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雁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新媒體迅速崛起,對傳統的媒體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致使傳統媒體發展逐漸陷入困境。新媒體自身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內容豐富以及實時性等特點,能有效的滿足當前人們的需求,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傳統記者應首要轉變自身的角色,調整工作模式,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
當前,受新媒體影響,人們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信息傳播效率提升,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者,對于傳統記者自身角色來說,受到嚴重的影響,并弱化了記者自身的信息傳播功能,從根本上制約傳統媒體行業發展。
現階段,受網絡信息影響,人們處于信息爆炸時代,信息量呈倍數增長,要求傳統記者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篩選出具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加大了記者的工作量,導致傳統記者工作效率不高,影響工作正常開展[1]。
隨著社交軟件的普及,人們利用微博、微信、論壇等進行信息傳遞,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將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信息化,但受虛假信息、暴力信息等負面消息影響,信息傳播的真實性難以有效的保證,需要傳統記者靈活掌握跨媒體技能,以正確的角度對信息進行分析,對于其自身素養要求較高。同時,需要其靈活利用多媒體思維,靈活轉換不同媒介,以適應當前的時代需求。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應用逐漸普及,將人們與新媒體的關系不斷拉近,致使傳統記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還承擔著新媒體記者的責任,例如,在實際的采訪過程中,傳統記者將采訪信息提前在微信等社交軟件上進行公開,提前進行信息傳遞,能有效的引起人們關注,并對相關的采訪報道繼續跟進,滿足人們的信息求知欲望,當人們求知欲望強烈時,需要觀看完整的報道,就需要關注傳統媒體的播報內容或鏈接,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并非完全處于對立狀態,因此,應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將傳統記者的內容提供者角色逐漸轉變為新媒體平臺合作者角色,實現資源共享,最終建立合作雙贏的關系。
具體來說,傳統記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轉變:首先,靈活利用當前的新媒體,有效的進行新聞線索挖掘,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充分利用新媒體,將新聞以精簡的形式進行動態更新,引起人們的關注度;最后,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的新聞策劃,通過優化整理,策劃出具有關注性的新聞選題。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每一個人都能有效的發表自身感言,擁有話語權,打破了傳統媒體的言論把控情況,例如,人們通過交流軟件,如:微信、微博等,進行觀點描述,言論自由。在傳統的媒體時代,傳統記者自身對事件的看法對于大眾的影響力較大,人們難以通過有效的渠道進行言論發表,逐漸接受傳統記者的觀點,導致傳統媒體成為信息的把控者。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具有了評論的權利,傳統媒體的“把控者”地位受到沖擊,因此,傳統記者應將原有的信息把控者角色逐漸轉變為輿論引導者角色,以此來滿足當前時代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下,網絡賦予了每一個人發聲的權利,可以針對不正確的言論進行質疑,從而對相關的事件進行有效的監督,傳播正能量,滿足當前的時代需求[2]。
在傳統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沒有普及,信息與新聞的傳遞主要由傳統記者進行發布,記者是信息的主導者與發布者。而在當前,人們利用新媒體,通過相關的平臺,進行新聞發布,打破了傳統的記者信息壟斷發布情況,促使傳統記者受到沖擊,因此,應改變傳統的信息發布者角色,逐漸轉變為信息核實者,從根本上滿足時代的需求。實際上,當前許多新聞的搜索與發現不需要記者,而是需要社會大眾的力量去發現,致使人人都可以參與新聞傳播。傳統新聞記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適應時代的發展,轉變傳統的信息單一采集身份,向新聞核查與信息真實轉變,從而發揮出自身的信息優勢。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傳統記者的角色轉變過程中,傳統記者應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與理念,認清自身的不足之處,重新進行工作定位,將原有的信息發布者角色轉變為核實者,將信息把控者角色轉變為信息輿論引導者,滿足當前的時代需求,并加強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從而推動傳統記者的有效轉型。
[1]周維.淺議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角色的轉變[J].中國傳媒科技,2017(07):37-38.
[2]夏宗偉.試析新媒體時代報紙記者角色的轉換與定位[J].傳播力研究,2017,1 (0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