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螢
現如今,新舊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同樣給我過的音樂廣播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音樂廣播節目只有加強對節目、內容方面的創新,做好相關的轉型工作,占據有利的市場,才能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
隨著廣播的快速發展,使得音樂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上世紀90年代,我國新媒體市場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從MP3—MP4—手機—平板等等,使得我國以往傳統媒體逐漸處于劣勢,極大的限制了傳統媒體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新媒體憑借自身高質量的信息、高品質的音效,逐漸成為人們的首選,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廣播節目則音樂自身的局限性逐漸沒落。
在客戶群的定位上,核心聽眾群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年輕人的身上,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較快,從15—35歲這一階段的人群成為新媒體的代表用戶,這一階段的網民數量占整個互聯網用戶的百分之六十一。而且,隨著不斷的發展,互聯網用戶仍然呈更加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在智能手機、MP4等音樂播放工具的銷售目標直接就鎖定了年輕的互聯網使用者。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新媒體的崛起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么,以往傳統的音樂廣播也必然會面臨到一定的發展困境。
在新媒體的巨大沖擊下,音樂廣播節目能否風采依舊,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國廣播音樂節目面臨著一系列難題。
上文中我們說到,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恰恰迎合了聽眾的自主化、便利性的選擇。使得喜歡音樂的人在音樂的選取上更加的自由,這樣一來,人們就逐漸的將目光轉向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聽眾的大量分流,使得聽眾范圍越來越窄,甚至出現了被取代的趨勢。聽眾范圍越來越小,使得收入也越來越小,可是廣播設備的更新發展卻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維持,很多的廣告客戶逐漸將原來優先考慮的黃金檔節目放到最次的選擇上,這樣一來,就使得音樂廣播節目逐漸走向沒落。
現如今,娛樂節目越來越多,聽眾的欣賞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迫切需要個性化、多樣化的節目來滿足自己的胃口。而廣播音樂節目在廣播媒體放開后數量激增,但是數量的激增隨著帶來的必然是質量的參差不齊。節目主持人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節目的質量,由于廣播電臺數量的不斷增加,因而也加大了對節目主持人的需求,這樣一來,就使得節目主持人的素質出現高低不同的現象,很多的素質較高的主持人在新媒體的不斷沖擊下,開始往其他的行業發展,從而就使得很多高素質的音樂廣播節目的專業技術人員驟減。
市場的經濟化使得很多的廣告插播在音樂廣播節目當中,但是大量的廣告導致了聽眾越來越厭煩,這也是導致音樂廣播節目逐漸沒落的重要原因。在音樂廣播節目當中插播廣告,能夠極大的提升收入水平,但是由于商家過于注重廣告的插播,久而久之,聽眾就越發厭煩,從而就極大的降低了很多的音樂廣播節目的質量、以及收聽和效果。
當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音樂節目只有加強內容與技術方面的創新,打造全新的音樂廣播節目,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不斷滿足時代發展所需。
切實加強在技術方面的改革創新力度,利用新媒體自身的優勢以及硬件設備的支持,對音樂廣播節目進行有效的推廣,這是音樂廣播節目發展的關鍵。另外,隨著數字化移動廣播時代的到來,廣播音樂節目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通過微媒體來進行播放,這也是接下來音樂廣播節目的發展趨勢。科學、合理的運用移動廣播媒體,同時應突破在高鐵、地鐵、地下室等信號較弱的地點的收聽障礙,這樣一來,就能夠吸引大量的手機用戶成為忠實的聽眾,從而提升收聽率。
在這新媒體時代,主持人作為音樂廣播節目的核心,因此我們應不斷提升主持人的素質,提高核心競爭力。只有高素質、高能力的主持人隊伍,才能構建出高水平的音樂廣播節目。因此,應不斷強化主持人的基本功,駕馭節目的能力、以及主持特色,以此來吸引聽眾的興趣。其次,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所發布的作品,應選擇優質、符合實際內容的節目,不斷強化聽眾的主體地位與參與意識,對音樂節目的背景由來進行全方位、個性化的解讀。
音樂廣播節目如何根據聽眾的口味來選擇節目,從而引起聽眾的注意力,這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新媒體時代下,聽眾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化,只有和聽眾密切相關的節目內容才會引起聽眾的注意。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下,音樂廣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將自身的優勢、價值最大化,并充分的做好內容、技術方面的轉型工作,才能在這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屹立不倒。
[1]殷琦.新媒體時代廣播音樂節目的內容轉型[J].新聞界,2010(01).
[2]馮薇.新媒體時代廣播音樂節目的內容轉型[J].新聞傳播,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