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鈞+++蘇春雷
【摘要】:我國是屬于文明古國,具有很長的發展歷史,我國的古建筑藝術特色鮮明,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科學價值,保護好文物古建筑是當代文物保護的重要任務,在當前文物保護修繕工作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利于文物古建筑價值的保存,如何修繕文物古建筑讓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存是當代文物保護工作者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措施
1、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的重要意義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朝代的變遷,在不同朝代人們的生活、思想以及價值觀等都具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在居住環境方面,各個朝代的居住習慣也有很大不同,在建筑的外形、用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同時代的建筑都體現了我國歷史上的時代特點,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文物古建筑重要的物質人類文化遺產。文物古建筑不僅包含有各個朝代流傳下來的工匠藝術,還體現出政治、經濟等社會信息,這些文物上所具有的信息非常珍貴,對研究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建筑也可以被當成一種文化載體,它并不是簡單由木材或者磚塊搭建和堆砌而成的,而是記載著當代社會上豐富的歷史信息。例如,當代建筑的樣式、工藝以及文明的發展程度等都可以通過建筑來體現,因為建筑是真實、直觀存在的,所以它所體現的信息甚至比歷史文獻都要可靠,因此,可以把文物古建筑作為可靠的歷史教材,科研價值非常大。對于古建筑文物和修繕要特別慎重,對染修繕可以讓文物更加完整,增強美觀性,提高觀賞價值,但是在繕中不可避免的會改變文物古建筑原有樣貌,每一次修繕都會使原本存在的歷史信息消失,修繕的次數越多,所丟失的信息也越多,文物古建筑的價值也會逐漸變低。為了對文物古建筑更好地進行保護,對文物古建筑的修繕必不可少,但為了使文物古建筑的歷史價值盡可能的保存下來,在對其進行修繕時,要重視其歷史信息的保存,也就是說要考慮如何把文物更長久的保留下來,而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其美觀性和觀賞價值,這樣才能通過修繕來對文物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讓文物古建筑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2、文物古建筑修繕需要遵循的原則
首先,對文物古建筑進行修繕時要慎用落架大修。文物建筑本身就是一個歷史載體,包含有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融入在建筑的工藝、外觀、構造等方面,建筑是一個整體,只有在完整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出其所包含的歷史信息,當進行落架大修時,其原本的完整性就會被打破,即使修繕中對其進行了恢復,但畢竟是重新組合了一次,無法與原本的建筑做到完全的一致。另外,在落架中不可避免地會建筑的一些部分有損壞,包括木質構件、彩繪等,在修繕中還需要對一些腐蝕、老化嚴重的構建進行替換,這樣就打亂了古建筑的原有材料的組合,也是歷史信息大量的丟失。在文物的修繕中,要注意建筑構件的替換方面的事項,不可輕易使用新的構建來替換舊的構件,原有的構件如果可以使用,就盡量使用,需要的加固的,加固后使用,遵循以養護為主的原則,建筑能夠小規模修復,就不要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并且主要在修繕時,盡可能采用與原本建筑材料一樣的材料、工藝進行修繕,這樣也是最大化保留古建筑的歷史信息。在對古建筑的墻體進行修繕時,一般都會注重外表的一致,但是很容易忽略墻體材料的一致,因為古建筑墻體的材料大多是土坯,其工藝比較繁瑣,材料不好制作,一般都會使用磚塊如青磚、紅磚等來代替土坯,還有的古建筑的墻體中被摻入水泥,雖然這樣的修繕方法可以是古建筑的墻體得到加固,但是古建筑本身所包含的歷史信息也被破壞。
3、文物古建筑修繕首先要建立檔案資料
第一,做好科學技術資料的檔案,這一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古建筑的文字檔案、發展歷史以及以往的修繕記錄,目前古建筑的殘缺程度,修繕措施、所需材料以及需要修復的面積等。還有就是建筑的土質檔案,主要包括建筑的各種視圖,平面圖、剖面圖等。照片檔案主要包括古建筑的內景、外景以及在整體環境的照片,具體破損部位的照片,修繕前后的對比照片以及修繕所用材料、工藝等的照片等。第二,做好行政管理文件檔案,行政檔案是是對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級別以及管理機構、保護規劃文件、和修繕報告、以及上級對修繕工作的批示,具體施工開工、進度、竣工等報告等。但在實際建立文物古建筑檔案資料時,就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無法建立完整的檔案資料。一些基層文物部門受資金和人員的限制,難以收集到完整的資料,或者收集到的信息不夠客觀、準確,這樣在會意識很多古建筑特有的歷史信息。因此,文物建筑維修不僅要重視建立完整的檔案資料,還要進行隨時的記錄,補充在進行修繕過程中所發現的具有一定價值的信息,豐富古建筑資料的內容。
4、文物古建筑單位要建立規范的修繕制度
雖然國家出臺了文物的保護的相關法規,但是在實際具體的修繕工作中,并沒有明確的施工標準、規范以及檢驗標準,因此,在實際古建筑的修繕中,施工具有很大的隨意,這不利于建筑的歷史信息的保存。一般古建筑修繕中項目繁多,工序復雜,例如木構架、屋頂、墻體等,都是需要進行修繕,修繕工作難度較大,因此,在修繕時出現很多不規范的現象,對不利于文物的保護。針對這種現象,建立規范的修繕制度,對實際的修繕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利于文物古建筑歷史價值的保留。
結論:
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修繕具有重要意義,對文物古建筑進行修繕需要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文物古建筑進行修繕首先要建立檔案資料,建立規范的修繕制度,并且重視保護文物古建筑的歷史環境風貌,建立長效機制,長期對對古建筑進行保護。總之,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國建的重視,認識到文物古建筑是最能具體和承載文化的載體,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文物保護工作要持續進行,使文物能夠得到更長久的保護,為后代留下更多具有價值的歷史信息。
【參考文獻】:
[1]馬炳堅.談談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修繕[J].古建園林技術,2002,04:58-61+64.
[2]馬炳堅.談談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修繕[J].建筑史,2003,01:189-196+251-252.
[3]馬炳堅.《威尼斯憲章》與中國古建筑文物保護修繕[J].建筑史,2009,02: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