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我國在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時期,借鑒西方成功經驗,與非政府部門合作成為首選,所以,可將這種方式應用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中。結合我國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的基本狀況,分析公私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政府部門;非政府部門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5.063
文化是人類生產發展的基本需要,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發展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建設關系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文化建設發展要求的重要方面。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改革力度,但是,在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模式、監督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縱觀西方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在公共選擇理論、企業家政府等理論的引領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模式也發生了多樣化的改變——由傳統“政府主導”的模式轉變為“多元化參與”的模式,并且在實踐中取得很大的進步。由西方國家的實踐經驗可知,對于公共文化服務這種公共產品來說,采用適宜的購買模式是有研究意義的。本文通過闡述借鑒西方國家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成功經驗,探討其在我國的實用性。
1 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服務是指,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公共部門提供的,為滿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資源、服務等內容。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是指,以政府部門為主,通過與社會、市場合作,從而提供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公眾的需求。
2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模式比較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傳統模式也被稱為合同制模式或是合同外包模式,是指政府部門以合同的方式向文化企業及事業單位、非政府公共文化機構等部門直接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以滿足公民的文化需求和基本的文化權利。合同制模式在西方國家主要應用于需要長期管理的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和文化館等公共文化產品,例如意大利、法國等。這些文化產品具有長期使用和管理的特點,合同制外包模式可以轉變政府的職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效率和人們的滿意度。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另外一種模式是非合同制模式。非合同制模式也被稱為資助制或補貼制,是指政府通過對非政府組織(私人機構、公私合作機構、社會公益組織等)的資助或補貼,在不簽訂任何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合同的情況下(通常認為,政府部門與非政府部門之間存在隱性合同),滿足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在這種模式下,為了保證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科學化和合理化,常常設置“中介機構”(具備專業性的協會或是文化組織等),將決策責任委托給文化領域具有專業性的法定獨立機構承擔。這樣做,不僅能夠作出科學的決策,還能夠轉移政府的職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此外,非合同模式無需簽訂具有期限的合同,所以,沒有嚴格約束,更具有靈活性和彈性。非合同制模式被英國、丹麥等歐洲國家應用于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領域中。
由英國、意大利等國的實踐經驗可知,因為非合同制購買模式具備供給主體多元化、供給機制彈性化等特點,所以,它適用于那些難以測量的、邊際效用大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領域。
3 推動非合同制模式在我國的實踐
雖然非合同制模式在西方國家已經被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國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目前,我國越來越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希望能夠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建立比較完善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由此可見,非合同制模式在我國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中將大展身手。
下面對非合同制模式在我國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①要建立完善的非合同制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法律制度。建立法律法規,才可以保證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均等化,符合公眾的基本需求。同時,在公共服務的供給和公共服務的管理等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例如,在英國,通過《版權法》嚴格監督文化服務的供給與管理。②明確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應該是積極向上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符合社會文化前進方向的,符合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③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非合同制模式的實現要依靠私人機構、事業單位、文化團體、公私合作機構和社會公益組織等力量的積極參與,所以,應當選擇具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且在登記管理部門依法登記的社會力量。在實踐過程中,我國可以通過財政補貼、政策支持等多元途徑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而實現我國建立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要求。④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加強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的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等監督機制,確保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過程的公開、透明。購買主體與供給主體要權責分明,避免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⑤構建績效評估機制。在非合同制公共文化服務購買模式中,由于政府不直接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和管理活動,因此,加強對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評價、服務對象的滿意度評價,有利于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合法性和科學性。例如,丹麥專門建立了藝術資助體制評估專家委員會,用于全面評估丹麥藝術資助體制的實施,從而保障其體制的有效性。
4 結束語
總之,在充分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現狀,明確非合同制模式是建立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合理選擇。
參考文獻
[1]E.S.薩瓦斯.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伙伴關系[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胡艷蕾,陳通,高海虹.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非合同制”治理[J].中國行政管理,2016(1).
[3]張康之.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