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專學
新媒體從產生以來,就因其在傳播特點、內容技術以及最終的傳播效果等方面的顯著優勢而迅速發展,彌補了傳統媒體的大部分缺陷與不足。同時,新媒體最大的特點是能將信息的傳遞由單人或單向傳播轉變為多人與雙向傳播,這種轉變不僅能改變電視作為大眾傳媒的主要工具的情況,還能使大眾傳播在民眾中更為普及,甚至能是所有人都成為大眾傳播的源頭與受眾。除此之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明顯的先進性與多樣性。首先,新媒體在傳遞信息時所具有的時效性是傳統媒體難以超越的;其次,新媒體對于娛樂功能的開發與手段比傳統媒體更先進,具有無法比擬的豐富性內容與極強的互動性。
由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傳播受到了極大影響,投資者以及廣告商在資金預算以及投資壓力下會將其投資或廣告預算分流,使其流向新媒體,但新媒體對于電視媒體的沖擊是有限的,電視媒體仍然是我國大眾傳播的重要媒介,其在大眾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短期內仍然是無法被取代的。
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行業無疑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但電視傳播行業受到的沖擊是來自多方面、多角度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電視行業在新媒體時代受到的內部競爭沖擊在逐漸加大,電視行業的傳播力度和效果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新媒體時代電視行業的內部競爭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較明顯的兩極分化式競爭,這類現象是由于大部分電視媒體的制片人都只愿意將其電視節目投放到具有較高收視率的電視臺中,而那些在收視率方面競爭較小的電視臺則難以在電視節目投入方面得到利潤,較為優秀的電視節目通常也不愿意在這些電視臺進行播放。以上這種兩極分化的狀況就使得優秀的、強勢的電視臺所播放的電視劇以及綜藝節目等越來越好,而在收視率上不具有競爭優勢的電視臺無法得到優秀的電視劇以及綜藝節目來提高收視率,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第二方面是在具有較高收視率的電視媒體內部,由不同媒體制片人為了尋求利潤而引發的競爭,這些現象使得電視媒體的傳播在新媒體時代中收到的沖擊與影響越來越大,同時形成的惡性循環也越來越難以控制。
在新媒體時代中,文化思想以及經濟發展越來越趨于全球化,國內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全球化經濟的影響,電視媒體的傳播也不例外,而國內外思想文化的交流愈多使得國外文化產業對國內產業的競爭愈大,而這種外部競爭在電視媒體行業表現得尤為明顯。形成這種外部競爭的原因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原因是民眾需求的變化,隨著各類先進電子產品的問世,基于網絡設備的移動終端在國內盛行,如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由于其小巧的體積以及便攜的特點,使其更受大眾的喜愛。同時隨著移動網絡以及無線連接技術的發展,這些移動電子設備在網絡連接、觀看電視劇以及電影方面更受歡迎。第二個原因是新媒體平臺的大量出現,使得電視節目在投放時有了更多選擇而不是只能在電視媒體上投放,這種現狀使得電視媒體的主導地位受到了很大威脅,也加大了傳統電視傳播發展的難度。
在電視傳媒受到極大沖擊的新媒體時代,電視傳媒行業若想在逆境中求發展,就只能依靠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來使電視傳媒行業更加適應社會與文化環境,并在其中找到發展的機遇。
視傳播平臺
電視傳媒行業在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的大環境里,要想得到發展的機遇,只能順應社會前進的主流。首先就是要建立良好的電視傳播平臺,這些平臺不僅能使電視傳媒行業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還能加速電視傳播的獨立。
電視傳媒行業的管理者以及工作者對于電視媒體的發展趨勢以及現狀應特別關注,不僅要研究廣大群眾的審美需求,還應對電視節目的發展有自己的定義,如遇到好的電視節目可以通過借鑒、引進等手段使其在自己的電視頻道內播出,以增加收視率。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努力研究開發新的、適應市場需求的電視節目,以創新求發展。
電視傳媒行業在新媒體時代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與新媒體有關的業務,在經營這類業務時需運用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手段與互聯網的經營理念來對其進行管理。同時,要勇于承認新媒體的優勢以及優點,利用其獨特的傳播方式來為電視傳播進行宣傳,使得電視傳播與其他新媒體傳播達到一種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共同發展境界。
面對新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沖擊,電視傳播應采取多種手段以及策略來進行應對,不僅要搶占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還要將新媒體的創新思維適當引進電視傳播中,使得電視傳播平臺與新媒體時代接軌,以尋求更好的發展契機,推動電視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1]李國勤.全媒體時代國內電視新媒體發展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6(12):93-94.
[2]張健.新媒體時代電視臺電視新聞信息整合策略研究[J].科技傳播,2015(24):11+25.
[3]陳姝.基于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中的機遇與挑戰[J].新聞研究導刊,2015 (21):204.
[4]陳菊香.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應對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5(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