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彬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傳媒行業也逐漸面臨著挑戰。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也在不斷地與新媒體、網絡媒體加強合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媒體融合”,最早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提出來的,媒體融合可以把廣播電視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有機的結合,它們之間可以形成一種互補關系,把各自的內容等方面的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實現了資源、內容、宣傳和利益共融的局面。如今,媒體融合已經發展成為當下主流的模式,對于廣播電視節目來說,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節目的重要形象代表,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應對各種挑戰,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主持人是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形象代表,有的甚至是該節目的形象代言人,沒有“文化”的主持人不是一名合格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如今,各大綜藝節目充滿著電視熒屏,自從央視播出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朗讀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一系列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播出后,各個地方衛視也不甘落后,播出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比如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浙江衛視的《向上吧!詩詞》、山東衛視的《中國面孔》《我是先生》以及正在熱播的《國學小名士》等。這些文化類綜藝節目扎堆而來,而作為該節目主持人,他們不僅僅是一名主持人,而且也是知識的傳播者,我們從中也看到了他們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的一面。在融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徑越來越多,主持人必須對自己所主持的節目的知識有所掌握,不僅僅是文化類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各種類型的節目主持人也應如此,要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用專業的眼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把自己包裝成富有文化的主持人。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還要具備一定的道德素養,良好的道德素養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要求。“說”是主持人最基本的一項能力,不同類型的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對于新聞節目或者各種評論類節目來說,主持人不僅僅要向觀眾傳播信息內容,還要評論該節目內容。主持人語言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自身的道德素養。這就需要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同時,不僅是一名播報新聞或者信息的傳播者,更應該把自己投入到節目中去,帶著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真誠的語言去講述事實。比如央視的《焦點訪談》欄目,該欄目之所以能夠擁有很高的收視率,就在于主持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像敬一丹、白巖松等人,均出自該節目。他們全面分析問題,正確對待每一個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們,從而使得《焦點訪談》成為了老百姓信賴的電視欄目。融媒體環境下,觀眾的眼光越來越獨特,對節目和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是主持人的語言還是行為,都直接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主持人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用規范的行為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用真摯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都知道主持人這個職業是需要有一定的即興發揮能力的,這是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能力。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歌王爭霸賽中,由于孫楠臨時決定退賽,對節目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在此時汪涵積極應對,7分鐘的臨時救場,被譽為教科書式經典。他不但幽默風趣,而且臨場應變能力非常強,具有很強的心理素養。再比如一年一度的央視春晚,自2017年以來主持人朱軍已經是第21次登上春晚的舞臺了,二十一年的陪伴成就了朱軍這個春晚“定海神針”。像春晚或者重大活動的直播現場,主持人擁有良好的心理素養,從容自信的面對每一次節目,就能夠很好的把握節目,很好的掌控節目,即便在直播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突發事件,也能夠隨機應變,巧妙地進行處理,從而保證節目的正常進行和順利播出。
融媒體已經是當下主流的發展模式了,廣播電視節目從策劃到制作再到播出有了新的生命力,主持人作為一名形象代言人,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和心理素養,使得自己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與其說廣播電視節目成就了主持人,不如說主持人成就了該節目。
[1]郝靖.新媒體時代電視主持人職業素養探究[J].今傳媒,2015,10,05.
[2]郭丹琢.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專業素養養成[J].視聽,2014,05,15.
[3]央吉巴毛.試論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播音主持人職業素養的新要求[J].新聞研究導刊,2017,05,25.
[4]邵振奇.融媒時代主持人的職業素養及高校培養路徑探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