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梓
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使我國進入到了“數字時代”,推動了人們生活、生產方式的變革。將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應用在綜藝節目現場擴聲制作中,能擺脫傳統制作方式的限制,有利于實現數字一體化處理模式,推動綜藝節目制作水平的快速提高。
我國傳統綜藝節目現場擴聲制作技術,主要應用了模擬技術方法,將整個制作系統劃分為兩級調音系統,即現場擴聲制作和電視播出制作。在進行節目制作時,主要使用了話筒、調音臺、音箱等多種設備。對于一些小型的綜藝節目來說,使用這種技術能大量節省勞動力成本和設備成本,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但現場擴音效果并不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綜藝節目的制作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很多綜藝節目為了吸引受眾,開始向大型綜藝節目方向發展。導致舞臺結構越來越復雜,尤其是加入樂隊之后,對現場擴音制作提出了更高挑戰,使傳統制作技術的缺陷更為明顯。以央視春晚為例,其節目內容非常多,包括舞蹈、音樂、小品、戲曲等各方面內容,每個調音設備需要負責各自的內容。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調音臺、均衡器、音箱、壓縮器等多種設備。在這種條件下使用傳統制作技術非常容易出現音頻故障,從而影響節目的整體效果[1]。
一般來講,大型綜藝節目需要使用大量的話筒,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推動了無線話筒的實現,能有效提高舞美效果,給節目制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給無線話筒信號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節目制作來說,音頻信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直接決定了節目的播出效果,一旦出現信號干擾等問題,容易出現接收盲區。因此,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對跑頻、死角、干擾等問題進行分析,并安排大量人員進行實時檢測,其制作過程非常麻煩。而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發展下,推出了無線管理技術,能在不同的音頻信號中進行無縫連接,可有效保證節目的播出效果。該技術主要應用了頻譜掃描儀、分析儀以及兼容器等多種設備,對無線信號的射頻信號進行分析和計算,并根據最終計算結果來合理分配頻率,能為每個無線信號提供最優信道,保證信號的傳輸與接收工作順利進行,從而保障現場擴聲效果。
傳統的現場擴聲技術主要應用了話筒、調音臺、音箱等設備,并根據實際需要加設一些周邊設備。但這種技術存在較強的限制性因素,其音頻系統過于簡單,無法對現場聲音進行細致處理,導致部分音頻信號出現丟失等問題,從而影響擴聲效果。而在數字技術的發展下,現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音頻系統,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了擴聲音箱、均衡器、功放等多種設備。其中,均衡器是音頻系統中的主要設備,在數字化技術的帶動下,可對不同頻率的電流信號進行調節,并針對信號的接收情況進行補償,有利于降低信號之間的干擾,提高擴聲質量。另外,傳統的擴聲音箱體積比較大,質量較重,給安裝與調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使其向集成化方向發展,能有效降低安裝難度。同時,可利用網絡對音箱運行數據進行收集,從中分析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試與修正,有利于提高綜藝節目現場擴聲制作的質量和效率。
隨著綜藝節目的發展,部分節目開始將樂隊加入到了節目制作中,當樂手在彈奏音樂時,需要對返送的聲音進行監聽,從而分析聲音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整,以保證彈奏效果。但電視綜藝節目的舞臺區比較小,樂隊只能占用部分區域,在多種樂器及話筒的影響下,給監聽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經常會出現串頻、跑頻等問題,給現場擴聲制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開始將現場監聽系統應用到了綜藝節目制作中,目前,已經推出了多種監聽音頻調音系統。可將現場的音頻信號連接至主機中,在經過調音臺的作用下,再由主機通過網絡將各個音頻信號傳輸給接收終端中,使每個樂手可以針對各自的需要進行調節,從而保障現場擴聲效果[2]。
近幾年來,數字功放技術在綜藝節目現場擴聲制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此技術擺脫了模擬技術的限制,可將DSP處理技術、網絡傳輸技術以及功放技術集中在一起。工作人員可通過網絡來控制控制傳輸信號,有利于實現遠程監控的功能。同時,數字功放技術能與音頻系統進行有機結合,發展網絡音頻處理模式。在進行設備安裝時,可直接將線路連接至計算機中,工作人員可通過網絡進行操控,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軟件編程,以達到控制效果。在綜藝節目現場擴聲制作中應用這種技術,能有效節省人力成本,提高制作質量和效率,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快速提高,對綜藝節目的制作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節目組將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應用在現場擴聲制作中,有利于提高控制效果,增加系統的靈活性,推動節目制作水平快速提高。
[1]王鴻.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在綜藝節目現場擴聲制作中的應用[J].現代電視技術,2012(09):64-66+25.
[2]曾文.網絡化數字化時代主題詞表自動構建技術的探索與實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21(0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