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瑜
不同電視節目需要掌握音響調控技巧,本文電視節目錄制中常見的節目,比如新聞類節目、訪談類節目以及文藝類節目的音響調控進行了分析。在實際的工作中音響調控人員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音響調控的技巧,確保電視節目錄制工作的順序進行,為觀眾呈現出最佳的效果。
音響調控人員在電視節目錄制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正確認識音響調控在電視節目錄制過程中的重要性,詳細了解要錄制的節目內容,對節目錄制過程做整體全面的考慮,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應對方案。目前常用話筒包括有線電容話筒、無線耳麥、無線手持話筒、無線領夾話筒等。為使電視節目錄制取得較好的效果,音響調控人員應根據電視節目錄制的需要準備好不同的話筒,不同類型節目使用相應的話筒,仔細的給每個話筒編號,方便錄制的時候使用。在電視節目錄制時要分析具體的節目情況,比如小品類節目一般選用無線耳麥,因為演員在舞臺上的位置不固定,肢體動作多,來回走動,無線耳麥采集的聲音比較均勻,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出現忽大忽小的問題;新聞類的節目一般會選擇有線話筒,因為新聞類節目對語言發音清晰效果要求高,使用有線話筒有利于對現場聲音進行拾音;訪談類節目選用無線領夾話筒比較好,因為這類節目沒有太大的動作,能解決話筒對節目畫面構圖的影響。
全面掌握錄制節目流程和表現形式,音響操控人員應該積極配合導演、編導,提前做好音頻格式和質量檢查工作,根據電視錄制的節目選擇好情境音樂,在此一定要注意所選擇的音樂曲目一定要與錄制節目的主題相符,選擇適合節目情景的音樂。比如方言民生新聞欄目,片尾曲通常選用本地方言來定制主題音樂,以便更好的突顯民生類節目的特色,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于電視節目錄制中音響調控工作來說,做好設備上試播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確保音樂沒有音質差,能夠正常播放,確保錄制效果。目前電視節目錄制中,音響設備一般包括放音設備、話筒、效果器、分頻器、調音臺、均衡器、功放、音箱等。為了確保錄制節目順利進行,做好全方位的檢查工作,比如系統設備的安裝、供電、連接等,根據節目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備調試,對設備的音色作好調試。實踐證明,音響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是做好音響調控的重要環節。
一般是通過均衡器來調節音響設備的音色,為達到理想的音響效果,音響調控人員在對其調試的時候可以播放自己熟悉的試音音樂,使現場的音量達到合適的響度,因為是自己比較熟悉的音樂,當有誤差時能夠明顯的分辨出來。另外還要充分考慮錄制現場建筑聲學的具體條件,對均衡器的頻點進行衰減或提升。每一個話筒都要進行預調試,不但要調整話筒分路推子在同一水平上的響度,還要調整話筒嘯叫頻點。操作時一定要慢,才能更好的要控制好話筒的分路推子,一旦嘯叫起來,進行適當的調節確保嘯叫出現后能保持一個輕微的水平。
一般情況下新聞類電視節目的錄制在演播室進行,整個過程都是以主持人講話為主,因為現場沒有觀眾。主持人具有一定的發音功底和技巧,經過專業培訓的主持人發音清晰流暢。針對女主持人的調音進行控制。當250~500Hz之間時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升,這樣聲音才能更加有力、更加豐滿。對男主持聲的音響進行控制,100Hz處衰減、3kHz提升,注意錄制時不能加混響,不但增加聲音的明亮度,還能確保聲音的親切感。
與新聞類節目錄制不同的是,訪談類節目的錄制參與人數比較多,發言的人數較多,這樣無形中大大的增加了節目錄制過程中音響的調試難度。一般訪談類節目的錄制過程中,主持人根據節目的需要進行提問,相關嘉賓針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因此,音響調控人員要對不同參與者在節目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根據不同的情況對音響進行適當的調節。一般情況下,可以為主持人提供一個無線話筒,為主持人在舞臺上自由走動提供方便。對于嘉賓,可以提前給話筒編號,避免在錄制的過程中操作失誤。
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文藝演出類電視節目的演出形式越來越豐富、主題內容越來越廣泛,對于器樂演奏、歌曲、舞蹈、小品等需要話筒的數量比較多,音響調控人員要以適度、悅耳為原則,確保聲音不失真。音質要清晰,低音不混濁,高音不刺耳。當錄制歌曲類節目時,相關的人員要掌握好歌手的話筒音量,協調好與伴奏音樂之間的關系,根據歌曲的演唱風格,充分展現搖滾、民族、通俗等不同歌手不同風格的演唱。根據歌手的音色特點,調節好混響時間,確保不要破壞原有音色,滲透出音響操控人員對音樂的感情。
綜上所述,電視節目錄制的效果,與音響調控工作是分不開的。因此專業的音響調控人員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在實際的工作中熟練的掌握各種音頻設備的性能,針對不同電視節目的錄制,不斷探索追求,科學合理的調試音響設備。充分慮聲音與畫面的完美配合,保證電視節目的質量。
[1]范淑芳.淺析電視臺錄音報道中音響的恰當選擇[J].新聞傳播,2014(16).
[2]李沛.試論電視節目錄制中音響調控分析[J].環球市場,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