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云
作為最基層的縣級廣播電視臺,承擔著傳播基層群眾喉舌的重要責任,但由于當前的發展趨勢,面臨著許多挑戰。老新聞媒體模式,廣播編輯隊伍更新速度慢,設備老化,資金匱乏,面對中央、省級和新興媒體的擠壓,可以說在夾縫中生存。因此,加快發展傳媒融合已成為廣播電視媒體的當務之急。紅塔電視臺整合了新舊媒體的發展,也做了一些基礎性和前期工作
據云南省廣電總局的統計數字顯示,縣級廣播電臺的廣告收視率已經達到了在不斷下滑的趨勢:2016年1月至12月,該省縣級廣電臺的主要廣告收入為5.89億元,比去年下降了2.59%。一方面,受到網絡媒體業務的影響與新媒體廣告業務分流的影響,使傳統廣播電視廣告收入下降;另一方面,高市場新媒體公司的收入迅速增長,2015年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家互聯網公司達到230.82 億美元,約1408 億人民幣,而且此三家公司的收入同比上年增速分別是42.8%、37.82%、62.25%,已經超過了全國的廣播電視率年廣告創收的總量。由此可知,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平臺為廣播電視臺帶來了突破性的改變,不僅動搖了傳統媒體的絕對地位,而且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環境的嚴重程度,只有傳統的媒體和新媒體必須緊密結合,以振興新的活力,加強一體化發展是當前廣播電視臺的必然選擇。它不僅是發展的動力,是時代的潮流,更是國家的戰略,這也是黨目前,各級傳統媒體必須面對一場深刻的革命。新媒體融合的發展需要創造一個新的局面,創造一個新的黨的新聞事業世界,也是黨的新聞事業和縣級廣播電視政府的要求,是縣級廣播電視臺員工應要肩負起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感。
加快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就需要電臺都有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新內容。通過調查研究分析, 紅塔區電視臺也正在籌備新媒體的平臺,媒體平臺試圖構建一個新的“匯聚媒體”平臺,成為新聞信息的傳播平臺、公共生活的服務平臺、智慧城市的展示平臺。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份,上網普及率達到67.9%。對中國的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6億4900萬,其中手機網民就有5億6700萬,當前使用手機的網民占人口的比例已經提高到85.9%。移動新媒體用戶群是如此龐大,我們必須抓住這一部分群體,積極探索和滿足他們的需要。紅塔地區節目不僅允許觀眾通過手機收聽,還可以通過“搖擺”等方式收聽。
目前,移動廣播電視新媒體平臺有許多選擇,如自建、租賃到云、微信等主要平臺,應主要搭建平臺,包括建立信息系統平臺、發展系統、消費系統用戶的內容體系。使用云平臺構建手機客戶端有的速度快、投資小的優勢,但其功能有限,還需要一定的年費,不同的資本消耗,所以使用云平臺只是一個過度的產品。在使用微信和騰訊平臺時,很難確保平臺沒有其他限制,而且微信無法獲得用戶的核心信息,只能了解粉絲迷用戶的數量、昵稱和頭像,而手機號碼,位置,電子郵件用戶的身份證號碼或其他未知的,關鍵在接下來的業務實現信息精準推送等。
現如今,各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在快速的開展中,比如廣東的“中國電視臺”、“江蘇廣播電視臺”等等,不少地方已經得到地方市政府的批準深入參與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建設智慧城市不能減少廣播電視媒體的參與,廣播電視媒體的好消息是,音視頻資源是城市信息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廣播電視平臺提供了一些智能應用,可以通過積極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人知道,熟悉和使用這個平臺,促使進一步幫助智慧城市建設。
大多數的廣播電視臺,無論是縣、市或省級,因為PC和移動終端的建立不同步,通常先建立PC端,移動終端,所以很難實現無縫對接的兩端,一些電視臺還分成兩個部門來進行運作,導致嚴重的浪費資源。紅塔區電視臺在建設新在媒體過程中,同時運行PC端和移動終端的建設,應用相同的后臺系統,該系統需要一個科學的硬件體系結構來支持兩端的運行。構建一個集成平臺,整合多個業務的內容發布和運營,將同一內容發布到不同的屏幕、不同的格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分辨率平臺上。
總之,各級廣播電視媒體一直在積極思考和探索融合新媒體發展的步伐。廣播電視媒體是中國的傳統廣播電視最基本的,也是最脆弱的,如何在新的媒體環境和健康發展,必須用互聯網的思維實施重構,大膽的跨區域聯合,跨媒體整合與跨界融合,真正的做到強大,從而發展成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楊子.2014年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概觀[J].廣播電視信息,2015 (1):23-26.
[2]李嶺濤,李冬梅.電視節目的新媒體融合力分析[J].電視研究,2014 (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