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圣龍
瞄準新定位 開啟新征程
——大連市普蘭店區扎實推進“三區”建設
◎文/劉圣龍
回首2016年,是普蘭店撤市設區的第一年,也是發展進程中的不平凡之年。作為大連最年輕的新城區,過去一年,究竟發展如何、有哪些變化?春節前夕,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擺在了人們面前。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3億元,增速由負4.5%提高至正6.5%,躍升了11個百分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0億元,增長3.1%;外貿出口額10.5億美元,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億元,增長7%;全口徑稅收收入24.57億元,增長9.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超過大連市內四個區……一組組數據表明,普蘭店建區頭一年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他們以推進承載區、示范區、新城區“三區”建設為目標,瞄準新定位,開啟新征程。
一年來,普蘭店著力把握經濟轉型趨勢和結構調整的大方向,堅持產業強區、結構優化,推動傳統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新興產業,大連產業轉移承載區建設穩步推進
主導產業做強做大。開展“走企業、送服務”等活動,建立區級領導包扶、部門互動、屬地負責推進機制,兌現企業優惠政策資金1.3億元。支持互感器、服裝行業實現合作共贏,形成集團式、集群式、集約式發展之勢。以大楊集團為代表的服裝加工產業集群實現產值62億元,年綜合生產能力達8000萬件套,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西裝生產基地,被授予遼寧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標桿企業。以大連第一互感器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電力設備器材產業集群實現產值24億元,高壓、中低壓互感器產品份額占國內市場15%和54%以上,榮獲“中國互感器之都”稱號。以百威英博(大連)啤酒有限公司、中糧麥芽(大連)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實現產值50億元,中糧麥芽(大連)有限公司單體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以大連固特異輪胎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實現產值近70億元。木制品加工產業集群實現產值30億元,其中美森木業出口總量和銷售額在同類產品中居全國第一。新興產業蓄勢崛起。瞄準現代建筑、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集中推進建設了一批產業化項目。三川集團獲評“全國建筑先進企業”,其投資3億元的PC構件項目成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迅速崛起,普瑞康生物科技被認定為大連市企業技術中心,真久生物的兩項核心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鑫玉龍海洋珍品有限公司的科技產業化基地初具規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另有17家被納入后備庫。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推動三次產業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調整,優化提升老城區商圈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投資千萬元以上商業項目18個,總投資額161億元。興隆大家庭商業綜合體、萬達廣場、普灣城市廣場、東方財富廣場、城子坦金三角一站式購物廣場和楊樹房新星商業街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去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90億元,增長6.7%,占三次產業比重達36%。旅游業成為新的特色支柱產業,新續建旅游項目14個、完成投資10億元,安波旅游度假區晉升為省級度假區,鄉村觀光游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全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76億元,分別增長17%和15%。產業承載區建設穩步推進。堅持把園區作為承載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成功發行15億元三期債券,保障了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出臺差別化用地政策和彈性供地政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9.26公頃,新增供地62.36公頃。投入1.5億元的海灣工業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全面展開,海韻路等5條道路場地回填工程完工。豐榮、鐵西工業園區完成整體規劃編制,66千伏太平工業園區電力擴建工程和大譚變電站擴建工程加快推進……2016年,園區招商引資項目達105個,協議投資額約426億元。民營經濟活力四射,去年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20家,新增各類市場主體6049戶、注冊資本93.9億元,分別增長 32.1%和63.5%。普蘭店成為全省唯一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
●筆者感言:普蘭店的實踐表明,只有從政策、環境、服務等各方面綜合施策,尤其是實行“一企一策”,著力破解企業融資難、用地難等實際問題,才能充分發揮優勢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企業做大做強,并以優質增量引領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提高產業轉移承載區功能。
一年來,普蘭店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惠民富區,注重均衡發展,回應民生關切,保障民生投入跑贏經濟增長,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示范區建設加速推進
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加大教育惠民力度,全年投入教育資金8.5億元,增長21.8%。先后對19所中小學進行維修改造,實行城區9所中小學統一配餐等,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建設通過國家驗收。投入3.2億元資金,建立健全三級醫療衛生體系,醫療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顯著提升。醫改工作取得新成效,4所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讓利患者1495萬元;與多家知名三甲醫院建立4個區域性診療中心,城鄉醫聯體初步建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45元,累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60.1萬份。文體事業亮點紛呈,區圖書館、文化館分別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和二級館,博物館達到省級標準;扶持特色文化基地10個,打造省市縣三級示范基地20個、文明健身站點50個,力爭獲批國家高水平體育人才后備基地和遼寧省排球之鄉。民生工程統籌推進。全年民生支出27.5億元,增長29.8%,占財政預算支出的70.5%。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4513人,創業就業118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6%,本地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8%。保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速,城鄉居民存款余額達到370億元。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社保擴面提標新增0.2萬人,發放養老金16.9億元,支付醫保基金5.5億元;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630元,為參合患者報銷補償3.7億元;發放失地農民定額補助金4996萬元、養老金2117萬元;發放城鄉低保金8449萬元,增長5%;574戶農村危房改造全部竣工,古城600戶棚戶區改造任務按時完成;投入1420萬元實施慈善救助項目36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為近6000名貧困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649萬元,發放農村困難居民醫療救助736.1萬元、貧困學生救助488.2萬元。社會福利的持續釋放,使廣大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宜居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居民集中、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村風文明、產業發達、農民富裕”的思路,啟動41個村的新農村建設工程,楊樹房“美麗鄉村”建設快速推進。投資1.6億元完成17個街道(鄉鎮)121個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完成農改廁5000座、大中型沼氣工程7個。投資1200萬元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強力推進。精準扶貧形成合力。制定《普蘭店區推進低收入村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各級扶貧開發主體責任,指派駐村工作隊、定點幫扶單位,與大連市包幫單位形成工作合力,對9個鄉鎮、43個低收入村實施幫扶。成功推出“1+1”扶貧開發模式,規劃設計扶貧開發項目168個。啟動19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完成投資1900萬元。強農惠農政策深入落實。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測繪112.3萬畝、大田作物保險122.5萬畝。發放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11591萬元。2016年,實現農業增加值94億元,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60元,增長7%。
●筆者感言:普蘭店的實踐表明,只有認真貫徹落實民生優先戰略,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辦好民生實事,補齊民生欠賬,破解民生難題,滿足民生需求,兜牢兜住基本民生,才能構建起成果共享、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發展機制,持續增進百姓福祉,讓廣大群眾切實對未來充滿期待。
一年來,普蘭店注重城區外在形象和精神內涵的同步提升,堅持品質立區,塑造城市品牌,盡快補齊城建短板,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功能,現代化大連新城區建設全面推進
高起點規劃布局。按照大連主城區標準,重新編制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和“一主一副兩城多點”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和產業發展規劃。高起點推進完成城區交通、電力、生態、水系、供熱、燃氣等各專項規劃編制,安波、蓮山、樂甲等街道(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和64個宜居鄉村規劃編制完成。全區總規劃面積達342平方公里,控規面積5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7.8平方公里,城區控規覆蓋率達90%。高質量建設開發。按照補短板、強功能的建設發展思路,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投資1.5億元啟動城市系列改造工程,確保了830戶棚戶區和50棟老舊樓房“暖房子”改造工程按時完工;投資1.5億元的新城區供電工程基本完工;投資近億元的新城區路網和李店河、坨西河整治工程開工建設;投資8000萬元的張店垃圾填埋場土地釋放整理項目順利啟動。老城區市政道路維修改造工程加快推進,金普城際鐵路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城鄉公路交通網絡不斷完善。新城區10kV供電項目完工,為建設現代化的大連新城區提供了能源保障。高水平管理整治。以“同住一座城,共愛一個家”為主題,組織開展城市意識大討論,著力增強市民城市意識;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發掘樹立典型,宣傳弘揚大楊企業精神,使城市精神的內涵更加豐富。創新城市管理模式,讓廣大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像愛護自己的家庭一樣愛護自己的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扎實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持續加大對室外廣告、私搭亂建、殯葬舊俗等整治力度,清理不規范廣告牌匾、條幅4000余條(塊),拆除違章建筑411處;投資近億元開展城區道路維修、彩磚修補和邊石維修等,對20個棄管小區實施整治美化。一系列的務實之舉,使城區文明指數測評進步幅度居大連市第一。高標準保護生態。制定出臺《普蘭店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大力實施大氣污染和水資源污染防治,嚴格落實新建項目綠色準入制度,強化污染物總量控制和土地資源、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投入近億元拆除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56臺,改造20噸及以上燃煤鍋爐19臺,關閉違建的環保項目14個。新建各類水源工程182項,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萬畝。城區新增綠化面積約2.1萬平方米。
●筆者感言:普蘭店的實踐表明,只有強化城市發展的功能支撐和內在聯系,把推進城鄉建設和提升城市品質放在突出位置,自覺與核心區對標,發力創新建管機制,才能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時代精神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盡快融入大連整體規劃,形成現代化新城區的大格局。
綜觀普蘭店一年來扎實推進大連產業轉移承載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示范區、現代化大連新城區建設的探索實踐,一幅開啟新征程的愿景令人刮目相看。當然,普蘭店的樣本和經驗還遠不止這些,特別是設區后,全區上下力推“大部制”改革,大幅縮減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清單等改革舉措,不僅提升了普蘭店軟環境建設水平,而且更加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士氣。邁入2017年,區委、區政府決心帶領全區人民深入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傾力打造大連全面振興的新增長極。相信,不負眾望的普蘭店必將會聞雞起舞,攻堅克難,擼起袖子加油干,繼續書寫出“三區”建設的新篇章。