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勤 王情山 嚴桂江
摘要 進行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對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對水稻的安全性試驗。結果表明: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150 g/hm2在水稻分蘗期與孕穗末期2次施藥,藥后7、14 d病指防效分別為96.62%、96.54%,對紋枯病防效顯著。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50 g/hm2的病指防效則為86.86%、87.34%。而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225 g/hm2藥后7、14 d病指防效要差于上述2個藥劑,對紋枯病病指防效分別達83.57%、84.05%,也表現出較好的防效。
關鍵詞 水稻;紋枯病;藥劑防治;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S435.11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104-01
為明確中農聯合生產的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對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對水稻的安全性,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受興化市植保站委托,進行了田間小區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本示范設在興化市農技推廣中心中試基地。土壤類型為黏土,肥力中等,田間持水量30%左右,地下水層深度1.0 m左右,當茬種植品種為南粳9108,中感紋枯病,種植方式為機插秧,6月18日栽插。
1.2 試驗材料
試驗藥劑有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由中農聯合生產;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商品名拿敵穩,由拜耳公司生產;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商品名禾技,由世科姆公司生產。防治對象為水稻紋枯病[1-2]。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225 g/hm2(A)、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50 g/hm2(B)、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150 g/hm2(C),以不施藥作對照(CK)。不設重復,隨機排列,藥劑處理區面積200 m2。
1.4 用藥方法
根據方案要求,共用藥2次。第1次用藥在8月8日(水稻分蘗末期),第2次用藥在8月26日(水稻大肚末期)。2次用藥當天天氣均晴好,藥后3 d無雨。施藥時,采取二次稀釋法,兌水量750 kg/hm2均勻噴霧,施藥器械采用市下牌SX-MD150A電動噴霧器,噴孔直徑1.3 mm[3-4]。
1.5 調查內容與方法
1.5.1 安全性。藥后不定期觀察各處理藥劑對作物是否有藥害(矮化、褪綠、畸形等)。如有藥害,同時記錄藥害的程度[5-6]。
1.5.2 病害調查。示范于藥前調查水稻紋枯病發病叢數及病指。第2次藥后7、14 d各進行1次藥效調查。定點調查,共50叢,記錄總株數、病株數和嚴重度,按下列公式計算病情指數及防效。
嚴重度分級標準如下:0級—全株無病;1級—第4葉片及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以劍葉為第1片葉);3級—第3葉片及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5級—第2葉片及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7級—劍葉及以下各葉鞘、葉片發病;9級—全株發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數與校正防效相關公式具體如下:
病情指數=■×100
校正防效(%)=(1-■)
×100
2 結果與分析
整個試驗過程中,各處理區水稻均無異常現象,幾種藥劑對水稻均安全。第2次藥后7 d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處理C病指校正防效為96.62%,要顯著高于處理A、B,其次是處理B,病指防效為86.86%,而處理A病指防效為83.57%。田間目測發現,處理B、A能查見發病中心。藥后14 d,病指防效趨勢與藥后7 d較為一致。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供試品種南粳9108,中感紋枯病,加上秸稈還田,試驗田紋枯病發生非常嚴重,自然發生程度相當高。在此條件下,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150 g/hm2在水稻分蘗期與孕穗末期2次施藥,藥后7、14 d病指防效分別為96.62%、96.54%,對紋枯病防效顯著。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50 g/hm2的病指防效則為86.86%、87.34%。而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225 g/hm2藥后7、14 d病指防效要差于上述2個藥劑,對紋枯病病指防效分別達83.57%、84.05%,也表現出較好的防效。 要取得對防治紋枯病更好的效果,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需提高施藥劑量,同時開展相關試驗示范,為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實踐表明,防治紋枯病采用藥劑防治的同時,可以采用適時擱田、淺水勤灌等一些農業措施,以增加對紋枯病的控制效果。
4 參考文獻
[1] 王安,劉劍鋒,胡兆平.水稻紋枯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8(2):58.
[2] 裴吉兵.水稻紋枯病重發原因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166.
[3] 許科友,黎祖德,黃莉.水稻紋枯病綜合防治技術[J].植物醫生,2010(2):9.
[4] 孫雪.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技術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5.
[5] 劉薇,楊超,鄒劍鋒,等.水稻紋枯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廣西農業科學,2009(5):512-516.
[6] 陳瑾,吳如健,胡菡青,等.6種嘧菌酯復配劑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國農學通報,2013(18):16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