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監督督動動態態
為加強對棚戶區改造資金的使用監管,今年以來,安徽省黃山市規范引導,細化流程,強化監督,確保項目資金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真正造福于民、用之于民。
一是強化管理。成立棚改資金審核領導小組,突出集體決策制度,采取分塊監審、聯合監審、會議審核等方式,根據征遷進度及時審核資金。實行痕跡化管理,明確資金申請、審核審批、資金撥付等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保證棚改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二是強化審批。通過征收主體同時填寫政府投資項目用款申請表和棚改項目資金撥付申請表進行并聯審核、執行逐級審批程序等措施,做到項目清楚、手續齊全、對象準確,兩張表分別交市財政局復核和市棚改項目指揮長簽字后,市宜居公司依據審批意見進行撥款。
三是強化督查。市區聯動加強棚改財務管理,建立和規范棚改資金發放的臺賬。積極配合紀檢、審計、財政部門對棚改資金落實情況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嚴格查處和糾正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等違規違紀行為,確保每筆資金真實、準確支付至被征收人賬上。(潘南峰)
近日,山東省莒縣就該縣近年來政府投資審計發現的監督管理部門職責不清、未招先建、虛假招標、圍標串標、合同簽訂不規范、暫估價形式的材料比例過高、高估冒算等突出問題,出臺“兩意見兩辦法”,即:《關于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工作意見》、《莒縣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辦法》和《莒縣政府投資項目財政評審辦法》,進一步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監督范圍和內容、各部門監督管理職責、監督管理機制和法律責任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是明確政府投資項目的范圍和內容。規定凡使用本縣級財政預算內投資資金、專項建設資金、各類融資資金(含PPP和BOT項目)、社會公益性資金、國外政府貸款、國企代政府融資的資金及政府擁有項目實際控制權的政府投資建設資金都應接受審計監督。并進一步明確審計監督的內容為投資項目立項、概(預)算執行、招投標、建設合同、工程施工、隱蔽工程、工程變更、重要設備和材料的采購、暫估價形式的材料采購、工程結算、竣工決算等全過程跟蹤審計。
二是明確各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明確規定發改、財政、審計、住建、交通運輸、水利、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監察等監督管理部門在政府投資建設方面的具體工作職責,明確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政府投資建設程序組織實施,強化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監督管理職能,避免出現推諉扯皮,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理順政府投資項目監督管理機制。為加快投資項目建設手續的辦理,首次提出工作前置制度,對納入儲備庫的項目,提前做好立項審批前各項工作,避免出現未批先建的項目。進一步理順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機制,使項目建設單位對投資項目各個環節“怎么做、如何做”一目了然。
四是強化責任追究。明確各責任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條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首次將項目管理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招標代理機構等單位的違規行為納入建筑市場不良信用記錄,實行“黑名單”制度,確保各責任主體單位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組織實施。
(賀方志)
今年以來,河北省磁縣進一步強化專項資金管理,不斷完善財政監管手段和方法,做到資金分配公正、撥款及時、使用規范、注重績效,確保專項資金監管規范、高效運行。
其一,加強制度建設。認真修改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從專項資金項目的設立和申報、項目管理及審批、資金使用、項目驗收及投資評審、項目監督檢查等方面強化財政專項資金監管,明確監管責任,做到資金管理有辦法、操作流程有規則、監督管理有措施,為財政專項資金規范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其二,規范賬戶管理。對各部門和單位的財政專項資金多環節撥付、多戶頭存款賬戶進行清理整合,徹底取締財政專項資金過渡戶,嚴禁擠占、挪用或平調各類專項資金,全縣所有財政專項資金進國庫籠子并由國庫集中撥付,減少財政專項資金不必要的資金流轉環節,實現財政專項資金撥付“直通車”。
其三,嚴格監督檢查。結合本縣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年度專項資金重點財政檢查計劃,加強與審計部門的工作銜接。根據專項資金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抽取2-3個納入全年監督檢查計劃,嚴格按照檢查工作規程,精心組織專項資金檢查活動,針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督促部門整改規范。
其四,實施績效評價。一是建立項目預期績效目標申報制度。有關預算單位在申報項目預算時,要按照規定對所報項目進行充分論證,并編報科學、合理的項目預期績效目標。二是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管理,明確績效目標的管理對象、編制要求、編審分工等方面的內容。三是建立評價結果應用機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作為調整支出結構、完善財政政策和科學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陳玉璋)
近日,江蘇省東臺市財政局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強化預算資金管理,加快預算執行進度,以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強化財政預算剛性約束。年度預算執行中,除上級政策調整和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的追加預算事項外,其他需要新增支出的,由各單位統籌年初預算、上年結轉和單位存量資金解決,一律不追加預算。
二是增強組織收入目標意識。扎實推進組織收入提質增效措施,增強依法征收意識,及時足額組織各項收入。因政策性調整取消收費的單位要立足自身挖潛增收,盡可能補足收入缺口;部門單位出現短收的,按照“減收必減支”原則,核減部門單位年度預算支出。
三是加快預算支出執行進度。年初預算項目支出,9月底仍未安排支出或落實具體項目的,一律由市財政調整用于其他急需項目。上級專項補助資金,不需提出資金分配意見的,財政部門一周內下達;需要再次分配的,財政部門原則上一個月內將資金下達部門單位。
四是厲行節約規范資金使用。從嚴審核行政經費支出,大力壓降一般性公務支出,確保年度“三公”經費總額只減不增。嚴格執行預算管理規定,推行預算執行考核,嚴肅財經紀律,避免出現違規開支,確保年度預算完成。
五是從嚴控制結轉結余資金。本級資金安排的項目,年末尚有結余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結余由財政當年收回;項目支出結余由財政部門逐一審核,不需結轉資金一律收回。對上級專項資金安排的項目資金結余,財政部門單獨審批,部門單位下一年度相關支出優先用結轉結余資金安排。
六是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對部門結余資金和連續結轉兩年以上的資金,財政一律予以收回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統籌用于以后年度預算支出。對不足兩年的結余資金,強化清理分析,對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調整用于同一類級科目下的其他項目,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丁田均)
為提升財政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江西省樟樹市財政局從整合監管職能、加強日常監管、強化內部監督、開展專項檢查四個方面著手加大財政監督力度。
其一,整合監管職能,探索監督機制。一是強化財政監督管理,制定出臺《樟樹市財政監督管理實施辦法》,保障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規范運行。二是發揮財政監督綜合職能,督促指導該局各業務科室科學合理安排檢查,形成貫穿于檢查全過程的檢查質量控制機制,有效全面地推進了財政“大監督”機制建設。三是完善財政資金動態跟蹤機制。通過對財政管理活動的事前審核調研、事中跟蹤監控、事后檢查評價等方式,做到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強化對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的動態監控機制。
其二,加強日常監管,健全監督職能。抓好日常財政監管,提高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一是對稅收征管質量、政府非稅收入征繳、政府采購行為、財政專項資金的分配及財政票據的領報繳銷等情況實施日常監督。二是對財政預算的執行實行跟蹤監督,建立嵌入業務流程的財政支出監督機制,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三是對各項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重點監督,促進財政管理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
其三,強化內部監督,履行財政職責。抓好財政內部監督,正確履行財政源頭治理和反腐敗工作職責,確保財政資金和財政干部“兩個安全”。一是貫徹落實《財政部門監督辦法》,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分配過程中的權力制衡和監督機制。二是完善鄉鎮財政考核辦法和會計集中核算業務稽核制度。三是推行政務公開,落實首問責任制,建立健全財政系統教育、制度和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機制。
其四,開展專項檢查,解決突出問題。一是加強資金監管,積極開展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并就存在問題下達整改通知書。二是貫徹財經法規,開展會計質量監督及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檢查。三是結合集中整治,認真開展民生資金監督檢查。民生資金涉及單位1616個(戶)。四是狠抓內部監管,根據兩年查一遍的原則,認真做好基層財政所內部經濟審計。
(鄒清平)■
(本欄目責任編輯:王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