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也就是說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對學習的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學生“樂知”?現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論述:創設引發興趣的教學情景;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親自參與教學過程,在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利用化學學科的內在美,來感染學生。
一、創設引發興趣的教學情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才能更快地走到學習中,進行快樂地學習。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自然學科,其學科特征貼近生活,易于激發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創設情景?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利用生動的故事,即選取緊扣教學內容,有啟發性和教育性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乙醇時,可以引入杜康的釀酒故事,以及許多贊美酒的詩篇來讓學生了解酒的文化,近而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
2.利用針對性的問題,就是根據新授內容設計富有啟發性的、有意義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講酯的水解時,可以問在吃飯時,盤中的油為什么漂起來?手上的油污如何除去?
3.利用合理的實驗,就是利用實驗過程、結果等大量的、新奇的、能刺激感性的信息,結合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欲望。例如,在做鈉與水的實驗和鈉與乙醇的實驗時,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他們的不同點,最后總結出結論。還有《鮮花三變》《滴水生煙》《番茄電池》等有趣的實驗讓學生更喜愛實驗,喜愛化學。
4.利用各種媒體,如實物、模型、圖片、圖表、數據、影視、錄象等,可以引導學生更直觀的觀察,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原子結構時比較抽象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Flash動畫。
5.利用生活中的生動實例,激發學習興趣。比如鐵器生銹,石膏點豆腐,河流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向傷口處涂牙膏可以止血止痛,雷雨發莊稼,宇航員氧氣的來源,酸雨的形成及治理等。
二、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構建快樂的學習氛圍。
1.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是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的重要保證,營造民主的、活躍的、融洽的課堂氣氛,教師應體貼、愛護、理解、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與學生交流、互動、共同學習,讓學生獲得快樂的感覺。具體來講,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使學生在民主、平等、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習, 敢想、想問、想說,放飛自己的思想,大膽的交流。另外,在學生生病時要多安慰,更應該及時的給予必要的幫助。
2.安全的學習環境。不給學生施加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壓力;指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采用鼓勵式的教學評價機制,變學生的被動評價為主動參與評價,多鼓勵他們進行自我評價。比如,建立化學學習檔案,可以更好地記錄自我分析學習歷程和現狀,評價自己的學習特點和態度,這樣就會將學習外在的壓力轉化為內在需要,學生就會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與進步,從而善待自己,自覺而又快樂地學習化學。
3.自由寬松的學習空間。例如,給學生自由的學習時間、學習環境與探究活動的工具,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對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大膽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成績作出正確的評價。比如,對待學生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使所有的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很大進步。另外,還應提供安全的實驗環境,讓學生不僅喜歡實驗,還要敢于做實驗,從而體現操作的樂趣。進而更主動地去學習化學。
三、讓學生親自參與教學過程,在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現代教學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行快樂地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1.激發學習興趣,滿足與發展學生的需要。可以利用現有的知識和學生原有知識的矛盾、原有知識解決不了新問題的矛盾、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來激勵學生主動去學習。如初中學習銅不與硫酸反應,而高中卻介紹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如向溶液中通氧氣、加入硝酸鹽、或采用電解裝置等。這就使學生在認知上產生矛盾,激發學生去學習。
2.讓學生親自參與多種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定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自己學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質疑的精神。在活動情境中,教師要始終扮演倡導者、組織者的角色,讓學生成為導演、演員,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找到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在展示中認識自己,學會尊重別人,欣賞別人。
例如,在探究鐵離子的氧化性時可以給出必要的儀器和目的,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在中和滴定實驗時,也可以這樣做,正確引導讓學生去做,去總結。這樣通過學生親自探究,學會觀察、實驗、比較、分析、推理及解決一些基本的實際問題,掌握探究的過程和獲得成功的快樂。
四、利用化學學科的內在美,感染學生就學科本身而言,化學比其他學科更能創設快樂的環境。
1.實驗美。
清潔光亮的玻璃儀器的自然美、整齊有序的排列方式裝置美、引人入勝的化學反應美體現出原子或分子間識別和組裝過程的動態和諧美。
2.規律美。
比如,客觀存在的化學物質、化學實驗、化學變化等,這些知識繁雜難記,但都有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只有掌握這些規律,就會認識化學學科的內在美。例如,世界中的千萬種化學物質都包括在一張小小的元素周期表中,并反映其變化規律,學會從學習方法上簡化其過程,從而有效快樂學習化學。
3.應用美。
化學科學是生命、環境、能源、材料、信息等技術的重要基礎,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作出巨大的貢獻。化學的這種應用美,可促使學生更加熱愛化學,獲得快樂學習化學的心理。比如,經常喝茶葉更易得腎結石,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的形成,五顏六色和功能各異的玻璃的形成。
總而言之,應該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愿而又輕松快樂地學習,讓學生不再感到化學繁難,讓化學課堂變的有趣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