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鵬+朱愛琴
摘 要:在實地調查和大量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首先從三個方面回顧新疆小微企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然后從四個方面總結了現階段新疆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最后從六個方面給出了對策建議。建議一:正確認識小微企業的特質,變政府扶持為市場引導。建議二:各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觀念,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建議三:加大政策的“落地”力度。建議四:以“短、平、快”項目促進小微企業長遠發展。建議五: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建議六: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新疆;小微企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11
1 新疆小微企業發展取得的成績
截止2014年底,新疆私營企業已達84.81萬戶,注冊資金6542.86億元,從業人員725.59萬人;個體工商戶165.33萬戶,注冊資金827.31億元,從業人員達303.80萬人。量多面廣的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新疆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撐。到2013年底,新疆小微企業創造的產值約占新疆GDP的33%左右,其數量已經占到新疆各類企業總數的95%之多,納稅約占37%.具體來說,新疆發展取得了如下成績:
1.1 成績一:發展速度快
近幾年是新疆小微企業的快速成長期。2011年--2013年新疆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及其可比價格增速都有相當大的增長,工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87.4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57.6億元,而工業增加值可比價格增幅則從9.9%增長到16.2%。
1.2 成績二:產業分布面廣
新疆小微企業已經嵌入到新疆經濟社會的許多領域。據調查,截止2013年底新疆小微企業已經涉及到有色金屬開采與加工、煤炭勘探和開采、交通運輸、批發零售、餐飲及酒店服務、商貿流通、建筑建材、民生服務、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企業管理咨詢等行業,且成為行業中較為活躍的創新主力軍,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
1.3 成績三:小微企業成為新疆創業富民的基點
近年來,新疆小微企業在各項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實現了持續穩定的發展。新疆小微企業成為拉動新疆就業率上升的重要力量。截止2013年底,新疆小微企業吸納了全區75%左右的就業人口,而且這其中有相當大比例是創業帶動的,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新疆創業的主要平臺。
2 新疆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成績的背后,我們也應該看到新疆小微企業與內地同行業小微企業存在的差距,應該看到新疆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問題一:與內地省份相比差距大
在快速增長的背后,新疆小微企業與內地省份和小企業之間仍有明顯差距。 例如,企業就業指標的平均數,新疆工業企業規模顯示規模太小,從2011年到2013年的數據,新疆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的平均就業人數分別為:5.34人和6.58人,而同期北京規模以下工業企業該指標的數據則分別為:12.48人和14.95人,同時期內蒙古為:8.42人和8.95人,青海省為:3.74人和5.78人,在該指標上新疆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只略高于青海省同時期的數據,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新疆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的規模不如多數內地省份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大。
2.2 問題二: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
新疆小微企業涉及許多傳統產業,涉及少數新興產業。他們大多集中在食品,農產品加工,傳統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等行業,從事科技,咨詢和軟件產品及服務類別少。根據調查,2012年,新疆中小企業在農業相關,制造業等行業中占所有中小企業占21.1%,并分布在咨詢,市場調研等商業服務占中小企業比重低于8.13%,分布在計算機,軟件等行業中占所有中小企業的比重均低于4%。新疆中小企業生產低檔次,單品種產品。大多數農產品集中在初級產品,如食品,水果和蔬菜,毛皮和棉花,以及農產品的深加工。批發業更集中在農畜產品,谷物等初級農產品批發,低技術產品的這類產品,低附加值產品等在產業鏈中“微笑曲線”在底部。
2.3 問題三:壽命短,企業平均經營周期不長
壽命短是我國小微企業的通病,新疆小微企業的壽命比內地小微企業還要短。根據有關專家的計算,我國內地小微企業的平均經營周期為6-7年;而根據調查的數據,新疆小微企業的平均經營周期不足6年。根據《新疆中小企業統計年鑒2007-2011》的數據顯示,2010年新疆處于停(歇)業、關閉和破產的中小企業占全部中小企業的比重為17.8%左右,也就是說有8000多家新疆中小企業暫時性地或者永久性地出了市場,這說明新疆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不佳。
2.4 問題四:存在政策上的“玻璃門”
“玻璃門”寓指那些看得見,但是想拿拿不到,只可“遠觀”的東西。近年來,中央和自治區針對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但到具體的執行層面,許多地方政府要么不能正確認識小微企業發展對地方經濟繁榮的重要性,要么出于部門利益和短期出“政績”的考慮,更多關注于區域內大型企業和招商引資企業的發展,對小微企業不夠重視。沒有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致使優惠政策難以普惠區域內的小微企業,很多優惠政策停留在紙面上,出現“看得見、摸不著”的玻璃門現象。
3 新疆小微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對策建議一:正確認識小微企業的特質,變政府扶持為市場引導
現階段無論是新疆各級政府還是學者大多把小微企業的發展與社會穩定、擴大就業相聯系,過分強調其社會功能而忽略其經濟功能。例如,在新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 許多政府官員和學者提出了解決財務貢獻或低利率貸款的方案,要么增加特殊津貼基金,要么是給予稅收優惠。但無數的實踐證明,依靠財政投資滿足大多數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是脫離了事實,因為,畢竟,政府的金融資本是有限的,和財政指出許多方面是剛性的,政府稅收信用的大小也是非常有限的。和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面臨高交易成本和風險,依靠低利率的銀行和承擔風險損失,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了很長一段時間。這種分析不是否認政府支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有限的和輔助,基本的思路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是市場原則。
因此, 解決小微企業的問題必須解決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要統籌兼顧小微企業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變政府扶持為社會引導。
3.2 對策建議二:各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觀念,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
發展小微企業是新疆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途徑。新疆的發展既需要“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又需要“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在大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上,各級政府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兩個輪子一起轉”的思想,切實把促進區域內小微企業的發展作為政府的重要工作來抓。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進一步開放小微企業可以進入的領域,給小微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發展自由。
3.3 對策建議三:加大政策的“落地”力度
新疆小微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新疆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策引導,各級政府要加強中央針對小微企業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要及時結合自治區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各地方特點的配套措施,做優惠政策與小微企業之間的“接線人”和潤滑劑。自治區各級政府要制定小微企業發展的年度計劃,并將小微企業的發展績效作為考核相關部門和個人年度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標,并以此作為對部門和領導者個人獎懲的重要參考。
3.4 對策建議四:以“短、平、快”項目促進小微企業長遠發展
小微企業的特點是“規模小、資金少,經營靈活”,因此如果有一些投資所需資金少、投資回收期短、投資見效快的“短、平、快”項目給予小微企業,那么可以增加小微企業的經營范圍,增強企業盈利能力。“短、平、快”項目,“短”指周期短,“平”指就地就近,“快”指見效快,具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特點。“短、平、快”項目主要包括民族手工業、紡織服裝服飾產業、清真食品加工業、商貿物流、新型建材及加工組裝產業、維吾爾醫藥、農副產品加工業等。新疆各級政府要合力共舉,努力推進“短、平、快”項目建設。
3.5 對策建議五: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新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客觀原因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過少。因此盡快建立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中小型商業銀行是解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關鍵。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的中小型商業銀行要依靠廣大民營資本參與,尤其是要吸納那些大量游離于新疆金融體系之外的民營資本。新疆各級政府要鼓勵、帶動民營資本參與區域性商業銀行體制改革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緩解新疆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融資困難。同時,也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建立健全各種風險防范機制。
3.6 對策建議六: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新疆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努力營造有利于小微企業發展的輿論和現實環境,使小微企業在解決就業、增加財政收入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全社會中所共知;新疆各級政府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努力提升政府服務質量,盡心盡責地為區域內小微企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努力改變小微企業受歧視的現狀,努力使小微企業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