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蕾 楊國棟 孫瑤
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升級,讓手持閱讀器、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等豐富的移動終端設備走進人們日常的生活,并且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一方面改變了社會大眾的工作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給傳統信息傳播的途徑帶來了全新的變革。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出版業正在推陳出新,接納新的出版技術,數字出版是未來出版業發展的主流和主要方向。傳統期刊的數字化轉型是毋庸置疑的,傳統期刊的未來掌握在數字化一代的主導者手中,更加有必要對傳統期刊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在紙質期刊外另辟一片數字出版新天地。數字出版產業與傳統的出版產業有所不同,具備更多優質的特性,數字出版產業不僅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而且內容豐富多彩。傳統期刊面臨著轉型升級,與此同時,數字出版產業對于傳統期刊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行業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應有的文字編輯基礎理論以及編輯出版知識儲備,還需要通曉計算機專業技術以及新媒體知識體系等新興領域。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國出版業迎來一個全新的“改版”,數字化閱讀充斥著人們的閱讀生活,數字化出版以及新媒體的浪潮也進一步將期刊轉型升級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促進我國期刊發展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眾所周知,期刊作為傳統的四大媒體之一,在人們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一直處于重要的地位,這其中大眾期刊于百花爭妍中一只獨秀,其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在中國的上個世紀90年代,正是大眾期刊百花齊放之際,當時的大眾期刊總量繁多,市場發行量大,處于蓬勃發展態勢。據相關數據統計,1995年當時國內有22家期刊發行量達到上百萬冊。進入21世紀,大眾期刊經歷讀者細分化、品牌延伸發展等策略變革,面臨重新洗牌的格局。尤其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大眾期刊的受眾在一次次分化,一次次減少,經歷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尋求生存空間、重新定位,走好轉型之路,成為所有期刊工作者必須考慮和研究的問題。
過去,我國期刊業停留在紙質媒體時代,不一樣類型的期刊都有著與之相應的閱讀群體,一部分發行量較大的期刊,僅僅是廣告收入也是比較樂觀的。因此,也可以說廣告收入是傳統紙質期刊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過去,人們只能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獲取信息,因此,期刊之類的紙質媒體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并且一直保持平穩的水平。經濟持續增長,各行各業廣告宣傳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給期刊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但是,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大眾群體的閱讀方式開始發生改變。更多新鮮的新聞資訊能夠通過網絡更加快速便捷地被獲取,這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生活方式。網絡廣告日益盛行,期刊發行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是社會大眾的閱讀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移動設備進行閱讀,獲取海量的信息,甚至老年人都開始加入其中。這就給我國期刊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更大的迫切性,期刊只有轉型升級才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進行創新變革,才能夠拓展生存發展空間。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我國傳統紙質期刊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傳統紙質期刊迎接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這就要求我國傳統紙質期刊業必須加速轉型升級,這樣才能夠擺脫困境,開創全新的發展模式。一方面,傳統期刊轉型升級可以促進產業的創新性發展。我國的期刊種類較多,期刊與期刊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的競爭,相互爭奪閱讀群體。大眾生活方面的期刊只能借助基本的發行收入維持生存,大部分的學術期刊根本沒有辦法自收自支,甚至入不敷出。期刊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唯獨通過不斷改革出版方式,提升質量,融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環境中,積極拓展閱讀群體范圍,開拓營銷渠道,才能不斷提升發展。另一方面,期刊轉型升級也可以滿足社會經濟效益提升的需要。過去傳統的郵局訂刊的模式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網絡訂閱日益盛行。網絡化宣傳不僅擴大期刊影響效力,還能夠降低經營成本。因此,加快期刊轉型升級,密切期刊與移動互聯網的密切程度,有助于提升期刊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影響力水平。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社會大眾群體的閱讀習慣,傳統的期刊轉型升級需求更為緊迫。期刊業的轉型升級必須結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特征以及發展方式,不但需要擴大期刊閱讀的點擊率,還需要讓期刊影響力得到增殖。針對期刊業加速轉型升級的途徑措施作出以下分析:
期刊發展的生命線即期刊的質量水平,無論在何種時代以及何種模式之下,期刊質量都是影響其發展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首先,期刊要注重選題策劃,具備自身的特色,強化閱讀吸引力,這也是提升期刊競爭力以及影響力的關鍵。期刊應該立足于自身的類型特征,結合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推陳出新,注重時代的焦點、熱點以及難點,積極挖掘空白點,創作出具有深度而相對新穎的文章,提升期刊的影響度。比如《格言》這本大眾熟知的雜志,從2003年開始,以5年的時間內從三萬冊的發行量飆升到一百萬冊的發行量。《格言》正是因為準確地調研,定位市場,搶占了青少年生存智慧以及語言修養方面期刊市場的空白點,通過優美而睿智、幽默卻深刻的文章給期刊作出準確定位。這就說明期刊發展需要重視選題策劃,不僅要保證文稿質量,具有新穎亮點,而且要強化編輯隊伍建設,提升稿件策劃水平。除此之外,還需要開設讀者網絡互動專欄,讓讀者更加便捷地與期刊主體進行交流與互動,可以在紙質期刊上設置二維碼掃描等,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密切聯系,讓讀者方便查閱。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部分期刊開始逐步轉變發展思路,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少兒雜志《小葵花》就在創刊五十周年之際,積極地與新媒體資源結合,借助數字平臺開辟了期刊雜志的有聲閱讀服務,將紙質期刊與新媒介進行了創意的結合和發展。這也給我國其他期刊的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啟示:首先,期刊需要重視網站建設,實現期刊與網絡的結合。期刊網站不僅僅可以宣傳期刊,提升期刊影響力,還可以傳播期刊文章,針對期刊作者或者重點內容進行宣傳介紹,給期刊的發展注入活力。期刊網站的建設,可以讓作者更加方便投稿、查稿,與期刊編輯實現更加及時的溝通,讓期刊融入網絡化、協作化以及角色化的網絡互動采編模式。與此同時,刊物應該真正地構建數字化轉型的多元化結構體系,促使刊物與網絡形成融合性的良性發展,為期刊業的發展打造一個嶄新的數字化運營模式。其次,期刊出版單位應該結合互聯網標準的相關需求,采取更豐富的信息傳輸方式,進一步拓寬服務端口。強化數字技術的客戶服務端口,進一步滿足平板、手機以及其他電子媒介用戶的閱讀需求,依照不同閱讀人群的閱讀特點,積極拓展信息傳輸方式。
期刊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因此,期刊出版單位應該大力提升人員素質水平,加強期刊人才建設,構建具有科學性的期刊管理機制。一方面,需要大力引進網絡建設人才,進一步為期刊數字化建設提供技術服務,另一方面是提升期刊的數字化服務標準。除此之外,期刊出版單位還需要聘請專業的團隊參與到網絡建設中去,進一步拓寬期刊的閱讀服務面,加強對期刊編輯以及校對人員的計算機水平提升,讓相關工作人員參與定期和不定期結合的計算機培訓活動,更好地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期刊雜志的數字化轉變,進一步強化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提升工作的效率,保障工作的質量。打造期刊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期刊工作人員齊心協力,把握期刊發展的時代特點以及時代需求,積極地改進,爭取移動互聯網時代期刊轉型升級的更大突破。
移動互聯網時代期刊的轉型升級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國大部分期刊都開始在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之下積極地行動起來,借助網絡與信息化的發展福利,積極地對期刊現狀進行整改,針對保障期刊質量與拓寬營銷渠道雙向努力,為我國移動互聯網時代期刊的轉型升級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1]左志新.期刊的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J].傳媒,2017(17).
[2]劉剛.傳統期刊轉型升級路徑研究——以卓信醫學傳媒集團創新發展為例[J].北方傳媒研究,2017(4).
[3]李明德,彭湘蓉.大眾文化類期刊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進化路徑[J].編輯之友,2016(6).
[4]蔡紅梅.“互聯網+”時代,行業期刊的堅守與創新[J].傳媒觀察,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