域被竹竿漁網所吞噬,生態嚴重惡化,水質急劇下降,水禽和天然魚類劇減,水生植物幾乎絕跡。”

作為湖北省第一大湖泊、中國七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積53萬余畝的洪湖是江漢平原重要的調蓄湖泊和生態屏障,也是許多珍稀動植物的棲息、繁殖和越冬之地,被譽為“中南之腎”。2004年以來,在國家林業局的指導下,洪湖保護區開始了生態修復工作,金潭湖植被恢復區采取封閉式管理,輔助人工種植方式。恢復區內植被種類由30種增加到38種,覆蓋率從原來不足30%提高到85%以上,植被恢復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以金潭湖為代表的長達10年的生態修復工程,終于讓洪湖重現生機。截至2015年,洪湖水生植被面積恢復到85%,核心區水質由四類轉變為二類。如今的洪湖蓮甜菱香,生態旅游業也得到蓬勃發展,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

洪湖的修復治理過程,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強了濕地資源的恢復和保護,相繼實施了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和濕地保護規劃,以及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擴大濕地面積,增強濕地功能。“十二五”期間,我國濕地保護面積增加了200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提高到46.80%。截至2016年初,我國自然濕地保護面積達2185萬公頃,全國共批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706處,其中通過驗收并正式授予國家濕地公園正式稱號的達98處,指定國際重要濕地49處。

廣東瀕臨南海,珠江三角洲水網縱橫,境內包含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五大濕地類21個濕地型,濕地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廣東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出臺《廣東省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廣東省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建設規劃》,明確“全省2630萬畝濕地面積不減少”的管控目標,大力推進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全面加強濕地保護。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有國際重要濕地4處、濕地自然保護區94處、濕地公園190個,濕地保護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建設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保護濕地最積極、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廣東各地將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作為搶救性保護的關鍵舉措,在具有特殊保護意義、重要生態價值、經濟價值或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濕地區域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讓更多的自然濕地納入保護管理的范圍。

通過實施“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濕地公園發展模式,廣東著力解決濕地受人為干擾強度高,濕地生態系統較為破碎的問題。一是加大建設力度。2004年,廣東率先在全國建立了肇慶星湖省級濕地公園,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把濕地公園建設列為全面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重點建設內容,規劃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要建成濕地公園155個以上。二是強化部門協作。廣東各級政府履行建設主體責任,加強對濕地公園建設的組織和領導。林業主管部門對濕地公園建設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農業、海洋與漁業、國土等主管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推進濕地公園建設。三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出臺規劃和政策指引,突出基礎設施建設硬性指標,高標準推進濕地公園建設。東莞市全面引導“兩高一低”企業退出水網區,佛山市突出粵韻漁耕文化特色,深圳市采取政府主導、企業經營、生態保護組織參與的模式,江門市突出水網地區人文文化及生態文化內涵。通過大力推進濕地公園建設,既滿足公眾需求,又實現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求,充分發揮濕地多種功能效益。

此外,廣東還打造城鄉小型濕地,全面完善保護體系。由廣東省政府統一部署,按照綠色生態水網建設目標要求,切實推進城鄉小型濕地建設。珠三角地區強化河涌水污染治理,協同控制污染源,系統建設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建設與村級排污設施相配套的鄉村小型濕地,實現水網地區小型濕地與小涌連通、小涌與小河連通、小河與大河連通,破碎化水網重新連接,構建起珠三角水網大循環體系,目前,全省已建此類鄉村小型濕地1000個。

黑龍江省嚴格依法保護濕地,實行濕地名錄管理,是全國率先出臺并及時修改、重新制定濕地保護條例的省份,為全省556萬公頃濕地織就了一張保護網。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38處,其中國家級26處、省級61處;濕地公園72處,其中國家級52處、省級20處;有扎龍、三江、洪河、興凱湖、珍寶島、南甕河、七星河、東方紅國際重要濕地8處,數量位居全國首位。

早在1998年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全面停止開墾濕地。2003年,《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出臺,通過嚴格依法保護,有力地推進了黑龍江省濕地保護事業發展。為順應新形勢,2014年9月,黑龍江正式啟動《條例》的重新制定工作,對內容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并于2015年10月正式實施。新《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濕地保護工作負總責,同時明確了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全省濕地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責,通過實行濕地名錄動態管理、明晰不動產權屬的濕地登記、進一步理順保護管理體制機制、規范保護措施和禁止行為等多種方式手段,依法全面加強濕地保護。

濕地名錄是劃定濕地生態紅線的重要依據。根據新《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發放不動產登記權屬證書時,含有濕地的應當標明濕地類型、面積、范圍以及其他依法需要標明的內容。因此,濕地名錄也是發放不動產登記權屬證書時明確濕地的依據。近年來,黑龍江濕地名錄管理更加科學有效。以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為數據基礎,黑龍江建立了濕地名錄,并于2015年結合泥炭沼澤碳庫調查,對濕地調查數據進一步修正確認。2016年12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黑龍江省濕地名錄》,涉及全省濕地斑塊20448個,總面積556萬公頃。濕地名錄發布后,要求相關濕地主管部門或者濕地管理機構也將設立保護標志,落實管護責任人,尤其對沒有建立保護形式的,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庫塘濕地和沼澤濕地要加強人員、資金的投入和機構建設,同時依據名錄對濕地定期開展執法檢查。濕地名錄實行科學的動態管理,省濕地行政主管部門還將適時更新名錄并報省政府備案。

江蘇濕地資源極為豐富,但全省人多地少,經濟社會發展受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濕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來,江蘇依照《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要求,把濕地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考核體系,強化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有力推動了濕地保護事業發展。

以濕地保有量考核為手段,確保濕地面積總量不減少。江蘇濕地總量大,約占全省國土面積25%,為施行全面保護,遏制面積減少趨勢,2015年江蘇省委、省政府明確了2020年全省“濕地面積不低于282萬公頃”的目標,并印發《江蘇省濕地保護規劃(2015-2030)》進一步落實目標任務。2016年,省林業局將濕地保有量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地,列入對各地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核中。2017年1月1日《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要求實施濕地名錄和分級管理制度,施行濕地生態紅線制度,規定濕地資源合理利用等要求,為維持全省濕地保有量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省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國家重要濕地5處,建立各類濕地自然保護區27處、省級及以上濕地公園59處、濕地保護小區273處,全省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6.2%。

江蘇濕地受人為干擾歷史長、強度高,全省通過實施重點工程,對退化濕地進行生態修復。2011年起,江蘇每年將濕地恢復面積列入省委、省政府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明確各地濕地恢復目標任務;省林業部門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湖泊治理專項行動,累計清除非法圈圩或退漁還湖約1.3萬公頃。6年來,全省實施退化濕地修復工程110余項,投入資金約30億元,修復濕地約4.3萬公頃。

2013年《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印發,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重要濕地被列入生態紅線。每年省政府組織由各相關部門代表組成的考核檢查組對各地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情況開展綜合考察評估,根據各地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管理成效確定生態補償額度,對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成效顯著的縣市給予獎勵,對考核評估不合格的予以通報。生態紅線保護考核評估,強化了地方政府生態保護的主體責任。生態補償進一步提升了基層保護積極性,使納入紅線的濕地保護穩定有效可持續。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濕地面積814.36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5.19%,位居全國第一。全省80%的濕地位于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濕地資源具有高、大、美等特點。為了保護好高原濕地,青海著眼于農牧民生產生活生態良性循環轉變,在濕地保護體制機制上積極探索,初步建立了一支“牧民為主、專兼結合、管理規范、保障有力”的濕地生態管護員隊伍。

為了確保濕地生態管護員履行管護職責,青海要求濕地管護員應遵紀守法,熟悉村情、濕地情況,具備基本勞動能力的農牧民參與濕地管護工作。結合青海貧困地區面積大、貧困人口多的實際,在濕地管護員選聘中堅持貧困戶優先,就近管護、生產生活生態并重原則,通過濕地管護崗位助力農牧民脫貧。

為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管護員積極性,提升管護成效,青海要求濕地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并承擔巡護、協助執法、監測調查、宣傳等10項管護職責。在濕地管護員聘任上,動態管理,績效考核后,實行一年一聘制。在濕地管護崗位工資發放上,采取“基礎工資+績效工資”,按照70%基礎工資、30%績效工資的比例發放。基礎工資每季度發放一次,績效工資在年底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兌現。

近年來,湖北省取得了濕地面積增加、濕地功能提升、濕地環境狀況改善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新增濕地面積7100公頃、修復面積1.7萬公頃。

近年來,湖北幾任省委書記召開洪湖、梁子湖、大九湖濕地保護現場會,統籌協調修復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全省濕地修復的開展。今年2月,湖北全省推行省委書記任第一總河湖長、省長任總河湖長的省市縣鄉四級河湖長制,切實加強河湖濕地修復與保護。為推動修復工作,湖北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湖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規范指導濕地修復。同時,建立管理機構常抓濕地修復,全省已建立國家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44個。

為提高濕地保護修復科技能力和水平,湖北省林業廳成立了由43名專家組成的濕地專家委員會,2016年,全省36處濕地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實行了專家合作與聯系制度。同時,通過建立服務制度,調動全省濕地專業人士投身濕地保護的積極性與熱情,科技服務濕地的氛圍已經形成。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說,“十二五”期間,我國新指定國際重要濕地12處,新建國家濕地公園561處,恢復退化濕地240萬畝,新建一批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小區。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已成為全面保護濕地和擴大濕地面積的有效措施,成為開展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保護了濕地資源,改善了民生,解決了就業,提升了百姓福祉。

濕地保護工程和中央財政濕地補貼協調推進,成為“十二五”濕地保護工作的一大亮點。五年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完成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15億元,實施了濕地保護、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可持續利用、能力建設等工程,初步形成了各類濕地恢復的模式。目前,濕地保護已納入了全國水資源、水污染防治、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規劃。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濕地補貼資金40.5億元,支持實施各類補貼項目965個,覆蓋全國所有省份,使項目區678萬公頃濕地得到更好保護,恢復退化濕地8萬公頃,補償鳥類損害農作物面積14.73萬公頃,完成退耕還濕1.77萬公頃,對140個縣進行了濕地保護獎勵,并從濕地周邊社區聘用管護人員超過1萬人,直接增收超過1億元。同時,濕地保護制度建設得到加強,《濕地公約》履約與國際合作深入展開,公眾濕地保護意識進一步提升。

張建龍表示,“十三五”期間,濕地保護將從搶救性保護進入全面保護的新階段,力爭將濕地保有量穩定在8億畝。實行最嚴格的濕地保護制度,控制濕地流失和破壞,恢復并擴大濕地面積,增強濕地功能,全面提升濕地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水平,濕地生態系統自然性、完整性、穩定性得到增強。

縱觀近年來中國濕地保護工作歷程,雖然起步較晚,但保護力度大、措施有力、成效明顯,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點,許多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中國政府先后獲得“獻給地球的禮物特別獎”、“全球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杰出成就獎”、“濕地保護科學獎”、“自然保護杰出領導獎”等國際榮譽。

在《濕地公約》第11屆締約方大會召開期間,《濕地公約》秘書長在會見中方代表團團長時說:“中國的濕地保護工作,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貴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6:32
生態之旅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2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茶葉通訊(2017年2期)2017-07-18 11:38:40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91伊人国产|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h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激情99|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亚洲αv毛片|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毛片网站在线看|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伊人久久婷婷|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99在线观看国产|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特一级毛片|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青青极品在线|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日韩毛片基地|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国产美女免费|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高清视频一区|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五月婷婷伊人网|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靠逼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五月天| 性色一区|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91青草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一级毛片|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91青青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