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陳,鄧麗娟,黨高峰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51)
“綠色公路”理念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融入
張良陳,鄧麗娟,黨高峰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51)
實施綠色公路建設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落實“四個交通”發展要求和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以綠色公路相關標準、指南為依據,對可行性研究階段在推進綠色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采取綠色環保措施進行了論述,從源頭上為綠色生態理念與公路建設相互融入提供了指導性建議。
綠色公路;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實施“綠色公路”建設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落實“四個交通”發展要求和踐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創新公路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也是“十三五”公路建設行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技術政策[1,2]。為踐行綠色交通,推進綠色公路建設,交通運輸部頒布了《關于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頒布了《湖北省綠色生態旅游公路建設配套技術指南》??尚行匝芯侩A段作為項目建設過程中最前期的一環,應當從源頭上、在前中后全過程中融入“綠色公路”理念,積極推進“綠色公路”建設,充分發揮先行引領作用,為項目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的同時也為“綠色公路”實施提供了導向性原則。
可行性研究是對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和經濟上是否合理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論證,為科學決策及后續項目實施提供依據。作為項目前期階段的重要一環,將對加快推進“綠色公路”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宏觀控制性作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確定路線方案,控制總體走向,因此在可研階段應加強生態環境的調查,詳細分析項目建設對區域環境的影響,合理避開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等敏感點,從宏觀上降低項目的環境影響。
(2)引領指導性作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作為項目建設過程中最前期的一環,應當充分發揮源頭引領作用,結合當前“綠色公路”的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在實施方案中積極考慮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的應用,同時給后續階段提出導向性的建議,用于指導項目的后續實施。
(3)依據支撐性作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后續設計文件的指導和依據,在可研階段就充分采取相應的綠色環保措施,并將環境保護支出列入到建設成本當中,以此為后續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繼續加強“綠色公路”理念的融入、保障綠色環保措施落實到位提供重要支撐性依據。
可行性研究階段應秉著“可持續發展、統籌協調、創新驅動、因地制宜”的總體原則,通過采取加強生態環境調查、優化路線總體設計、合理確定工程方案、完善細節部位設計、提出合理建議等多項措施,在研究前中后全過程融入“綠色公路”理念[3,4]。
準備階段工作重點是充分了解項目區域生態環境,清楚認識保護什么及如何保護,為后續工作融入綠色生態理念打下堅實基礎。本階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詳細開展環境生態調查,充分了解項目建設區域的環境功能區劃、生態環境敏感點、文物古樹分布等,以此作為后續方案研究的重要依據。
(2)基于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分析,選取與地形地物更為協調、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技術標準,靈活應用線形指標,不片面追求高指標。
(3)按照“提前介入”的原則,委托相關單位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文物保護等專題研究,并時刻保持互動。
方案的研究過程是綠色生態理念與方案設計相互融入的過程,是開展“綠色公路”設計的實質性階段,重在設計過程和細節中貫徹落實綠色生態理念,以實現最大限度地保護、最小程度地影響、最有力度地自然恢復。以下為本階段采取的主要措施。
(1)總體設計:以生態環境調查、專題研究結論等為基礎,從有效降低生態環境影響的角度,科學合理地選擇路線方案,避開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點,提高路線線形和地形地物的適應性。
(2)路基工程:重點對高路堤與橋梁、深路塹與隧道、半邊橋隧與高邊坡等方案進行比選,避免大填大挖。積極推行生態環保設計和生態防護技術,在充分考慮邊坡穩定的前提下,路基防護采取生物防護、自然景觀為主,工程防護為輔。
(3)路面工程:根據項目交通功能,結合氣候特征、生態環境景觀、路用材料等自然條件進行設計,合理選取路面結構型式及筑路材料,保證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
(4)橋涵工程:結合全壽命周期成本、環境影響等因素,對橋型方案進行比選,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橋型,條件允許時應優先選擇鋼結構橋。本著不破壞原有水系和排灌設施、兼顧水利及農林漁牧規劃等原則,確定合適的橋涵數量和型式。
(5)隧道工程:高度重視隧道對周邊生態環境及水資源的影響,充分考慮生態景觀、環境保護要求,按照“早進洞、晚出洞”的總體原則設置隧道。
(6)交叉工程:嚴格控制互通規模,根據立交功能、交通量分布等,優選互通方案及型式,以減少占用土地資源。對動物棲息地、遷徙路線分割影響較大的路段,宜結合動物生理習性調查分析,合理設置動物專用通道。
(7)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養護管理設施應站在服務區域路網整體的角度合理布局。高速公路養護工區、監控分中心宜結合互通布設選址,充分利用互通所形成的三角地帶,綜合利用土地資源。服務區、停車區宜選址于自然景觀較好的位置,同時可結合區域旅游資源等,拓展旅客集散、特色產品展銷等功能,使乘客在享受美景中增強環保意識。
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后續階段的依據性、指導性文件,應結合“綠色公路”的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在實施方案、節能評價、相關建議等章節中,增加相關總結內容,鼓勵后續階段積極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推進詳細設計動態化、人性化,施工建設標準化、文明化,運營管理智能化、低碳化,促進環保原則貫穿設計始終,施工全過程預防保護為主、修復為輔,運營管理實現節能高效。
總體上,“綠色公路”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性工程,貫穿于公路策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可行性研究作為項目前期階段重要的一環,對加快推進綠色公路建設起著宏觀控制、引領指導、依據支撐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從準備階段加強環境生態調查、研究階段注重環保設計、總結階段提供指導建議著手,綜合采取多項科學合理的措施來貫徹落實“綠色公路”理念,從而為打造環境友好型公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1]交通運輸部.關于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Z].北京:交通運輸部,2016.
[2]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湖北省綠色生態旅游公路建設配套技術指南[Z].武漢:湖北省交通運輸廳,2016.
[3]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宜都(全福河)至鄂湘界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武漢: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
[4]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十堰經鎮坪至巫溪高速公路鮑峽至溢水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武漢: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
U412.36
B
1009-7716(2017)10-0032-02
10.16799/j.cnki.csdqyfh.2017.10.009
2017-06-12
張良陳(1986-),男,湖北武漢人,工程師,從事路線總體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