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晉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這些新名詞的出現日益影響著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生活觀念的逐漸轉變,傳統的報紙等紙媒載體優越感逐漸消失,消費者群體逐漸流失,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喜歡操作手機、電腦等現代化智能設備,所以新媒體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紙媒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挑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何有效融合,在全媒體時代以各樣的姿態為公眾呈現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是一個重要的發展研究課題。紙媒行業如何走出困境,堅守自己的本真和特色,并實現持久發展,也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新興媒體的出現,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能夠隨時為公眾呈現各種新鮮的訊息,時效性更強,用戶可以第一時間從網絡渠道等獲得最新的報道,同時在內容設計等方面更加豐富和形象,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也不高,所以新媒體行業不斷發展壯大。但是也可以看到紙媒行業雖然遭遇了一定的發展困境,但是還有很多的優勢是新媒體不具備的,想要堅守自身的發展特色走出適合自身發展的一條可行化道路,紙媒行業首先要對自身進行全面分析,將現有的優勢不斷鞏固和擴大。具體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具有較強的權威性,紙媒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權威形象,一條新聞報道從采集、到加工、再到整理編輯發布,需要層層審核,在深度報道方面紙媒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也是紙媒為什么能夠發展到現在的重要原因。
(二)專業性強。紙媒行業很多新聞都是務實的、以專業的視角進行分析的,所以在事件的報道過程中力求專業和權威,杜絕捕風捉影和惡意虛構,所以專業的判斷和分析,也是紙媒行業不可比擬的優勢,憑借多角度、分析全面透徹等在標題、閱讀內容和深度報道等方面優勢明顯。
(三)人才優勢。作為一個傳統媒體形式,紙媒產品在出版發行之前都有一套完善的審查流程,都需要層層審核和把關,才能進行發布,從而在公眾面前呈現最有分量最有價值的報道,所以紙媒行業有很多高素質的采編人員,他們的專業素養、分析判斷、洞察力和敏感性都很強,并且預判分析能力也很強,這都是紙媒行業不可比擬且最重要的優勢。
(四)固定客戶群體優勢。紙媒行業由于發展時間長,所以積累了很多忠實的客戶群體,他們都有多年的紙媒閱讀習慣,并且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新媒體的出現給紙媒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是一些忠實的客戶群體和讀者始終都沒有放棄選擇紙媒閱讀的這種形式。
隨著信息時代全面來臨,網絡媒體給紙媒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媒體,在媒體和讀者之間以及讀者和讀者之間交流更加頻繁,雙向互動模式全面開啟,吸引了越來越多群體的眼球。紙媒行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注重內容質量,在深度上下工夫。紙媒主要是為讀者提供實在的文本內容為主要形式的一種載體,在內容輸出方面的優勢和價值比較明顯,所以一方面記者要多深入一線、了解現場的情況并進行信息迅速采集,在內容編輯等方面注意把握政策方向、事件本身的真實性和事件背后所蘊含的理念等方面,以此為基礎再在時效方面不斷改進。所以紙媒行業要在深度報道方面多下工夫,改變紙媒功能,從傳遞信息向傳遞價值轉變,提高市場占有率。可以看到,當前很多紙質媒體都一直以來保持高發行量,總結發現,他們最顯著的特質就是能夠始終堅持真理,探究事件背后的真相,以獨特的視角進行分析和針對性報道,把握最新的時代動態和受眾群體的興趣愛好,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
(二)善于借力,借助新媒體技術和方法,不斷實現紙媒創新。紙媒行業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訂閱號等,及時向客戶推送最新的訊息,吸引讀者的眼球,同時還要學習和借助新媒體技術,在內容定位、傳播形式、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優化,創造更大的渠道與公眾進行廣泛參與,用更多電子化信息技術實現紙媒報道和網絡報道同步。
(三)加強體制改革探索,提高人才核心競爭力。紙媒行業要鞏固自己的采編隊伍優勢,加強培訓,一方面注重新技術、新方法培訓,使采編人員不斷掌握最新的采編技術和方法。另一方面加強專業知識培訓,優化采編流程,從信息采集、加工、編輯、播報等方面提高效率和質量,提高人才整體素質。同時要探索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市場化運作,提高采編人員的福利待遇,鞏固核心團隊的核心優勢,提高團隊成員的忠誠度,進而為推動紙媒行業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
總之,移動新媒體時代紙媒行業面臨的困境和形勢是嚴峻的,但是也要樂觀地看到紙媒行業自身的很多優勢是不可比擬的,所以想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紙媒行業就要在專業性、權威性、人才優勢和固定客戶群體等方面不斷夯實基礎,加強探索,并充分借助新媒體新技術和新方法,探索一條更加適合紙媒行業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以此創造更大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1]尹明華.大數據時代的報業轉型[J].中國報業,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