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一澤
在當前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電影元素在節目中體現出來,電影化趨勢成為了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方式、節目內容、媒介等方面都開始向電影靠攏,雖然在細節方面與電影還有較大的差異,但整體感官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電影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電視綜藝節目制作方式中,拍攝和剪輯上已經打破了傳統的電視節目制作手法,開始借鑒電影的制作方法。越來越多的電視綜藝節目為了節目效果開始將電影制作中的近景拍攝、特寫鏡頭以及蒙太奇手法應用到節目制作之中。
近景和特寫鏡頭在電影中能夠更好的體現電影細節和人物情緒,在電視綜藝節目的鏡頭語言中,為了達到這一效果,也將這種拍攝方式應用到節目制作過程中。通過近景能夠將畫面清晰呈現在觀眾面前,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特寫鏡頭則是讓觀眾能夠更清晰的捕捉到節目中人物的細節,將人物的情緒變化充分變現出來。比如在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拍攝過程中,制作團隊就加入了大量的近景和特寫鏡頭,這檔節目時以爸爸們和孩子們日常活動作為拍攝內容,最吸引觀眾的是爸爸們的幽默風趣以及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因此為了能夠提高觀眾的觀看興趣,在拍攝中經常會將某個爸爸或某個孩子當做重點進行近景拍攝和特寫鏡頭,讓觀眾能夠清楚的注意到人物的情緒變化。近景拍攝和特寫鏡頭是《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走進觀眾群體的關鍵,通過這樣的拍攝方式,讓觀眾對節目中的人物有了更多的認知[1]。
蒙太奇手法在電影制作中使用的較多,能夠為電影情節增加特效,提高電影收視率。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綜藝節目將蒙太奇手法應用在制作過程中,讓電視綜藝節目效果得到較大的提升。主要表現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后期特效技巧方面,利用蒙太奇手法楓木了節目內容,而且通過不同的處理手法,增加了節目的沖突性和緊張感,營造了良好的節目效果。比如在《我是歌手》中,歌手后期延長完畢,通過投票對所有參賽歌手進行排名,在這個過程中,就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增加了節目特效,通過音樂以及動態字幕,營造一種緊張中帶有幽默的節目效果,能夠更好的吸引觀眾注意力。
電影內容是通過鏡頭以及鏡頭之間呈現的情節,帶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讓觀眾將電影當做一個故事去看待,敘事內容成了電影的主要元素。在現代電視綜藝節目中,打破了傳統電視節目中內容的表達方式,不再以平述為主,而是與倒敘、插敘等方式結合起來,將電視綜藝節目內容豐富起來,以故事的形式向觀眾展現,大大增加了觀眾的觀看欲望。比如電視綜藝節目《十二道鋒味》,就是一故事的形式向觀眾展示,這檔節目在六個國家里發生了六個精彩的故事,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關注。《十二道鋒味》是由謝霆鋒作為節目設計主廚,一共有十二期節目,每一期都像是一部微電影,雖然是一檔美食節目,但在節目中引入了大量精彩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故事,帶有濃重的人文關懷[2]。根據相關報道可以知道,《十二道鋒味》在節目內容方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為了能夠將節目內容豐富起來,節目制作團隊花費半個月的時間,只為取景,這樣能夠讓觀眾在觀看節目時有看電影的感覺。這檔節目的制作精良,在節目設計上不僅將美食這個主題表達的淋漓盡致,而且整體風格充滿華麗感。這樣的故事講述形式的電視綜藝節目,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打破了電視綜藝節目與電影之間的界限。
電視綜藝節目與電影之間本身就存在著相互借鑒和相互競爭,這就決定了電視綜藝節目電影化是必然的趨勢。目前,電視綜藝節目被拍攝成電影的已經越來越多,其中典型的就是《爸爸去哪里兒》。作為真人秀節目,本身在制作過程中已經借鑒了電影制作手法,提高了節目效果,增加了節目收視率,被制作成電影上映,收獲了不錯的票房,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電視綜藝節目制作成電影的案例。《爸爸去哪兒》電影版,在很多人看來不能界定為電影,而是定性為電視綜藝節目,但從其制作方式、節目內容上來看,與電影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比如《爸爸去哪兒》電影版,通過對五對父子和中隊動物的奇妙歷險的拍攝,電影中爸爸們和孩子們的感情表達都可以從細節中體現出來,通過電影,給觀眾一種不一樣的視覺感受[3]。
通過對電視綜藝節目電影化的分析研究,可以發現電視綜藝節目和電影之間本質上是一樣的,在發展的過程中,兩者之間媒介互串,既有競爭又有借鑒。電視綜藝節目在發展過程中,更多的借鑒電影的制作手段和播放形式,能夠有效提高節目效果,滿足觀眾需求。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電視綜藝節目電影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1]張肖艷.電視綜藝節目的電影化研究[J].今傳媒,2017(6):108-109.
[2]莫浪.電視綜藝節目改編電影的市場準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1).
[3]漆佳.綜藝電影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