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劍威 孫興蓮 吳樂
2016年我國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經費投入達15676.7億元,其中國家財政科技支出7760.7億元,是建國初1953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的萬倍。大量的國家財政科技投入,要求各級政府加強科技計劃項目的組織管理,并出臺文件《關于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建立國家科技計劃管理的咨詢機制”、“充分發揮中介服務機構在計劃項目管理中的作用”。
咨詢是以智力成果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決策和運作服務,包括政策咨詢、科技查新、技術咨詢、決策咨詢等服務內容。
本文從參評項目組織、項目遴選立項、項目執行實施、結題項目推廣等四個階段就咨詢工作的應用與意義進行分析,希望能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推動應用咨詢服務,并使之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
科技計劃項目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利用財政資金,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專項資金,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解決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具有重要作用,而政府科技管理部門的人員、精力有限,項目組織管理的任務變得十分繁重,項目管理的難度不斷增加,致使實際管理過程中出現了重申報輕執行、重結題輕過程、重拿獎輕推廣等諸多狀況,不僅影響了科技計劃項目的達標質量,更影響了國家科技計劃戰略意圖的實現 。
項目申報是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全過程的始點,如果項目申報質量下滑,將造成科技經費的隱形浪費,故項目申報質量成為項目組織管理工作的關鍵要素。服務企業創新的咨詢工作者對國家各級各類科技政策有深入理解,在參評項目組織,提升項目申報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一是“開源”,咨詢工作者通過培訓或顧問等形式就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項目申報指南進行解讀,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加深客戶對科技計劃項目資金扶持政策的理解,明晰科技計劃項目對客戶自身科技創新問題的適用性,引導更多對象參與項目申報,從源頭上擴大項目申報基數;二是“改稿”,項目申報書是科技管理部門、評審專家獲知項目意義、可行性的主要甚至唯一載體,申報書的質量至關重要,而申報者往往存在立項依據抓得不準、創新程度不夠、研究成果實用性較差、項目立項說服力度不夠等情況,不能反映申報項目的真實水平,咨詢工作者擁有專業技術和申報經驗,精通政策法規,指導客戶撰寫、修改項目申報書,通過改稿子將項目申報觀點明確表達出來,避免關鍵性失誤,提高項目申報書的質量,三是“聚焦”,科技計劃項目旨在支持解決共性問題、關鍵問題和熱點問題,而部分申報對象往往針對自身問題申報項目,期望申報一個項目能解決所有問題,缺乏全局定位的理解,咨詢工作者通過科技查新,幫助這些申報對象聚焦,排查失去意義的項目申報,挖掘關鍵點、創新點,促進一個項目解決一類問題,從而提升項目申報質量。
科技項目的遴選評審是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的重要環節,評審結果直接影響各級政府財政科技投入的具體分配,關系國家科技計劃戰略意圖的實現。《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強調“科學組織安排科研項目,提升項目層次和質量” 。一方面,評審指標要符合計劃戰略意圖;一方面,評審過程要客觀、公正、科學,需要項目管理部門以外的第三方參與評審、監督;另一方面,評審主要內容有項目的可行性論證、項目的創新性、項目的應用推廣意義等,需要專業性人員參與評審,給出立項建議。咨詢工作恰恰符合以上二、三條的要求,以咨詢專家的身份參與項目遴選評審,幫助項目主管科技部門加強項目評審。如以研發為主的基礎研究類項目,由相關技術專家組成的咨詢專家組從專業角度給出項目先進性水平、創新程度、技術路線可行性分析等,有助于項目主管部門遴選出有立項意義的前瞻性研究項目;以市場應用為主的應用類項目,由相關技術專家、市場運行專家、企業管理者組成咨詢專家組,遴選出市場普遍需要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項目;以載體、平臺為主的服務類項目,由具有戰略眼光的其他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大型集團企業負責人、高校院所負責人、金融機構負責人、行業分析師等組成咨詢專家組,通過答辯、實地考察等方式給出綜合評價意見,有利于科技管理部門進行科學決策[1],提升立項水平。
項目實施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科技計劃目標的實現。各級政府出臺了相關辦法,來加強項目實施的過程管理,但由于科技部門行政力量有限,項目實施階段的管理往往側重經費預算及使用管理、任務書條款的執行進度比對,而對技術路線的實際操作情況、科研結果的實際先進性等實施效果和質量缺乏監督管理,而咨詢正是改變這種不合理現狀,提高項目執行效率和實施質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咨詢人員以顧問身份參與科技管理部門對項目實施的監督、中期考察,跟蹤反饋實施進展,明確現存問題和預期成果、并給出評價意見和繼續實施建議等決策咨詢服務;一方面,咨詢人員為項目研究人員提供科技查新服務和技術咨詢服務,跟蹤國內外的最新信息、動態等,幫助研究人員解決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梳理研究初步成果,及時糾偏糾錯,優化、捋順技術路線,確保項目研究目標的實現,降低項目實施風險;另一方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咨詢人員實時關注技術先進性和市場動向,尋找項目與企業需求的契合點,為項目結題后的推廣及轉移轉化做準備,提高項目實施效果。
應用型計劃項目本應解決一類問題,卻往往在結題后由于種種原因而被束之高閣,或者在解決某一家企業的問題后,以專利形式被收入囊中,降低了項目成果的轉移轉化率和擴散率,沒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降低了科技計劃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咨詢人員可將已結題的科技計劃項目成果按照結題時間、行業領域、承擔單位、先進性水平等類別進行分類整理,一是通過技術轉移網站、日常咨詢服務進行廣泛宣傳和有針對性的推介;二是通過建立技術咨詢系統,將項目成果進行資源共享、實時推送給注冊用戶,并提供科技查新、在線技術咨詢服務,減少轉化成本、降低轉化時間、提高轉化率;三是關注大型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在為企業進行顧問服務時將項目成果進行定向輸出;四是將項目成果匯編成冊,通過參加產業專題對接活動、成果展示洽談會、協會論壇等發給相關企業,為企業創造了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時了解多項科技成果的機會,在提高企業積極性的同時,促進結題項目的推廣,提升項目轉化前景和效率。
總之,在科技項目組織管理過程中引入咨詢工作,通過解讀指南、輔助項目評審、跟蹤技術動態、促進技術轉移,為科技計劃項目組織管理的全過程提供優質、高效的咨詢服務,對提升立項項目質量、優化項目實施管理、促進項目產業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咨詢工作在科技計劃項目組織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應貫穿于項目組織管理的全過程。
[1]宋海剛.歐盟科技計劃管理的咨詢與決策機制研究[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