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冬花
【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養殖業不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其中淡水小龍蝦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促進了淡水小龍蝦的養殖不斷的發展,小龍蝦的供應經常在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這就使得了淡水小龍蝦的養殖面積不斷擴大,養殖技術不斷提高。本文擬就淡水小龍蝦養殖技術進行探討,供參考。
【關鍵詞】:淡水小龍蝦;養殖技術;關鍵環節
近幾年來,淡水小龍蝦在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也就導致在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促進了大部分的人投入小龍蝦的養殖中。要合理的養殖小龍蝦,首先要掌握養殖的關鍵技術。
1 營造良好的池塘條件
一般來說,都要選擇通風好、向陽、水源沒有污染、土質可以保水的地方建起池塘。而且就池塘來說,要有暢通的給排水及完全的防盜設施,周圍要圍起防逃墻,材料可選用網紗、竹片等,高度一般為0.5m。水深一般在1.5m以上為好,池塘占地最好為5-10畝,底部平坦為沙泥,池壩比例為1:3-4。在池內種植大概 1/3占地面積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蘆、水浮蓮等,產生浮游植物供龍蝦食用,并可以為龍蝦避蔭提供方便。設立一些以磚頭、石塊、輪胎、瓦礫等材料做成的蝦巢,作為小龍蝦的棲息地。
2 蝦苗的選取和放養
淡水小龍蝦一般都小怕大、強欺弱,所以,一個池塘的蝦苗規格一定要相同。在投放時間上,一般選取傍晚或者黎明,可以避免水溫差過大。在投放前應該先把少量的池水倒入運蝦容器中,等到容器里水溫和池水水溫相近時再倒入池塘。
2.1 清池,在對蝦種進行放養之前20到30天時,要做一些活動如把池塘的水排干,消毒暴曬,整理池埂,清除池塘中的淤泥可使用漂白粉等藥物,徹底的對池塘消毒。
2.2 施肥,在第一次施肥之后,要根據pH值、水色、透明度的變化等條件,追加化肥,保持池塘水的水色保持在淡綠色和茶褐色中,pH保持在7.5到8.5之間,透明度在20到30厘米之間。
2.3 種草,在蝦種放養之前要在池塘周圍和池底種植水草,面積在三分之一左右,多選用伊樂藻、苦草等,水草可作為食物和棲息場所,也可作為隱蔽、蛻殼的場所。
2.4 安裝過濾網和防鳥網,一般在進水口安裝過濾網,防止敵害生物混入,安裝防鳥網防止水禽侵害小龍蝦。
進行蝦種放養的時候,注意控制蝦種的數量,由于當前的蝦苗沒有達到產業化的程度,因此畝放在50-100公斤內,規格大約是100-200只每公斤,如果要放大種蝦的規格,那么畝放就要保持在80公斤左右,要合理的控制好蝦種放養的數量。
3 飼料的種類和投放
3.1 餌料的種類
在小龍蝦生長初期,在稚蝦階段,飼料多以輪蟲、橈足類、枝角類或者水生的昆蟲幼體為主。當稚蝦長到1.5至3厘米的幼蝦階段時,將魚肉等動物性餌料制成小顆粒,投碎細的飼料。當幼蝦漲到5到8厘米的中蝦階段時,把餌料加工到一定規格喂食即可。成蝦階段時,投喂的餌料可以粗制一些,總之投放餌料要做到“兩頭精,中間青”。
3.2 投喂的方法
餌料的投喂要按照體重來計算,根據天氣、蝦的活動和水質狀況適當的投喂,按照一定的比例來投喂干料餌料,是小蝦體重的7%-8%,中蝦體重的5%和大蝦體重的2%-3%。天氣良好可以多投喂餌料,天氣出現連續陰雨的狀況,可以少投喂。蝦發病季節少投喂,正常生長時多投喂。投喂餌料保證時間的規律性,在每天的上、下午投喂一次,下午投喂數量占主要成分,占總數的70%,注重投喂的定時、定量、定質性。
4 水質管理
4.1 水草種植
淡水小龍蝦的養殖和河蟹的養殖一樣,需要注重池塘中水草的養殖,如果想養好蝦就一定要先種好水草。池塘中有豐富的水草,能夠維持池塘中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小龍蝦養殖的成功率。池塘中的水草是小龍蝦的棲息和隱蔽的場所,能夠減少小龍蝦之間相互傷害的幾幾率,還可以凈化水質,為小龍蝦的生存提供新鮮干凈的餌料。平時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確保池塘中水草的資源量,隨時注意水草的添加和移栽,保持池塘中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證水草的合理數量,確保促進小龍蝦養殖的成功。
4.2 水質調控
水草的種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水質的好壞。雖然小龍蝦的適應和生存能力很強,但是如果水質過低,也會影響小龍蝦的產量,因此要去的高產量的小龍蝦,在養殖中一定要注意池塘水的質量。在夏季時天氣過熱,要適當的提高水位,穩定控制池塘中的水溫。在發現小龍蝦反應遲鈍時,要注意向池塘中注入氧氣,或者開動增氧機增氧。
5 病害防治
淡水小龍蝦雖然在抗病能力上比一般的青蝦河蟹等水產品強。但是人工養殖與自然生長畢竟還有很大的距離,故在病害的防治上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5.1 爛鰓病
爛鰓病產生原因是由絲狀細菌引發的,是由于細菌吸附在小龍蝦的鰓上,之后大量的進行繁殖,就會嚴重的阻塞鰓部的血液流動,妨礙小龍蝦的呼吸,可使得小龍蝦的鰓絲變黑并且發霉腐爛。防治方法:使用水博士等物質在全池內潑灑,清理池塘中的病害。其次是要定期的清除池塘中的污染物和殘留的餌料,定時的注入新水,保持池塘的干凈和水體的環境,保持池塘的生態平衡,避免水質被污染,不利于小龍蝦的生長。
5.2 黑鰓病
黑鰓病產生的原因是真菌中的半知菌導致的,主要癥狀是下龍蝦的鰓絲逐漸由微紅色慢慢變異成了淡褐色或者褐色,最后變成了黑色,嚴重的引發小龍蝦的鰓部萎縮,功能徹底的簡化,反映較遲鈍,最后嚴重的呼吸出現困難致死。防治方法:首先在放養蝦苗之前,要用生石灰等化學用品將池塘徹底清洗干凈,保證池塘中的溶氧充足,池水經常換,保持池水的清新,及時清除池底的雜物和殘餌。
6 捕撈
由于淡水小龍蝦生長速度很快,在本年就可以進行捕撈,一般有干捕和網捕兩種方式。將網在傍晚放于池邊的淺水處,第二天早晨就可以收網了,反復網捕后將池水放干,再利用抄網進行干捕。如果池內小龍蝦密度過高,還可以輔以撒網、拖網等工具捕撈,捕撈最好在夜里進行。
總之,隨著近幾年養殖小龍蝦事業的興旺,養殖小龍蝦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就使人們越來越重視小籠蝦養殖的關鍵技術,以創造更高的養殖利益。
【參考文獻】:
[1] 王玉堂,胡紅浪.淡水龍蝦的種類及養殖技術[J]. 中國水產1994(8)
[2]楊正鋒.淺談淡水小龍蝦養殖成敗的幾個關鍵環節 [J].河北漁業,2010(5).
[3]宋長太.大面積蟹池混養小龍蝦生態養殖技術[J].中國水產,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