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麗
自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各種各樣的信息以及技術的發展和變革都使得傳統媒體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動,傳媒數字化使得媒體有了不同的發展方向,甚至隱隱呈現出了取代傳統媒體的趨勢,基于這種大環境,媒介融合和全媒體傳播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傳播數字技術在媒介融合與全媒體傳播中的運用,不僅使得數字制式取代了傳統的模擬制式,還給媒介融合與全媒體傳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隨著傳媒數字化的不斷發展,以及媒介融合趨勢的逐漸深入,未來的傳播行業發展趨勢逐漸取向與各媒介相互滲透和協同發展。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傳媒業都已經掀起了一波巨大的變革,而我國也在近年來提出了全媒體化的理念,主要就是為了順應傳媒數字化和媒介融合趨勢發展所提出的,是一種新型的理念與策略。
全媒體的概念并不是學界提出的,而是源自于傳媒業界的創新理念,隨著新媒體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媒介融合發展趨勢的深化,傳媒業界逐漸提出了新的發展觀念,而全媒體的概念正式出現。從字面意思來看,全媒體主要有兩方面的理解,一種是指媒介載體中所有單一形式的綜合,包含了諸多媒體形式中的個體概念,另一種是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從傳統的跨媒體中逐漸使得各個媒體在形式和功能方面產生了融合互動的趨勢,是一種整體性的概念。全媒體并不排斥其它單一的媒體形式而是包容了這些單一媒體,甚至于非常地重視這些單一媒體的核心價值和優勢,是一種綜合了所有內容形式,并通過多種傳播媒介全面的展示和傳播信息的新興傳媒業務模式。
對于傳媒機構來說,全媒體傳播實質上就是一種為了實現媒介融合,將流程再造,從而達到以內容生產為核心的目的。全媒體傳播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已經成為了當前傳媒數字化環境中傳統媒體的重要措施,也是未來傳媒生存的重要手段。目前媒介融合的全媒體傳播時代已經到來,國內外都在積極地開展以媒介融合為特點和目標的實踐。
在西方,20世紀末就已經有部分傳媒巨頭發掘了傳媒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因此為了確保和擴大自身的壟斷地位,都逐漸實施了跨媒體戰略轉型了,直至今日,已經有部分跨國傳媒集團在跨媒體運營方面較為成熟,甚至獲得了卓越的效果。如澳大利亞的新聞集團充分地利用了先進戰略思想,并依據自身的優勢,及時地抓住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機遇,開展了跨國以及跨媒介的并購,最終成為了全球跨媒體經營的成功典范。再如英國的BBC目前已經成功的將編輯部進行了統一,并整合了曾經獨立運作的電視臺和網站等新聞采編業務,甚至還在嘗試著實行全媒體化的360度采編。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國外的傳媒界提出了跨媒介的概念,卻沒有和全媒體與之相對應的概念,但是在這些先進的傳媒機構卻已經率先實施了跨媒體運用,使用多種形態和方式將新聞的信息呈現、傳播到了各種媒介和終端中供讀者閱讀,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內容的多次銷售,還使內容產品獲得了更多的增值機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其實就是全媒體傳播。
目前,我國的傳媒行業已經在積極地響應媒介融合發展趨勢,并且在政策的支持下,朝著全媒體運營的方向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布局。早在2008年的中央電視臺5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就曾經提出新聞媒體的發展核心要義就是努力構建現代化的傳播體系,并提高自身的傳播能力。其實之前我國的廣電媒體就已經嘗試了跨媒體融合運營,以央視網為基礎的中國網絡電視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省市級的廣電媒體也紛紛開拓新的媒體傳播方式,嘗試著以戰略聯盟或項目合作等各種方式進行全媒體傳播。另外,傳統的報業等紙質媒體也在朝著全媒體傳播的道路迅速發展,如新華社打造了一個以多媒體、多語種和立體化互動報道的網絡平臺,并將長遠的發展目標定位于構建跨媒體大型新聞信息集團。
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在獲取信息方面變得更加的便利和有趣,因此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傳播媒介也需要不斷的融合與發展,最終促使媒體傳播走向數字化的道路。另外,在全媒體傳播觀念的引領下,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多元化需求更加容易被滿足,不同媒體形式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應當融入時代的特征,保持不斷的創新和發展,才能夠實現長足的發展。
[1]張志安.媒介融合與傳媒數字化轉型[J].采寫編,2015(1):2.
[2]黃思學.何謂融合: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流變與論爭[J].東南傳播,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