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浩
摘 要:電力系統作為新時期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和提升人們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怎樣才能從電能的生產環節到用電環節保持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是目前電力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等相關方面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以期對今后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標準;平衡性;效益性
中圖分類號:TM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5.042
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安全關系到地區甚至是國家的正常、有序運轉,它一直都是人民政府密切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因停電造成的經濟等方面的損失,世界各個國家的電力企業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財力進行相關問題的科研工作。因為電力系統本身具有復雜性,在正常運轉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將停電這一問題完全杜絕仍舊是一大難題。本文就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標準化進行研究。
1 供電系統安全穩定標準實施的必要性
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標準化的深入踐行,能夠在一定限度上為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提供保障,并借助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標準的優勢與水平,確定其運行方案,進而為電力系統的規劃、設計以及應用等方面提供指導。在電力系統日常運轉工作中,安全與穩定的標準化是其運轉的重要保障與最終目標。供電系統安全穩定標準實施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2方面:①能夠保證運行中幾乎全部的機械設備都不超出規定的電能、電流、時間及頻率;②能夠保證正常地為社會生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連續、平穩供電,使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同時降低因電壓變化、電流變化或者功率變化造成的電壓與頻率紊亂問題出現的概率。
2 供電系統安全穩定標準化的有效措施
通常情況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標準化分為2個方面,即電能的穩定分析和電能的安全分析。經常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2種:①二次同步分析、無功率電壓分析、靜態穩定或安全分析、保持穩定分析等。其中,無功率電壓分析是對供電系統中電壓水平與穩定情況的分析,保持合理、穩定的電壓等級,為電壓調試提供充足的依據,突出供電系統中的薄弱點;靜態穩定,即對供電系統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穩定性作出判斷與分析,為電力系統的靜態輸送與靜態儲備提供物質保障;保持穩定分析,即對標準的運行方式與故障種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對的穩定方法,安裝相符的繼電自動保護裝置。②靜態安全,即針對供電設備中運行的元件存在超荷載能力或電壓水平的衡量分析方法,多數情況下都在核查內部結構強度對運行安全的影響。
3 安全穩定標準方案的設計與應用
3.1 供電系統的平衡性
在供電系統中,其安全穩定標準一共可以分為以下3個級別:①為電力的運行與穩定供電提供可能;②促進供電系統的平穩運行,容許出現在所承受范圍內的負荷;③當供電系統的正常、平穩運行受到阻礙時,為了避免發生系統崩潰而相應地降低供電系統的損失。
長期以來,國內供電系統設計與規劃以及調度未能實現高度的統一,而是將其分成2個工作運轉的系統,在設計規劃和電力調度方面未能實現平衡,特別是新時期電力企業面臨企業內部的改革以及在世界市場經濟的壓力下,這2方面工作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對此,應該著重在電力系統的設計規劃階段,加強與電力調度的平衡工作,將具體的設計規劃信息與平衡數據相結合,并將相結合的產物應用到具體不同級別的設計規劃工作中,進而極大程度上地促進供電系統安全、平穩地運行。
如果處在第三個級別的安全穩定標準中,在系統本身遭遇攻擊時,應該提供解決的緊急預案,盡可能杜絕出現系統崩潰問題且防止較長時間停電,降低負荷損失,主要分為拒絕動用開關、多方位出現故障、調試設備無效等相關問題。因而在具體設計規劃階段,應該將平衡調度作為主要考慮內容,創建統一規劃化的穩定、安全方法。
3.2 供電系統的效益性
因為建設供電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與人工勞動力,所以在設計規劃工作中應該特別重視這2方面的問題,將建設投入資金有效利用,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空間,避免資源浪費。
在設計階段,應該將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分析對比,既要確保安全性,又要確保穩定性,將二者有機統一。但在設計階段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相對比較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國內還未建立起一套適合供電系統安全穩定標準的評估體系。
現階段,在我國的配送電工程中,經濟評估相對而言較容易,但在電網建設工程中重點則在安全穩定層面,經常會增大建設資金成本開支。對此,還應該進一步強化標準制度的優化,依照實際工作不斷調整內容,使條例更加細化、規范化。
4 安全穩定標準調試的實際應用
4.1 運行掌控方面的實際應用
時代的變更同樣也對我國國內的供電系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其內部結構越來越繁雜,電網覆蓋規模呈現增大趨勢,且越來越密集,增大了故障源排除難度,對系統的安全、平穩運行提出了挑戰。追溯其根本原因,在標準的指定過程中,各個環節工作協調不到位,工作人員對待工作態度不積極、不認真,面對一些有難度的故障無所適從。三級防線在國內供電系統中較為普遍,第二與第三級防線中存在清晰的劃分界限,但在實際的故障處理與分析工作中,機制比較呆板,使得切機、損失負荷情況常有發生。
4.2 內部平衡方面的實際應用
網源作為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的動態元件之一,其具備生產電能與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兩大重要功能。經過長時間發展,形成多網源共同調度的運作標準,但仍舊缺乏相關標準的機制制度,急需進一步改進與優化。
5 結束語
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對其設計、運行等方面有關鍵性的指導與規范作用。為了能夠適應現代化管理體制的基本需求,優化電力企業內部結構,不斷擴大電網覆蓋規模,積極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促進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平穩運行,進一步深入研究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標準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方勇杰,鮑顏紅,徐偉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預防控制在線計算方法的評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5(11):199-207.
[2]張育英.探討全國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基礎——評“特高壓電網安全對策研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4,27(6):122-124.
[3]嚴明輝.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防御體系及框架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4.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