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瑤+趙崢
【摘要】:二十一世紀,人口老齡的速度加快,而我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大國,家庭模式已逐漸呈現出四二一的模式,家庭養老負擔加重,在中國提倡城鄉一體化的同時,城市養老院已逐漸發展成熟,而鄉村養老問題被滯后,如何發揮鄉村的養老功能,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方面,也是鄉村價值的重要體現,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鄉村的養老價值及其實現條件。
【關鍵詞】:鄉村養老;城鄉一體化;
1、城鄉一體化的提出,對發揮鄉村養老功能,開辟新的養老空間,打造適合養老的新型鄉村社區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鄉村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調査發現,“空巢”是最大的問題,子女外出,只有年老的父母獨自生活。鄉村中醫療設施衛生僅僅能滿足賣藥看普通病癥,如何贍養老人,不只是在物質上滿足他們,或許一堆的錢財也解決不了晚年內心的孤獨。1898 年,霍華德《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出版,在書中他提出了田園城市的概念:“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能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 ]。”這個理論把城市的高效率、高度活躍的城市生活和鄉村環境清新、美麗如畫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擺脫當時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困境。老年宜居城市,在本質上應是現代田園城市。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首次前瞻性地將健康、生態這些詞與城市建設相互聯系,它實質上是當下建設老年宜居城市的理論雛形。田園城市,其特征有3個,即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一體。
2、鄉村沒有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卻滿足了老年人對養老自然環境的需求,農家院落、鄉村公共空間、一樣的熟人社會,滿足了老年人聚會交往和情感需要;鄉村中的老年人對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擁有很深的情感,所以提倡鄉村養老院的建設,即滿足了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需要,同時兼顧了他們的情感所需,是保持一個理想健康的重要條件。村落養老模式對城市和鄉村均有影響。首先,鄉村環境自然怡人,可以吸引城里老年人進鄉村養老緩解了城市的壓力。隨著部分老年人的進村養老,可不同程度緩解城市住房、交通和醫療等方面圧力;其次,鄉村養老建設,可以組團式建設醫療站,以臨近的鄉村成團,引入城市中高水平的醫療人員與設施,他們憑借著自己較高的文化素質為鄉村文化建設注入文化憑借自己的專業技術,可帶動鄉村醫療發展,成為支持和幫助鄉村養老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次,城鄉一體化鄉村養老院的建設,解決了鄉村空殼化和宅基地的閑置問題,不僅減緩或在一定程度阻止了鄉村的衰敗,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鄉村養老的實現可架起城市和鄉村溝通的橋梁,促進城鄉文明結合。但是應該看到,城鄉結合部諸如村落基礎設施、衛生環境、醫療條件、宅基地制度等鄉村環境,還存在很多不能適應老人養老需求的方面,規劃發展鄉村養老院,在鄉村環境的奠定下,如何讓鄉村養老院環境更加貼近自然,讓城市老人以及鄉村老人都有家的感覺。
3、鄉村養老院景觀的建設要從各方面考慮老年人的生活習性,所以設計研究景觀規劃時,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3.1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都逐漸下降,在較為復雜的室外空間中可能會感到不適,所以靜思與參與空間較多。有時為了方便管理,室外空間過于開敞,但整體養老院對外又過于封閉,而鄉村養老院景觀應當打破這一封閉體系,鄉村中車流較少,所以養老院景觀環境應與外部有所呼應,又要在各方面的保障中做到最佳,無障礙系統是室外景觀重要保證之一。無障礙的設計就是針對老年人機體能力下降,保證他們可以正常的活動。
3.2 空間處理上應當以開敞和半開敞空間為主,針對老年人視力下降,養老院中標識設計以簡單的形體和鮮艷的顏色為主,夜間照明燈具多用亮度較高的。針對老人的活動能力下降,應在養老院建筑外,開敞空間中做活動設施,盡量豐富老年人活動空間,鄉村養老院的建設,可以設立一些生態菜園,讓老人參與其中,略顯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心鏡。針對老年人安全設計,盡量以坡道和平路為主,老年人的身體協調能力較差,所以在設計道路及鋪裝時,以鑿毛石材為主,避免下雨滑倒。
3.3鄉村養老院的建設,重點是在醫療設施及室外環境上,而老年人住宅則不必過多,選址本身在村落聚集地,考慮到老人對自己屋舍的留戀,從精神層次上,可以讓臨近獨住老人回到自己的屋舍,而有年事以高,身纏疾病的孤寡老人,行動能力弱可以住在養老院內,方便醫護人員的照看。
3.4養老院屬于集體居住形式,戶外景觀環境的目標就是要為老人創造有家庭感的居住的室外延續空間,讓老人們覺得在室外活動像是在自家的花園庭院里一樣安全舒心。鄉村養老院中的老人大都來自于臨近的鄉村,熟人空間會讓老人更容易接受,但除了開敞與半開敞空間的建設,還要設一些小的私密空間,主要是為了針對性格較為孤僻的老人,給她們可以靜思獨處的空間,對于這些老人來說如果有一個可以自己控制的戶外空間換來宜人的陽光、空氣、花草,改變一下生活氣氛是很理想的。因此在養老院的戶外空間設計中提供一些個人的具有私密性的空間也是非常必要的。但這種私密空間的建設不能太過于偏僻,以動帶不動,以樂帶悲。而且一改原來鄉村附近的養老收容所模式,不是給老年人一個大操場,而是讓他們晚年有自己家的同時可以過更高品質的生活。
養老院綠化的配置,在鄉村本身倚靠天然的環境優勢,養老院中的植物選擇,多以功能性植物為主,例如晚香玉、除蟲菊、薄荷、龍柏等可以驅蚊蟲,除功能性植物外,另設觀賞性植物,鳥語花林。部分老年人由于身體原因,無法進行戶外觀賞,則要考慮建筑周邊的室外綠化空間,可以很巧妙的在室內也能感受四季之變。
4、結論
本文通過對鄉村養老環境的調研分析,找出問題,提出其適應鄉村老人生活的養老院環境建設,根據老年人的不同特質,分析養老的戶外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養老的供需已經增大,倒金子塔的形式增強,社會養老滯后,養老戶外環境較差,針對這些問題,發展研究鄉村養老院,完善養老設施及環境,空巢老人才會在晚年有保障,城市與鄉村一體發展,將鄉村組團的養老模式及觀念深入鄉村,共建城鄉養老,提高鄉村的養老觀念,打造療與養結合一體的鄉村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