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毅
《建軍大業》在演員的選擇方面使用了全新的年輕明星陣容,將主旋律戰爭電影變得更加青春化,在還原了歷史人物和真實感的同時,注重了畫面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雖然部分演員的選擇和表演上還存在著一些瑕疵,但是卻改變了傳統的單一價值維度和英雄們的符號化書寫,使主旋律電影更加適應市場的發展和需求。《建軍大業》不僅最大限度地還原了歷史的真實,還充分考慮了年輕粉絲觀眾們的心理,將先烈們的青春形象展現了出來,使影片變得更加具有青春氣息。
與其他的同類題材電影相比,《建軍大業》在歷史的真實性還原方面處理地更加好,如與《南昌起義》相比,它更加注重戰爭場面,因為這些戰役利用現代電影語言展現出來非常的生動,而一些會議內容則相對較少,整體的歷史脈絡非常清晰。《建軍大業》重點描述了四一二政變、南昌起義和三河壩戰役,將南昌起義放在廣闊的歷史時空中來敘事,對于起義的前因后果、政治勢力以及歷史人物進行了刪繁就簡,這種主線和輔線共同前進,并在最終融合的敘事方式,使得影片的敘事風格更加具有特色。在描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大遠景的拍攝,將萬山叢中的朱、毛會師展現地如畫一般,而在熱血的奮戰中也少不了情感戲的出現,為了避免女性戲份的過重,影片中并沒有特意地描寫兒女情長,而是做到了少而精,尤其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生離死別,令人為之動容,這也為影片增添了一份魅力。
在建國三部曲中,《建國大業》講的是國家統一,《建黨偉業》中講的是道路的探索,而《建軍大業》描述的則是武裝斗爭,所以《建軍大業》尤為重視戰爭的寫真。因此劉偉強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運用特效將畫面變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不僅在影片的剪輯方面非常流暢,在鏡頭的拍攝方面更是十分嫻熟,將敘事建構的如火純青,通過逼真的視覺效果使觀眾們重新回到了那個時代,觀看體驗尤為震撼。總而言之,《建軍大業》不僅創作的態度非常嚴肅,導演的技巧十分嫻熟,在影片的風格方面也十分的大氣,敘事結構和戲劇張力舒展自如,加上音樂以及剪輯的配合,使得該影片不僅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和娛樂行,還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優秀影視作品。
主旋律電影不僅是我國社會對于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載體,也是高尚倫理準則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體現。大多數的主旋律電影都沒有直接地宣傳思想內涵,而是使用各種方式潛移默化地激發起觀眾對于道德和價值觀的認識及認同。因此現代的影視創作不應當過于重視政治宣傳和商業利益追求,而是要深入地挖掘出故事及人物中的道德影響力,從而利用其中的思想內涵引發觀眾的關注和共鳴。在主旋律電影中,常常會將所要表現出的精神滲透進特定的人物性格和環境等元素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們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因此在創作電影的過程中應當重視起對于思想情感的表現,是當地依據電影人物的心理、情感和環境進行改變,將主流意識形態以藝術化的手法滲透進影片中。
主旋律電影通常會通過表現豐富的思想內涵來影響觀影者的審美情趣,從而陶冶觀眾的情操和品性。因此當代電影創作應當充分借鑒主旋律電影的審美功效,將思想性和審美情趣相結合,在思想上便顯出民族的意識形態,將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和美好、偉大的情感與理想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出觀眾的審美興趣,實現思想教育與情趣欣賞相統一的目標。另外,當代電影創作還可以在藝術創作中融入歷史、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內容,通過不同的題材和形態,讓觀眾們感受到優秀思想內涵的作用。當代電影創作可以充分借鑒主旋律電影中的宏大試聽環境,從慢滿足觀眾的感官需求,還可以使用一些獨特的歷史和故事,如軍事等題材,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在確保思想性的同事,利用現代化影視技術和創新性觀念,不斷提高影視作品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與國家的發展和未來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在這個英雄缺席的時代,主旋律電影的拍攝更加艱難。而《建軍大業》的出現,使得主旋律電影有了新的創新,影片充分利用了先烈英雄們的史詩將年輕一代們的夢想和熱血激發了出來,雖然還有著一定的瑕疵,但是影片本身的創作初衷和態度卻依舊令人欽佩。
[1]范小玲.論新時期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構建傾向[J].當代電影,2016(6):185-187.
[2]丁牧,陳默.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現實困境和歷史思考[J].電影文學,2016(1):10-12.
[3]原文泰.《黃克功案件》:消費主義視閾下主旋律電影的“改造”[J].電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