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嬈嬈 沈陽工學院
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瑜伽干預實驗研究
徐嬈嬈 沈陽工學院
網絡成癮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點問題。本文以瑜伽運動作為干預手段,篩選出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進行干預實驗研究,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情況,旨在探索出具有針對性的大學生網絡成癮干預措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大學生 網絡成癮 瑜伽干預
1.1 研究對象
采用《中文網絡成癮量表》對本校大學生進行測試,選取有網絡成癮的60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人。
1.2 研究方法
①實驗控制法:依據本次實驗的研究目的,根據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特點,設計出詳細的實驗內容,根據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瑜伽運動基礎進行科學合理的瑜伽時間安排。
②瑜伽干預設計方案:在此次瑜伽干預實驗中,瑜伽的動作難度由易到難,每周的一、三、五為訓練日,每周三次,每次的時間為19:00--20:00,鍛煉時間為一小時。鍛煉周期為10周,前兩周為準備期,主要學習瑜伽的基本動作和基礎知識,之后八周為正式鍛煉周期。
③統計分析:此次實驗的統計資料均用平均數±標準差(X±0)表示,數據的分析通過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顯著性水平取P<0.05,非常顯著性水平取P<0.01。
進行瑜伽干預后的網絡成癮大學生對比情況明顯,根據《中文網絡成癮量表》得出相應的得分變化,如表1所示。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網絡成癮量得分相近,進行瑜伽干預實驗后,實驗組的得分遠低于對照組,并且,輕度和重度成癮者的網絡成癮量的分明顯降低。(注:表1中##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01)。
表1 實驗前后網絡成癮量得分情況
表2 實驗前后大學生網絡成癮癥狀變化
表2表示實驗前后大學生網絡成癮癥狀變化。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大學生網絡癥狀差異不明顯。實驗后,實驗組在強迫上網行為、上網戒斷反應以及網絡成癮耐受這三項癥狀上呈現非常顯著性的差異,在人際健康問題以及時間管理問題上呈現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由于為進行瑜伽干預,網絡成癮癥狀比實驗前有所加重。(注:表2中#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01)。
在進行瑜伽干預教育結束2個月后,利用同種測評方式對實驗組的大學生進行回測,測評數據顯示,受試者網絡成癮狀況測評結果與實驗結束時的分值差異不明顯。通過教師回訪得知,受試大學生在這兩個月期間身體和心理情況得以恢復,精神狀態良好,未出現戒后反彈現象。
3.1 實驗前的測試結果分析
利用《中文網絡成癮量表》對大學生的網絡成癮情況進行檢測,所得數據進過檢驗分析得出差異不明顯。說明在進行瑜伽干預前,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狀況基本相同。
3.2 實驗后的測試結果分析
因為十周的瑜伽鍛煉時間與大學生的上網時間重疊,這有效的減少了接受實驗的大學生的上網時間,滿足了他們的價值需求,轉移了受試者的注意力。
3.3 實驗回測的測試結果分析
回測結果表明,受試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況逐漸恢復,瑜伽干預教育結束后并未出現反彈現象,學生還積極參與瑜伽鍛煉,說明大學生網絡成癮狀況正在朝積極的方向發展。瑜伽干預的形式代替了原有的消極應對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的模式。
實驗證明瑜伽干預的方式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預防和戒除有良好的作用,能轉移大學生的注意力,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在練習過程中,增加與同伴的交流機會,提高大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取代了通過上網逃避現實的方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瑜伽干預實驗結果表明其取得了理想的實驗效果,但由于網絡成癮問題具有反復性的特點,因此,需要進行長期的跟蹤觀察。
[1]任建華,敖祖輝,賀春林,李博,魏佳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體育運動干預實驗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4):93-94
[2]趙輝.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運動干預研究[J].科技信息,2010(31):I0124-I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