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璐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傳統農業同樣受到互聯網技術的影響開始逐漸的升級和轉型,現代化、智能化的農業生產發展格局在不斷的形成,農業產業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诖耍疚膶Ξ斍盎ヂ摼W技術在農業中的相關應用進行了分析,然后再次基礎上探究了未來農業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發展前景,以期為未來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交流。
關鍵詞:農業;互聯網技術;應用前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133
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正在不斷的推進,處在消費需求轉型期的發展階段,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ヂ摼W技術帶動下的農業物聯網建設、農業信息化發展以及農資電子商務等多種產業結構模式正在不斷的應用和推廣,在整體上豐富了農業生產的產業鏈條,同時有效實現了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的有機結合。
1 目前農業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現狀
1.1 精準農業
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環節中的有效深入應用促使精準農業的快速發展。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形成了關于精準農業的基本框架和相關設想,并且在90年代進入生產應用。在這其中,GPS技術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互聯網技術,借助于GPS技術對農業的播種、噴藥、施肥和收獲等多個環節都實現了信息化的管理,不僅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產量,而且還有效降低了農作物的生產成本。
1.2 電子商務
“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的結合使得互聯網技術在農產品流通環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此產生的農資電子商務正在給農產品的銷售領域產生革命性的改變和影響。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過去由于交通不暢、信息閉塞等導致的農產品滯銷、特色產品難賣難買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能夠有效改變小農經營的生產模式,暢通了農產品信息交流的渠道,促使農業生產、供應和銷售實現產業鏈條銜接。另外,農資電子商務的出現還改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能夠將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面前,并且利用微信二維碼能夠獲得農產品的生產情況,有效實現農產品的全過程跟蹤,提高了食品安全保障。
1.3 質量追溯監督
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社會甚至是全世界都重點關注的社會問題,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開展農產品的質量追溯監督和農產品質量控制監督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歐盟已經針對牛肉制品開發了相應的追溯系統,在控制瘋牛病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已經在這一方面加大了研究和開發力度,通過互聯網技術從農產品的生產環節開始,對加工、物流、銷售等多個環節進行安全質量控制,切實提高農產品的安全質量。
2 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發展瓶頸
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業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投資成本比較大,但是效益回報的周期是比較長的,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市場發展和培育過程,加上相關設備投資比較大,這些都阻礙了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進一步深入應用。其次,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健全、各級政府在農業信息產業化方面的研究投入力量不足等等問題比較突出。另外,相關專業人才缺乏也是影響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城鎮化發展帶來的農村勞動力空心、農村老齡化問題導致無法為農業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發展提供可靠的智力保障。最后,農業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融合效果有待進一步的提升,相關模塊開發不夠完善、缺乏深度,信息不及時等問題也對農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深入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3 農業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發展前景分析
3.1 智能農業生產模式
智能農業在精準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各種相關的無線傳感器對農業生產的實地的光照、溫度、濕度等農作物生長相關參數進行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通過無線傳感設備的操作管理能夠對農業生產實現定時、定量和定位處理,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動態監控和數據、信息的自動監測、對農作物生長環境進行智能調控。另外,智能農業技術還能夠在農產品的倉儲貯藏系統中發揮相關的作用,通過智能農業技術能夠對倉庫內的溫度、濕度變化進行有效感知,通過相關網絡將感知的信息和數據傳輸到管理智能終端設備上,從而實現對農產品貯藏的科學管理。除此之外,智能技術還能夠在養殖業發展方面發揮相應的作用,利用計算機稱重傳感器和射頻讀卡器對養殖動物的相關信息和狀態進行采集,從而科學的計算飼料投入量等等。
3.2 農業產業鏈模式
從上文分析可知,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實現了“田間地頭”與“消費終端”之間的無縫銜接,將農產品生產、供給、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效的鏈接起來,形成了優良的農業產業鏈模式。通過可靠的產業鏈模式刺激農民的積極性,并且提升農產品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質量和效益。
3.3 電商營銷模式
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收集、傳播相關的信息和數據,這種信息和數據的便捷傳遞正在逐漸提高農民對農產品市場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3.4 虛擬公司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推動了農業的轉型升級,在未來,農村小規模經營要想有效的融入到農業發展的大市場環境中,僅僅依靠產品多樣化、品牌營造等手段是不夠的,需要在生產者和零售商之間搭建一個虛擬公司的發展平臺,實現信息資源、技術標準和營銷策略的共享,獨立生產管理、多方合作運營,從而提供農業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實現多贏。
4 結語
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正在逐漸改變著農業生產、銷售、質量監督等多個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的進一步深入,在未來,農業將朝著智能化、產業化、電子化和虛擬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有效實現了農業結構的產業升級,提高農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超,鄭海新,張海佳.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前景[J].福建農業科技,2015(1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