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海飛
廣播類民生節目來源于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因此,此類節目主持人的風格也要貼近群眾及其思想理念,通過報道身邊事和關心身邊人的方式來拉近節目和群眾之間的距離,進而使群眾增加對節目和主持人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主持人作為節目輿論的領導者和節目信息的播報者,更要以身作則,發揚群眾精神。
民生類節目的關注點和出發點就是群眾及其身邊的事物,因此,此類節目主持人需要將節目的價值觀點和群眾的身邊事作為個人主持風格形成和保持的方向,進而拉近和群眾之間的距離,在確保節目吸引力度的同時,提高節目的收聽效益,并在此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主持風格,進而提高知名度[1]。
例如,寧夏新聞廣播的《1061民生熱線》的主播,在直播中面對反映問題的群眾,會站在群眾立場,急之所急、想之所想;但有了矛盾糾紛點時,會以尊重事實為前提,客觀評述問題,這正體現了民生類節目主持人既要有一心為民的人文情懷、更要有端正的主持風格。
民生類節目的受眾大多是普通群眾,因此,主持人要保持和節目風格和內容的一致性,并且要具有真正的人文情懷和思想,真正做到從群眾的身邊事和需求出發。另外,主持人需要保持語言的簡單化,進而報道出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
簡單化和平易近人都不是降低節目深度和主持人主持內涵的意思,主持人作為民生新聞的報道者,不能只是簡單分析新聞的表面現象,也要分析其內涵,進而將其中體現的深層含義和價值傳遞到群眾當中。但是統計結果顯示,民生類節目的數量和報道的新聞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是節目的質量和主持人應當具備的專業素質卻一直止步不前,由此可見,主持人的主持深度還有待提高[2]。
民生類節目主持人需要把握好對語言和解析的應用力度,首先要控制的是語言,要確保普通話的標準程度,給聽眾以正式的感覺,進而在節目中傳達積極向上的思想和理念。其次要控制的是對新聞解析的力度,對于一些隱晦的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和說明,對于簡單易懂的內容則不需要占用群眾過多的時間,以此來確保節目的質量。
民生類節目的受眾范圍較為廣闊,因此主持人需要考慮不同類型聽眾的需求,民生類節目的聽眾大致上可以分為普通群眾和管理人員兩種,群眾是為了了解民生信息,為日常生活獲得有用信息;管理者是為了了解民生情況。因此,主持人要在報道新聞和事件的過程中,語言簡潔準確并增添節目的有趣性(如講故事)和普遍性,來削減新聞報道類節目特有的枯燥性,進而提高節目的吸引力,在滿足群眾信息需求的同時滿足其實用需求。在面對管理者類型的聽眾時,主持人要在提高自身主持內涵的同時提高節目的深度,透過新聞看到事情的本質,并總結出相應的道理,讓管理人員感受到節目的質量[3]。
另外,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一些國家級別的部門,因此,主持人在報道過程中需要慎重處理這類新聞,避免出現政治性錯誤,影響節目的持續發展。
大多數廣播類節目為了提高了聽眾的互動程度,都會設置相應的電話訪問和熱線服務,民生類節目也不例外,不同的聽眾便會有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連線態度,這需要主持人隨機應對和合理溝通。部分熱線屬于尋求幫助類型,如果節目組的工作人員能夠幫忙解決,則可以給聽眾適當的等待期限,如果不能提供幫助,需要在表示歉意后再掛斷電話;部分熱線屬于找主持人解答問題類型,主持人需要在確保態度和藹的前提下,為聽眾提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產生過激的情緒,并且要適當感染聽眾的情緒,避免出現情緒極端化的現象[4]。
第一,民生類節目主持人需要在掌握新聞報道技能的同時,提高分析和解決民事糾紛的能力,在聽眾心中樹立平易近人和關注群眾的形象。第二,主持人需要定期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從而完善自身的主持能力和報道能力,并切身參與到節目的制作和信息采集中,更好的了解和感受節目的價值。第三,主持人要充分發揮在節目中的主導作用,將節目和自身風格的培養融為一體,做到和節目共同進步與成長,進而實現對節目發展方向和價值體系的良好引導。
綜上所述,廣播民生類節目主持人需要順應民意發展形勢和時代發展需求,站在群眾的角度和立場客觀分析民生新聞和事件,結合節目受眾的信息需求和幫助需求,制定完善的節目報道方向,并尋找設計自己和節目的主持風格,進而提高和節目的契合程度,給聽眾以全新的感受,并取得良好的節目效果。
[1]宋琳.電視新聞主持人語言風格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
[2]楊元.四川電視臺《新聞現場》欄目主持藝術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張宜.大陸電視節目“跨界主持”現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4]茹靜.我國法制類電視節目主持策略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